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在第9個字的詩句
峰在第九個字的詩句
- 天子鑾輿駕幸時,嵩峰瑞靄籠郊圻。 -- 出自宋·田錫·惜春詞
- 武陵人不遠,坐待此峰巔。 -- 出自明·熊石兒·登北山
- 縹緲蓬萊未足夸,海峰孤絕更無加。 -- 出自唐·王通·詠五臺
- 登高卻是今最高,九峰寺上誦莊騷。 -- 出自宋·陳藻·九峰過重陽
- 營營不好事,終日眉峰蹙。 -- 出自宋·陳藻·憫劉家竹
- 清曉攜筇遵下路,高峰對面與胸齊。 -- 出自宋·陳藻·早下蓬嶺
- 雖指公余便東下,好峰猶得捲簾看。 -- 出自宋·張詠·舟次辰陽
- 五里亭東曉色分,數峰連絡倚青云。 -- 出自宋·張詠·早發鄂渚
- 隔湖千嶂斷,出水一峰高。 -- 出自宋·釋智圓·孤山詩三首
- 仰窺清漢近,下視群峰小。 -- 出自宋·釋智圓·宿道場山寺
- 危遮虛檻月,冷奪遠峰秋。 -- 出自宋·釋智圓·留題聞氏林亭小山
- 沙平落日黃,月迥遙峰白。 -- 出自宋·宋庠·漢將三首
- 也知好景天更惜,高峰常是云模糊。 -- 出自宋·黃庶·登見山樓
- 名山愛陽朔,平陸遍峰巒。 -- 出自宋·陶弼·題陽朔山
- 斜陽過溪去,回首亂峰青。 -- 出自宋·陶弼·游龍洞訪僧不遇留詩
- 積疑茶井實,高恐劍峰平。 -- 出自宋·項安世·次韻胡撫干雪詩每句寓再字仍用汝陰詩禁
- 東亭攬秀者,一目萬峰巒。 -- 出自宋·項安世·六日坐法華寺東廊攬秀亭
- 談深光明藏,游遍妙峰頂。 -- 出自宋·王铚·次韻率行之見投因以賦別
- 我渡溪山尋荒村,群峰勢若萬馬奔。 -- 出自宋·王铚·縉云縣仙都山黃帝祠宇
- 晚雨廉纖正滿空,萬峰多在暝云中。 -- 出自宋·王铚·雪溪亭觀雨
- 夢境相逢便相別,萬峰秋色正磨天。 -- 出自宋·王铚·送開公歸徑山
- 天秋萬象靜,云橫亂峰起。 -- 出自宋·張嵲·入峽
- 古驛藏幽谷,回環亂峰稠。 -- 出自宋·張嵲·方城驛
- 新月含煙霏,遙依亂峰出。 -- 出自宋·張嵲·觀月出
- 窮居未覺苦,籬外長峰青。 -- 出自宋·張嵲·上二溪山
- 疊浪一灘翻積雪,連峰千里送青螺。 -- 出自宋·張嵲·微王廟
- 西川峰嶺皆綿延,一峰突兀如青蓮。 -- 出自宋·張嵲·西谷歌
- 南嶺與北岑,千同萬峰起。 -- 出自宋·張嵲·盡山亭
- 奔流遙澗水,亂上前峰云。 -- 出自宋·張嵲·窮居暑雨
- 門前山四塞,不用買峰巒。 -- 出自宋·張嵲·幽居
- 稚子推窗窺過雁,數峰乘隙入西軒。 -- 出自宋·蕭德藻·句
- 堂堂萬鐘鼎,橫列乳峰上。 -- 出自宋·釋道璨·送愿上人過雪竇兼呈弁山
- 城外城中雪半開,遠峰依舊玉崔嵬。 -- 出自宋·章甫·郡圃殘雪
- 孤冢道旁空怨結,兩峰煙際自愁顰。 -- 出自宋·章甫·和韓無咎使君吊李謫仙
- 卻上小輿歸寓舍,晚峰明暗紫煙橫。 -- 出自宋·張镃·自橫山歸偶成
- 萬馬蕭蕭閑律令,孤峰隱隱出旌旗。 -- 出自宋·敖陶孫·上閩帥范石湖五首
- 人尋香草去,雁背遠峰歸。 -- 出自宋·趙師秀·送徐道暉游湘水
- 草草三間兩眼明,數峰如畫一江橫。 -- 出自宋·趙汝鐩·同趙尉飲江亭
- 霜高群木落,湖上數峰秋。 -- 出自宋·葛天民·小峰行樂卻望北山
- 隆隆隱隱佳氣藏,列峰環拱效圭璧。 -- 出自宋·林景熙·昌原懷古
- 云留秋渡冷,月過別峰明。 -- 出自宋·林景熙·訪朱月峰不值
- 霜增孤月白,江截亂峰青。 -- 出自宋·林景熙·宿臺州城外
- 返照入澄江,風吹半峰雨。 -- 出自明·張羽·楚江清遠圖為沈倫畫并寓九曲山房作(四首)
- 蜃樓日出尋變滅,云峰風起難堅牢。 -- 出自·寺公大師·醉義歌
- 七里灘頭曾識面,五峰城里又逢君。 -- 出自宋·艾性夫·郡中逢桐廬方冰鑒相士
- 遙穹出晴月,低檐入峰影。 -- 出自明·王守仁·秋夜
- 煙艇避人長曉出,高峰望遠亦時登。 -- 出自明·王守仁·宿凈寺(二首)
- 炊煙百里外,戍堞數峰高。 -- 出自明·吳國倫·陽江道中
- 誰言匡廬近,正藉群峰陰。 -- 出自·翁方鋼·隘口
- 太白東坡曾寄興,嶺峰近遠見低高。 -- 出自·王力·游廬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