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在第5個字的詩句
峰在第五個字的詩句
- 又觀蓮華峰,上有蓮開謝。 -- 出自宋·梅堯臣·送王道粹郎中知華州
- 前巖復後峰,陰晴狀非一。 -- 出自宋·梅堯臣·同永叔子聰游嵩山賦十二題其七天門
- 絕頂瞰諸峰,隘然輕宇宙。 -- 出自宋·梅堯臣·希深惠書言與師魯永叔子聰幾道游嵩因誦而韻
- 昭亭非峻峰,雄雄若蹲虎。 -- 出自宋·梅堯臣·昭亭山
- 樓中九華峰,天削水蒼玉。 -- 出自宋·梅堯臣·池州蕭相樓
- 前嶺與後峰,翠色濃復淡。 -- 出自宋·梅堯臣·和資政侍郎湖亭雜詠絕句十首·遠山
- 夕陽穿萬峰,高下相出縮。 -- 出自宋·梅堯臣·潘歙州話廬山
- 雪中千萬峰,參差縣前列。 -- 出自宋·梅堯臣·送韓六玉汝宰錢塘
- 樓中九華峰,天削冰蒼玉。 -- 出自宋·梅堯臣·肖丞相樓
- 疋馬不辭峰更險,冥鴻應為世多艱。 -- 出自宋·王禹偁·和仲咸詩六首之五和題鳴馬廟
- 終歸五老峰邊去,杯渡長江一錫飛。 -- 出自宋·王禹偁·贈省欽
- 西暉亭下峰巒碧,南靜川未木葉紅。 -- 出自宋·王禹偁·翰林畢學士寄示醫癭藥方因題四韻兼簡兩制諸
- 二室多好峰,三川多好云。 -- 出自宋·邵雍·游山二首
- 誰將天柱峰,快刀割一半。 -- 出自宋·邵雍·謝人惠石筍
- 遠視白云峰。 -- 出自隋·江總·入龍丘巖精舍詩
- 憑君天柱峰頭望,看我扁舟幾日歸。 -- 出自宋·晁補之·皖口寄懷前太平守陳公度
- 草荒白鶴峰前宅,云散黃龍洞口山。 -- 出自宋·朱翌·送崔若礪令源
- 坐對研旁峰,臥閱屏上山。 -- 出自宋·朱翌·予居曲江五年今歲又暮慨然有感
- 運入昆侖峰頂。 -- 出自宋·張伯端·西江月·二八誰家姹女
- 西麓與東峰,前緣得二翁。 -- 出自宋·陳著·醉書永固方丈示東隱
- 山靈招我,峰屏岫幌,回環凝翠。 -- 出自元·姬翼·水龍吟·此身幸脫塵樊累
- 涼月掛層峰,蘿林落葉重。 -- 出自唐·顧況·山中夜宿
- 筑室占層峰,高眠商嶺東。 -- 出自宋·宋祁·寄王崇
- 虬洞閟靈峰,緣虛一線通。 -- 出自宋·宋祁·三泉縣龍洞洞門深數十步呀然復明皆自然而成
- 光迎曉日峰千疊,氣入陰風夜五更。 -- 出自宋·張耒·望女幾雪
- 浮云蔽高峰,臺殿延晚色。 -- 出自宋·張耒·廣化遇雨
- 巉巉女幾峰,次第見晴碧。 -- 出自宋·張耒·新開北原
- 天晴海上峰巒出,野暗人家燈火明。 -- 出自宋·張耒·登城樓
- 但見女幾峰,萬尋戈劍攢。 -- 出自宋·張耒·視盜之南山
- 室畫峨眉峰,心格洞庭浪。 -- 出自唐·李頎·望鳴皋山白云寄洛陽盧主簿
- 片片云觸峰,離離鳥渡水。 -- 出自唐·李頎·龍門西峰曉望劉十八不至
- 九疑千萬峰,嵺嵺天外青。 -- 出自唐·元結·登白云亭
- 西邊雙石峰,引望堪忘年。 -- 出自唐·元結·樊上漫作
- 九疑第二峰,其上有仙壇。 -- 出自唐·元結·登九疑第二峰
- 豈無日觀峰,直下臨滄溟。 -- 出自唐·元結·窊尊詩(在道州)
- 上徹煉丹峰,求玄意未窮。 -- 出自唐·張喬·題終南山白鶴觀
- 嵯峨天姥峰,翠色春更碧。 -- 出自唐·皇甫冉·曾東游以詩寄之
- 少室盡西峰,鳴皋隱南面。 -- 出自唐·皇甫冉·山中五詠·遠山
- 晴望諸奇峰,雨看兩飛瀑。 -- 出自當代·董必武·坐觀瀑樓中對雨
- 檐邊月過峰巒頂,柱下云回草樹陰。 -- 出自宋·王令·平山堂寄歐陽公
- 休思孤嶼峰,且往看吳中。 -- 出自宋·翁卷·送趙嗣勛
- 月輪隱東峰,奇彩在南嶺。 -- 出自宋·陳與義·十七日夜詠月
- 平明登云峰。 -- 出自南北·江淹·雜體詩 謝臨川靈運游山
- 好歸玉秀峰前座,閑看晴云自卷舒。 -- 出自宋·韓元吉·送郭誠思歸華下
- 海濤拍千峰,掛席下浮玉。 -- 出自宋·韓元吉·送湯朝美還金壇
- 村煙相對峰南北。 -- 出自宋·劉辰翁·菩薩蠻·江波何似西湖曲
- 少日憑闌峰南北,誰料美人遲暮。 -- 出自宋·劉辰翁·金縷曲/賀新郎
- 醉西湖、兩峰日日,買花簪帽。 -- 出自宋·劉過·賀新郎·睡覺鶯啼曉
- 又曉日千峰,涓涓露濕花氣生。 -- 出自宋·張炎·憶舊游·嘆江潭樹老
- 僅余玉女峰,娟娟在肘腋。 -- 出自清·屈大均·登羅浮絕頂奉同蔣王二大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