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在第7個字的詩句
峰在第七個字的詩句
- 平生胸中云外峰,有閒便與扶瘦筇。 -- 出自宋·釋正覺·假日山行
- 結茅初不為孤峰,祗愛登臨眼底空。 -- 出自宋·釋智愚·小吳軒
- 欲知來去蹤,雙峰從寒碧。 -- 出自宋·釋智遇·栽松道者贊
- 振錫復何許,三峰隱蒼霞。 -- 出自宋·釋仲皎·送僧入三峰
- 乘興飛帆別翠峰,水光春靜冷涵空。 -- 出自宋·釋重顯·送僧
- 遠遠牋函飛乳峰,選開士兮恢吾宗。 -- 出自宋·釋重顯·送法海長老
- 英禪此日下中峰,機案曾焚笑仍則。 -- 出自宋·釋重顯·歌寄留英禪德
- 千里忽相到,中峰多病師。 -- 出自宋·釋重顯·送久禪德歸蘭亭
- 寒月依依上遠峰,平湖萬頃練光封。 -- 出自宋·釋子淳·頌古一○一首
- 黃梅夜半,雞足峰前。 -- 出自宋·釋子益·偈頌七十六首
- 雙澗水無聲,千峰云欲凍。 -- 出自宋·釋子益·偈頌七十六首
- 一片玉無瑕,千峰云脫帽。 -- 出自宋·釋子益·偈頌七十六首
- 坐斷金輪第一峰,千妖百怪自潛蹤。 -- 出自宋·釋宗杲·寄歸宗華倒禪師
- 上人夏在集云峰,倏起湘江歸興濃。 -- 出自宋·釋祖欽·紹隆上人
- 天外月如鉤,雪峰袞出三個木毬。 -- 出自宋·釋祖欽·智遠上人
- 人死猿亦亡,碧峰空崔嵬。 -- 出自宋·釋遵式·五峰合澗詩·白猿峰
- 何人杖錫過千峰,雨裹風煙轉不窮。 -- 出自宋·舒坦·雨中游杖錫
- 幽鳥時一啼,前峰晚來翠。 -- 出自宋·舒岳祥·薌巖山居孟夏二十絕
- 遠水去微茫,近峰互明晦。 -- 出自宋·舒岳祥·薌巖山居孟夏二十絕
- 共此山家景,西峰隔夕陽。 -- 出自宋·舒岳祥·寄子堂
- 盤盤幽谷造云峰,應有逃秦隱此中。 -- 出自宋·舒岳祥·丙子九月陳村避地三絕
- 白云際天隅,峰峰爭秀出。 -- 出自宋·舒岳祥·潘少白前歲惠予零陵石一片方不及盡而文理巧
- 金碧招提古,高峰最上層。 -- 出自宋·宋寧宗·瀟湘八景·煙寺晚鐘
- 碎礫鋪文貝,尖峰斫黛蓮。 -- 出自宋·宋無·詠石得天字
- 只尺寒流千萬峰,濡聲寂寂暮猿空。 -- 出自宋·宋無·江山萬里圖
- 道士醉臥天柱峰,睥睨石上千年之老松。 -- 出自宋·宋無·南岳李道士盡雙松軒
- 偶來憑檻見奇峰,便有江湖秋思起。 -- 出自宋·蘇頌·省中早出與同僚過譚文思西軒詠太湖石
- 烏龍因師指,龜峰森郡戟。 -- 出自宋·蘇籀·次韻李次仲赴巨山張舍人招贈之什
- 突兀毬場錦繡峰,游人士女擁千重。 -- 出自宋·孫何·侍宴御樓
- 翠屏列立千萬峰,勝畫孔雀鄉芙蓉。 -- 出自宋·孫應時·和樓尚賦趙大資大資重樓柏梁體
- 何由頻執鞭,云峰恣游宿。 -- 出自宋·孫應時·鄭倅是歲七月同游和余韻復和酬之
- 翛然身在妙高峰,下有雷霆走白龍。 -- 出自宋·孫應時·和景孟山行
- 穹石丹崖出,攢峰萬壑回。 -- 出自宋·孫子秀·早春游東山石洞
- 平地巍然起一峰,歷山西畔隔湖東。 -- 出自宋·唐皞·題安陽山翠微寺
- 括蒼轉曉色,九峰含夕陽。 -- 出自宋·唐仲友·續八詠·雙溪占勝地
- 南北東西幾萬峰,郡城如在畫圖中。 -- 出自宋·陶金·過全州
- 馬目在屋南,龍峰在屋北。 -- 出自宋·滕岑·玩松竹
- 海翻波浪繞危峰,無盡巖前此界空。 -- 出自宋·滕翔·普照寺
- 巨浸沒根深,孤峰插漢起。 -- 出自宋·童潮·小孤山
- 一徑盤郁青,群峰列空嵌。 -- 出自宋·汪應辰·和游南巖
- 武溪何茫茫,筆峰亦巍巍。 -- 出自宋·王備·謁張文獻公祠
- 象岳猶前席,群峰合望塵。 -- 出自宋·王漢·詩一首
- 疊巘障南國,攢峰頂半空。 -- 出自宋·王挺之·題黃山二首
- 天巧何年路,千峰亂入云。 -- 出自宋·王學可·石梁和韻
- 一徑盤郁青,群峰列空嵌。 -- 出自宋·王洋·曾谹父約游南巖短韻奉呈
- 朝日團團齡碧峰,蔬盤牢饌四時同。 -- 出自宋·王洋·曾谹父惠黃龍菜
- 瑠璃波光群玉峰,水墨正爾難為工。 -- 出自宋·王正已·天開圖畫亭
- 擎天一柱出群峰,時見真仙隱化中。 -- 出自宋·王宗賢·天柱山
- 翠竹舞柔風,高峰聳紅日。 -- 出自宋·文洪源·齊云庵
- 馀杭之西天柱峰,下有石洞蟠蒼龍。 -- 出自宋·聞九成·洞霄山隱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