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在第6個字的詩句
峰在第六個字的詩句
- 高棲只在千峰里,塵世望君那得知。 -- 出自唐·施肩吾·寄四明山子
- 不知三十六峰前,定為何處峰前客。 -- 出自唐·施肩吾·對月憶嵩陽故人
- 吟馀卻起雙峰念,曾看庵西瀑布冰。 -- 出自唐·鄭谷·慈恩寺偶題
- 火云散盡奇峰勢。 -- 出自宋·黃裳·漁家傲·汗漫金華寒委地
- 時人不為,玉峰三秀,塵緣難斷。 -- 出自宋·黃裳·水龍吟·五城中鎖奇書
- 水鑒云垂數峰影。 -- 出自宋·黃裳·洞仙歌·杳無風色
- 林逈瓊花吐,峰孤玉筍抽。 -- 出自宋·楊億·已亥年十月十七大雪
- 髩間相似雪,峰外寂寒煙。 -- 出自宋·鄭文寶·句
- 不應還向楚峰前,朝暮為云為雨。 -- 出自宋·蔡伸·御街行·東君不鎖尋芳路
- 望寸碧、想眉峰。 -- 出自宋·蔡伸·婆羅門引·素秋向晚
- 南高峰,北高峰,一片湖光煙靄中。 -- 出自宋·康與之·長相思 游西湖
- 手釣峽流揖峰翠,裾佩縹緲凌云霞。 -- 出自宋·李呂·登賦堂
- 平生耳裹三峰寺,況識峰頭新主人。 -- 出自宋·劉子翚·次韻朱喬年送山老住三峰二首
- 聞欲尋盟石峰下,人生能費幾枝筇。 -- 出自宋·劉子翚·大年三月書來許訪敝廬繼聞阻雨已歸近聞復有
- 瀑布泉清,爐峰氣秀,光映霞觴溢。 -- 出自宋·石孝友·念奴嬌·麥秋天氣
- 別來應是,眉峰翠減,腕玉香銷。 -- 出自宋·石孝友·眼兒媚·愁云淡淡雨瀟瀟
- 賓鴻冒雨回峰日,旅燕沖風過海時。 -- 出自宋·汪元量·送張總管歸廣西
- 叢玕潑黛千峰色,急雨奔霆萬壑聲。 -- 出自宋·王之道·題德章山
- 樓臺正倚雙峰起,香火曾瞻四祖來。 -- 出自宋·王之道·次韻秦壽之題四祖
- 分明江上數峰青。 -- 出自宋·張元干·南歌子·遠樹留殘雪
- 人未老,約閭峰、多占秀碧。 -- 出自金·蔡松年·聲聲慢 涼陘寄內
- 坐尋云頂千峰石,歸趁江頭八月潮。 -- 出自元·倪瓚·送僧游天臺次張外史韻
- 我聞洞庭之峰其橘大如斗,剖而食之見奕叟。 -- 出自元·楊維楨·乙酉四月二日與蔣桂軒伯仲諸友同泛震澤大小
- 翠簾高凌天,峰麓曠且平。 -- 出自明·林鴻·翠簾山天湖
- 衲經雁蕩千峰雪,定入峨嵋半夜鐘。 -- 出自明·林鴻·鐔上送僧歸衡山
- 江城雨外蓮峰出,野寺霜前柿葉稀。 -- 出自明·林鴻·岊江蘭若送浦舍人歸晉陽分得衣字
- 扁舟明月兩峰間,千頃蘆花人未還;縹緲蒼茫不可接,白云空翠洞庭山。 -- 出自明·夏完淳·絕句
- 溪尾水沄沄,峰頭正夕曛。 -- 出自明·楊慎·過駐節橋讀東阜劉遠夫公碑文有感
- 白波一道青峰里,聽盡猿聲是峽州。 -- 出自明·楊慎·竹枝詞(九首)
- 劃然下裂長峰開.下士目駭自天落。 -- 出自清·蔣士銓·開先瀑布
- 浦疑觀萬象,峰似駐三光。 -- 出自唐·李乂·奉和幸禮部尚書竇希玠宅應制(一作陪幸五王
- 諸峰翠少中峰翠,五寺名高此寺名。 -- 出自唐·齊己·題南岳般若寺
- 嵩丘夢憶諸峰雪,衡岳禪依五寺云。 -- 出自唐·齊己·酬答退上人
- 應須脫灑孤峰去,始是分明個剃頭。 -- 出自唐·齊己·憶舊山
- 他時攜上嵩峰頂,把倚長松看洛川。 -- 出自唐·齊己·謝道友拄杖
- 清泉白日中峰上,落日半空棲鳥還。 -- 出自唐·齊己·宜春江上寄仰山長老二首
- 羨君歸去五峰前,往往星河實見仙。 -- 出自唐·薛能·送李倍巡官歸永樂舊居
- 涼風臺上三峰月,不夜城邊萬里沙。 -- 出自唐·獨孤及·海上懷華中舊游,寄鄭縣劉少府造、渭南王少
- 曉窺青鏡千峰入,暮倚長松獨鶴歸。 -- 出自唐·吳融·即事
- 曾吟工部兩峰寒,今日星郎得掛冠。 -- 出自唐·吳融·送于員外歸隱藍田
- 殷勤待取前峰月,更倚闌干弄釣絲。 -- 出自唐·吳融·游華州飛泉亭
- 巖花飄曙輦,峰葉蕩春旗。 -- 出自唐·李義府·在巂州遙敘封禪
- 象告中臺坼,峰驚半岳摧。 -- 出自宋·王珪·贈太子太傅李康靖公挽詞二首
- 軒然獨到碧峰頭,萬里青霄入寸眸。 -- 出自宋·王珪·書四望亭
- 虜酒相邀絕峰飲,卻因高處望天津。 -- 出自宋·王珪·新館
- 一方靈跡兩峰間,左右芒山與碭山。 -- 出自·李咸·游均慶寺
- 水勢臨階轉,峰形對路開。 -- 出自唐·范朝·寧王山池
- 澗聲連枕簟,峰勢入階軒。 -- 出自唐·蕭穎士·山莊月夜作
- 牛頭寺里千峰月,水口村邊萬石灘。 -- 出自宋·程師孟·牛頭寺
- 清朝云散層峰出,后夜潮回漲海空。 -- 出自宋·王益柔·題招提院靜照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