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在第7個字的詩句
峰在第七個字的詩句
- 明月凈松林,千峰同一色 -- 出自·歐陽修·自菩提步月歸廣化寺
-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 出自·蘇軾·題西林壁
- 廬山東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 出自唐·李白·登廬山五
- 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 -- 出自·吳均·與朱元思書
-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 出自唐·王維·新晴野望
-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 出自·王維·新晴野望
- “萬里通秋雁,千峰共夕陽”的意思及全詩賞析 -- 出自··
-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全詩翻譯賞析 -- 出自唐··
- “五月山雨熱,三峰火云蒸”全詩鑒賞 -- 出自··
- 疊嶺礙河漢,連峰橫斗牛。 -- 出自唐·李白·過汪氏別業其一
- 列嶂圖云山,攢峰入霄漢。 -- 出自唐·李白·瑩禪師房觀山海圖
- 明日別離去,連峰郁嵯峨。 -- 出自唐·李白·五松山送殷淑
- 衡岳有闡士,五峰秀真骨。 -- 出自唐·李白·登巴陵開元寺西閣贈衡岳僧方外
- 四面生白云,中峰倚紅日。 -- 出自唐·李白·望黃鶴樓
- 絕壁臨巨川,連峰勢相向。 -- 出自唐·李白·牛渚磯
- 疑是天邊十二峰,飛入君家彩屏里。 -- 出自唐·李白·觀元丹丘坐巫山屏風
- 迥出江山上,雙峰自相對。 -- 出自唐·李白·姑孰十詠·天門山
- 中有妙高臺,云峰自孤起。 -- 出自宋·蘇軾·金山妙高臺
- 五老壓彭蠡,三峰照潼關。 -- 出自宋·蘇軾·南都妙峰亭
- 我家岷蜀最高峰?,一作清溪電轉失云峰。 -- 出自宋·蘇軾·壺中九華詩
- 平湖浸山腳,云峰對虛榭。 -- 出自宋·蘇軾·登廬山
- 昆盧海上妙高峰,二老遙知說此翁。 -- 出自宋·蘇軾·再和并答楊次公
- 毘盧海上妙高峰,二老遙知說此翁。 -- 出自宋·蘇軾·再和并答楊次公
- 江邊陣馬走千峰,問訊方知冀北空。 -- 出自宋·蘇軾·予昔作壺中九華詩其后八年復過湖口則石已為
- 清溪電轉失云峰,夢里猶驚翠掃空。 -- 出自宋·蘇軾·壺中九華山并引
- 太華西南第幾峰,落花流水自重重。 -- 出自宋·蘇軾·黃精鹿
- 二老長身屹兩峰,常撞大呂應黃鐘。 -- 出自宋·蘇軾·次韻劉景文西湖席上
- 坡陀巨麓起連峰,積累當年慶自鐘。 -- 出自宋·蘇軾·次前韻答馬忠玉
- 登嶺勢巍巍,蓮峰太華齊。 -- 出自宋·蘇軾·半山亭
- 時方卜筑白鶴峰之上,新居成,庶幾其少安乎。 -- 出自宋·蘇軾·遷居(有引)
- 去天尺五抱峰,峰頭鑿出開元字。 -- 出自宋·李清照·浯溪中興頌詩和張文潛
- 祝融五峰尊,峰峰次低昂。 -- 出自唐·杜甫·望岳
- 霧樹行相引,蓮峰望忽開。 -- 出自唐·杜甫·喜達行在所三首
- 暮倚高樓對雪峰,僧來不語自鳴鐘。 -- 出自唐·杜甫·暮登四安寺鐘樓寄裴十迪
- 故人昔隱東蒙峰,已佩含景蒼精龍。 -- 出自唐·杜甫·元都壇歌寄元逸人
- 一匱功盈尺,三峰意出群。 -- 出自唐·杜甫·天寶初,南曹小司寇舅于我太夫人堂下累土..
- 常時相對兩三峰,走遍溪頭無覓處。 -- 出自宋·辛棄疾·玉樓春
- 唯有山門外,三峰色如故。 -- 出自唐·白居易·重到渭上舊居
- 東窗對華山,三峰碧參差。 -- 出自唐·白居易·新構亭臺,示諸弟侄
- 萬葉落頭上,千峰來面前。 -- 出自唐·白居易·截樹
- 頭陀獨宿寺西峰,百尺禪庵半夜鐘。 -- 出自唐·白居易·題清頭陀
-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後。 -- 出自唐·王維·新晴野望
- 竹徑從初地,蓮峰出化城。 -- 出自唐·王維·登辨覺寺
- 望望行漸遠,孤峰沒云煙。 -- 出自唐·王維·至滑州隔河望黎陽憶丁三寓
- 千里橫黛色,數峰出云間。 -- 出自唐·王維·崔濮陽兄季重前山興(山西去亦對維門)
- 霞綺空留段,云峰不帶根。 -- 出自唐·李商隱·魏侯第東北樓堂郢叔言別,聊用書所見成篇
- 片云雨暗玉笥峰,斜日人爭石旗渡。 -- 出自宋·陸游·長歌行
- 遶屋巉巉碧玉峰,個中天遣養疏慵。 -- 出自宋·陸游·幽居
- 環立江頭千萬峰,夢中於此倚枯筇。 -- 出自宋·陸游·記夢
- 清溪無塵滓,奇峰有云冒。 -- 出自宋·陸游·幽居記今昔事十首以詩書從宿好林園無俗情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