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在第5個字的詩句
峰在第五個字的詩句
- 月上半峰峰樹碧,子規(guī)啼苦月無色。 -- 出自宋·石介·聞子規(guī)
- 曾過祝融峰頂上,步隨明月宿禪關(guān)。 -- 出自宋·陶弼·祝融峰
- 危亭據(jù)中峰,回抑竦天壁。 -- 出自宋·袁陟·再游云居
- 飛上祝融峰,晴云擘輕絮。 -- 出自宋·項安世·次韻當(dāng)陽沈知縣送行
- 更于群玉峰巒里,揀得孤吟時節(jié)來。 -- 出自宋·項安世·大雪同官皆不入獨坐道山簡南湖張直閣
- 上為云千峰,下為霧五里。 -- 出自宋·項安世·水圖詩壽王丞相
- 向來所歷峰,下視皆積塊。 -- 出自宋·項安世·高臺寺
- 假蓋上前峰,提攜有兒稚。 -- 出自宋·王铚·游東陽涵碧亭劉夢得所賦詩也明日過中興寺游
- 落日在前峰,駘蕩東君醉。 -- 出自宋·王铚·游東陽涵碧亭劉夢得所賦詩也明日過中興寺游
- 開門納遙峰,暮雨一江白。 -- 出自宋·王铚·系舟余杭門訪西湖金輪寺參上人
- 回首千萬峰,飛云不可越。 -- 出自宋·王铚·舟中夜雪讀正卿教授近詩輒賦鄙句并以為別
- 行行望遠(yuǎn)峰,山村猶幾許。 -- 出自宋·張嵲·和張簿韻
- 亭亭天際峰,微茫如有無。 -- 出自宋·張嵲·四月十一日游湖上作
- 明安庵迥峰蠻古,楊廣城高逕路危。 -- 出自宋·張嵲·憶京山大陽寺
- 先塋托仙峰,山僧掃梧楸。 -- 出自宋·朱槔·自作挽歌辭
- 攝身上諸峰,我無千手目。 -- 出自宋·敖陶孫·杼山閣詩
- 吾廬近西峰,其下林婆娑。 -- 出自宋·裘萬頃·安樂窩示元德第二首
- 我家三茅峰,一室倚青峭。 -- 出自宋·劉宰·松風(fēng)軒晚望
- 峨峨三茅峰,秀出云雨上。 -- 出自宋·劉宰·送友人歸茅山
- 一別三會峰,轉(zhuǎn)燭閱半紀(jì)。 -- 出自宋·羅與之·玉梁道中雜詠
- 參透五臺峰頂雪,卻歸大庾看梅花。 -- 出自宋·林景熙·送果上人游五臺
- 巍巍天目峰,高大壓南紀(jì)。 -- 出自明·張羽·苕霅溪
- 逶迤度前峰,到寺行屢歇。 -- 出自明·張羽·過云巖(在虎丘寺)
- 忽見匡廬峰,氣勢一何大。 -- 出自宋·陳舜俞·初見廬山
- 峻疊起青峰,森然五老翁。 -- 出自宋·孔武仲·五老峰
- 積雪滿西峰,中天白皚皚。 -- 出自宋·孔武仲·臨江鮑守示詩二篇因寄之
- 正傍五老峰。 -- 出自明·紫霞真人·游白鹿洞歌
- 昨夜月明峰頂宿,隱隱雷聲翻山麓。 -- 出自明·王守仁·夜宿天池,月下聞雷,次早知山下大雨
- 貴竹路從峰頂入,夜郎人自日邊來。 -- 出自明·王守仁·興隆衛(wèi)書壁
- 開窗入遠(yuǎn)峰,架扉出深樹。 -- 出自明·王守仁·龍岡新構(gòu)(二首)
- 萬仞香爐峰,一派九江水。 -- 出自明·憨山·廬山石門隱居
- 寄語芙蓉峰六六,相思都在白云間。 -- 出自清·董法海·三折嶺望黃山
- 亦是吾家峰,神物不可譜。 -- 出自明·黃道周·辭黃山
- 笑煞天都峰巔客,人間咫尺數(shù)煙云。 -- 出自·劉海粟·畫天都峰自題
- 遙見九華峰,蒼蒼但蘿薜。 -- 出自明·王恭·舟次鐔津
- 繽紛蔽遠(yuǎn)峰,冷色空林積。 -- 出自·陳獨秀·雪中偕友人登吳山
- 笑挹天柱峰,高寒幾千尺。 -- 出自宋·蔡沈·山中
- 東望烏牛峰,突起如伏黿。 -- 出自宋·晁公溯·凌云寺
- 其旁寶瓶峰,特立高岑樓。 -- 出自宋·晁公溯·中巖
- 巍巍大王峰,玉女傍立侍。 -- 出自宋·陳觀·武夷山
- 窮幽造靈峰,玄都矧可暨。 -- 出自宋·陳觀·武夷山
- 吾家四正峰前住,射策君門亦快哉。 -- 出自宋·陳律·題西門亭
- 全似太華峰頭玉井樣,花開十丈世所無。 -- 出自宋·陳文蔚·荷湖行為趙忠州壽
- 飛從千仞峰,瀉作一條玉。 -- 出自宋·陳文蔚·臣龍瀑布
- 朝登天池峰,暮酌天池水。 -- 出自宋·陳文蔚·廬山雜詠·天池
- 此去蓬萊峰頂月,夢魂應(yīng)到荔枝園。 -- 出自宋·陳襄·和程公辟游宿猿洞二首
- 水從千仞峰頭過,遇險應(yīng)成一段奇。 -- 出自宋·陳巖·龍池
- 西山最高峰,積雪連四季。 -- 出自宋·杜敏求·運司園亭·雪峰樓
- 橫空六六峰,一一來當(dāng)筵。 -- 出自宋·度正·八月中浣同官會于塵外亭分韻得煙字
- 南山有別峰,石樹相因依。 -- 出自宋·方回·望南山別峰見樹間煙出知有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