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在第7個字的詩句
峰在第七個字的詩句
- 入夜翠微里,千峰明一燈。 -- 出自唐·劉長卿·龍門八詠·遠公龕
- 萬里依孤劍,千峰寄一家。 -- 出自唐·劉長卿·贈元容州
- 密竹藏晦明,群峰爭向背。 -- 出自唐·劉長卿·陪元侍御游支硎山寺
- 山葉傍崖赤,千峰秋色多。 -- 出自唐·劉長卿·龍門八詠·水東渡
- 仿佛知心處,高峰是會稽。 -- 出自唐·劉長卿·寄靈一上人初還云門(一作皇甫曾詩)
- 一去春山里,千峰不可尋。 -- 出自唐·劉長卿·寄靈一上人(一作皇甫冉詩,一作郎士元詩)
- 疊嶂入云多,孤峰去人遠。 -- 出自唐·劉長卿·湘中紀行十首·石圍峰(一作石菌山)
- 白云斂晴壑,群峰列遙天。 -- 出自唐·韋應物·春月觀省屬城,始憩東西林精舍
- 紫閣西邊第幾峰,茅齋夜雪虎行蹤。 -- 出自唐·韋應物·答東林道士
- 峭壁連崆峒,攢峰疊翠微。 -- 出自唐·高適·赴彭州山行之作
- 絕坂水連下,群峰云共高。 -- 出自唐·高適·使青夷軍入居庸三首
- 圣主祠名岳,高峰發(fā)慶云。 -- 出自唐·李紳·華山慶云見
- 雙壁瀉天河,一峰吐蓮萼。 -- 出自唐·盧綸·奉陪侍中游石筍溪十二韻
- 美矣新成太華峰,翠蓮枝折葉重重。 -- 出自唐·盧綸·陳翃中丞東齋賦白玉簪
- 數層亂瀉云里峰,萬片爭呈雪中石,重簾不動自飄香,似到瀛洲白玉堂。 -- 出自唐·盧綸·蕭常侍癭柏亭歌
- 獨樹依岡老,遙峰出草微。 -- 出自唐·賈島·偶作
- 擬棹孤舟去,何峰又結廬。 -- 出自唐·賈島·孟融逸人
- 后夜誰聞磬,西峰絕頂寒。 -- 出自唐·賈島·寄白閣默公
- 欲買重棲隱,云峰不售錢。 -- 出自唐·皮日休·奉和魯望四明山九題·樊榭
- 遠樹點黑槊,遙峰露碧幢。 -- 出自唐·皮日休·憶洞庭觀步十韻
- 青冥向上玉霄峰,元始先生戴紫蓉。 -- 出自唐·皮日休·寄題玉霄峰葉涵象尊師所居
- 何時握手香爐峰,下看寒泉濯臥龍。 -- 出自宋·黃庭堅·再用舊韻寄孔毅甫
- 句如秋雨晴,遠峰抹修眉。 -- 出自宋·黃庭堅·次韻答黃與迪
- 玉笥山前大白峰,望仙橋下水溶溶。 -- 出自宋·黃庭堅·大秀宮
- 乳竇響鐘磬,翠峰麗昭回。 -- 出自宋·黃庭堅·次韻周法曹游青原山寺
- 宮亭只說香爐峰,此地今見博山臺。 -- 出自宋·黃庭堅·博山臺
- 遙知浦口晴,諸峰見明雪。 -- 出自宋·黃庭堅·發(fā)舒州向皖口道中作寄李德叟
- 苦雨已解嚴,諸峰來獻狀。 -- 出自宋·黃庭堅·勝業(yè)寺悅亭
- 雪晴天外見諸峰,幽軋行輪有去蹤。 -- 出自唐·羅隱·撫州別阮兵曹
- 古寺依山占幾峰,精廬仿佛類天宮。 -- 出自宋·蘇轍·次韻李朝散游洞山二首
- 道師近在真人峰,欲往見之路無従。 -- 出自宋·蘇轍·寄梅仙觀楊智遠道士
- 兩槳舞夷猶,連峰吐奇秀。 -- 出自宋·蘇轍·除夜泊彭蠡湖遇大風雪
- 古寺依巖根,連峰轉相揖。 -- 出自宋·蘇轍·游太山四首其二四禪寺
- 岸闊山盡平,連峰遠非漢。 -- 出自宋·蘇轍·過宜賓見夷中亂山
- 峭壁下無趾,連峰斷修腰。 -- 出自宋·蘇轍·入峽
- 行盡清溪到碧峰,陰崖翠壁書杉松。 -- 出自宋·蘇轍·初到績溪視事三日出城南謁二祠游石照偶成四
- 絕頂橫臨日,孤峰半倚天。 -- 出自唐·盧照鄰·登玉清
- 重溪既下漱,峻峰亦上干。 -- 出自唐·盧照鄰·早度分水嶺
- 兩派龍湫水,千峰雁蕩云。 -- 出自宋·戴復古·雁山總題此山本朝方顯
- 一目空秦望,千峰壓鏡湖。 -- 出自宋·戴復古·題趙庶可山臺
- 故人昔住金華峰,面帶雙溪秋水容。 -- 出自宋·戴復古·伏龍山民宋正甫湖山清隱乃唐詩人陳陶故圃曾
- 一巖端坐挹千峰,三兩亭臺勝概中。 -- 出自宋·戴復古·袁州化成巖李衛(wèi)公謫居之地
- 健步攀緣上碧峰,方知絕頂路岐通。 -- 出自元·王冕·登竺峰
- 我昔曾上五老峰,白云盡處看青松。 -- 出自元·王冕·題夏迪雙松圖
- 湖水江灣隔數峰,籬門和竹夾西東。 -- 出自宋·林逋·易從上人山亭
- 一徑入松下,兩峰橫馬前。 -- 出自宋·曾鞏·招隱寺
- 邊邑深隍嵌疊峰,土民食粟扣時舂。 -- 出自明·朱元璋·詠南越
- 落葉頻驚鹿,連峰欲映雕。 -- 出自唐·司空圖·即事九首
- 江上有奇山,群峰矗如翦。 -- 出自宋·司馬光·齊山詩呈王學士
- 怨入眉頭,斂黛峰橫翠。 -- 出自宋·張先·碧牡丹·步帳搖紅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