峰在第9個字的詩句
峰在第九個字的詩句
- 臨別祝君加帽絮,高峰雪后尚童顛。 -- 出自宋·劉克莊·曾景建自臨川送予至豐城示詩為別次韻一首
- 佛歸何國去,僧自別峰來。 -- 出自宋·劉克莊·瑞巖
- 數家分市井,列石起峰巒。 -- 出自宋·徐璣·湘水
- 無數山蟬噪夕陽,高峰影裹坐陰涼。 -- 出自宋·徐璣·夏日閒坐
- 獨烹茶山茶,未對雪峰雪。 -- 出自宋·曾幾·次雪峰空老韻二首
- 移家過溪住,政為數峰碧。 -- 出自宋·曾幾·橫碧軒
- 心熟家山夢不迷,孤峰寒繞一條溪。 -- 出自唐·趙嘏·吳門夢故山
- 已自多時賦式微,五峰佳景夢長飛。 -- 出自宋·文同·送潘司理秘校
- 萬嶺過云秋色里,一峰擎雪夕陽中。 -- 出自宋·文同·運判南園瞻民閣
- 峨峨乎守居,已與前峰對。 -- 出自宋·文同·朝陽亭
- 高峰浮云際,古寺高峰上。 -- 出自宋·文同·宿山寺
- 那更長沙下濕,祝融峰、才比吾廬。 -- 出自宋·周必大·滿庭芳·天壤茫茫
- 荒園遺木老,古隧得峰奇。 -- 出自宋·洪咨夔·小雪前三日鍾冠之約余侍老人行山舟發后洪入
- 飄搖芙蓉旆,三十六峰碧。 -- 出自宋·洪咨夔·辛巳夏四月行西山欲未能也得曹滬南壬午冬留
- 曾樓杰觀舞燧象,綺峰繡陌奔燭龍。 -- 出自宋·洪咨夔·哭都城火
- 萬壑千巖非浪聞,十峰雙澗不須論。 -- 出自宋·高翥·天衣寺
- 更堪回顧,屏畫九疑峰。 -- 出自宋·李珣·臨江仙·簾卷池心小閣虛
- 真人上清室,乃在中峰前。 -- 出自唐·儲光羲·至嵩陽觀,觀即天皇故宅
- 路出大江陰,川行碧峰里。 -- 出自唐·儲光羲·貽袁三拾遺謫作
- 金殿恩波將浩浩,圭峰意緒謾孜孜。 -- 出自唐·貫休·贈楊公杜之舅
- 裴回不能去,房在好峰頭。 -- 出自唐·貫休·別東林僧
- 白麏作夢枕藤屨,東峰山媼貢瓜乳。 -- 出自唐·貫休·書匡山老僧庵
- 乳香諸洞滴,地秀眾峰朝。 -- 出自唐·貫休·懷武夷紅石子二首
- 想入紅霞路深邃,孤峰縱嘯仙飆起。 -- 出自唐·貫休·寒月送玄士入天臺
- 不知在巖下,為復在峰頭。 -- 出自唐·貫休·寄紫閣隱者
- 縈空疊景多麗容,眾峰峰上自為峰。 -- 出自唐·皎然·白云歌寄陸中丞使君長源
- 樂縱酒酣狂更好,攢峰若雨縱橫掃。 -- 出自唐·皎然·奉應顏尚書真卿觀玄真子置酒張樂舞破陣畫洞
- 獨步繞石澗,孤陟上峰巒。 -- 出自唐·拾得·詩
- 下視垂楊拂路塵,雙峰石上覆苔文。 -- 出自唐·鄭谷·松
- 我趣轉卑師趣靜,數峰秋雪一爐香。 -- 出自唐·鄭谷·重訪黃神谷策禪者
- 愁隨苦海深,恨逐前峰遠。 -- 出自宋·呂本中·生查子
- 病驚瓊樹瘦,醉露玉峰奇。 -- 出自宋·楊億·送溫州聶從事赴闕
- 初開選佛場,坐斷諸峰頭。 -- 出自宋·葉夢得·鵝湖山
- 底事幽懷卻成惡,鵝峰一點入離樽。 -- 出自宋·劉子翚·送致明之高沙三首
- 寒聲彭蠡合,凍色廬峰現。 -- 出自宋·劉子翚·同汪正夫行夫望鄱江
- 莫為冷風發歸興,石峰秋月許平分。 -- 出自宋·劉子翚·次明仲勤字韻
- 憶昨陪初筵,杯搖劍峰脊。 -- 出自宋·劉子翚·次友石臺詩韻
- 李公作銘垂不刊,峻峰激流生筆端。 -- 出自宋·劉子翚·讀平險銘寄李漢老
- 曠度滅知聞,微吟數峰碧。 -- 出自宋·劉子翚·讀曾吉甫橫碧齋詩
- 吳云猶可望,時上堇峰頭。 -- 出自宋·劉子翚·寄行夫兼懷如愚珙
- 蓮蕩遠陰波面合,堇峰橫翠雨中深。 -- 出自宋·劉子翚·奇仲德華第二轉語皆有旨趣致中乃謂仆操兩可
- 泗水不關興廢事,佛峰空鎖古今愁。 -- 出自宋·汪元量·戲馬臺
- 亂木交柯盤圣井,數峰削玉并仙臺。 -- 出自宋·汪元量·青城山
- 一夢儻從今日覺,群峰應許此山尊。 -- 出自宋·王之道·次韻秦壽之題五祖
- 金繩小金山,突兀一峰拔。 -- 出自宋·王之道·和天寧因上人韻送僧用懿住桐城金繩山
- 為言與君不同涂,藹峰松竹鳴笙竽。 -- 出自宋·王之道·送神童胡元弼元英從其父胡庭俊歸秋浦
- 不知幽人居,便家亂峰峙。 -- 出自宋·王之道·成相院
- 立馬山前問酒家,山峰森列兩溪斜。 -- 出自宋·王之道·和彥時兄韻
- 殷勤老居士,更為寶峰留。 -- 出自宋·張元干·叔易自三歸吳同赴竹庵荔子之集二首
- 心事悄,春嬌又入翠峰。 -- 出自宋·周密·露華·暖消蕙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