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在第3個(gè)字的詩(shī)句
峰在第三個(gè)字的詩(shī)句
- 五老峰前見(jiàn),過(guò)從一歲余。 -- 出自宋·祖無(wú)擇·送承澤上人歸寧富沙
- 蓮花峰上重?cái)y手,笑攬霞觴窺八埏。 -- 出自元·周砥·游龍巖三洞之間
- 烏目峰高云北下,沙湖波闊水西來(lái)。 -- 出自元·郭翼·過(guò)綽墩舟中奉寄
- 南高峰。 -- 出自宋·袁正真·長(zhǎng)相思·南高峰
- 北高峰。 -- 出自宋·袁正真·長(zhǎng)相思·南高峰
- 浮玉峰頭月,清光似不同。 -- 出自明·唵囕香公·別方功甫之天目
- 南北峰青雨乍分,瀑花飄下雪紛紛。 -- 出自明·唵囕香公·赤城
- 百子峰頭飛鳳鶴,九星河里浴鴛鴦。 -- 出自明·徹鑒堂·玉海詩(shī)(三首)
- 夕陽(yáng)峰頂一攀躋,萬(wàn)里川原望不迷。 -- 出自明·陳鐸·游清涼寺次藻庵韻
- 黃羅峰頭搔首問(wèn)青天,逸句驚人落杯酒。 -- 出自明·程嘉燧·孫履正履和北上予同舟送之入郡艤舟白蓮橋信
- 蓮花峰腰三丈雪,飛鳥(niǎo)無(wú)聲人跡絕。 -- 出自明·程嘉燧·題畫雪景送炤師歸黃山喝石居(去年除夕,師
- 突兀峰巒入翠微,白云如練久相依。 -- 出自明·韓宜可·登秀山詠云(宜可在譴謫時(shí),故托寓如此)
- 屋壁峰陰合,門籬槿葉齊。 -- 出自明·胡宗仁·閑居寄友
- 翩翩峰畔霞,亹亹溪前樹(shù)。 -- 出自明·皇甫涍·東齋枕上
- 鹿角峰歧過(guò),嵒頭世外行。 -- 出自明·黃輝·自朝陽(yáng)洞登巖頂
- 云移峰駐影,花落樹(shù)留香。 -- 出自明·黃姬水·沈嘉則過(guò)訪遲魏季朗不至
- 天凈峰如掌,風(fēng)悲虎出林。 -- 出自明·金大車·虎洞
- 蓮華峰下采蘭堂,永懷佳境不能忘。 -- 出自明·九皋聲公·采蘭堂
- 楞伽峰如九疊屏,何年截取匡廬青。 -- 出自明·九皋聲公·次韻奉和見(jiàn)心師游石湖蘭若(二首)
- 潛岳峰高隔江塢,碧館琳宮霧撐拄。 -- 出自明·李蓘·隔江望灊山
- 瀑斷峰頭路,云藏谷口松。 -- 出自明·李延興·望海虞山得蹤字
- 夫容峰前舊時(shí)月,夜夜長(zhǎng)照溪上樓。 -- 出自明·林公慶·賦得明月樓贈(zèng)孫伯融
- 萬(wàn)玉峰頭自在春,暖云晴雨為誰(shuí)貧。 -- 出自明·羅倫·和緝熙同春書臺(tái)
- 障開(kāi)峰繞碧,社入灶還丹。 -- 出自明·馬汝驥·北岳二十韻
- 十二峰頭云不盡,夜深還到楚王宮。 -- 出自明·孟洋·有悼一首為華泉大司徒作
- 回雁峰高起夕嵐,孤舟落日系江潭。 -- 出自明·孟洋·回雁峰
- 白石峰高幽興里,滄浪水闊大方前。 -- 出自明·邵寶·白石草堂奉次涯翁先生(二首)
- 云起峰陰直,亭孤日氣殘。 -- 出自明·盛鳴世·避暑呂叔與園亭因贈(zèng)
- 玉篪峰下雨來(lái)時(shí),索我閑吟寄遠(yuǎn)詩(shī)。 -- 出自明·史鑒·為僧朗碧天題扇寄人
- 四百峰巒列海圖,飛云絕頂敞玄都。 -- 出自明·孫蕡·羅浮
- 白鶴峰千尺,黃茅屋數(shù)椽。 -- 出自明·孫蕡·西庵記事一百韻
- 野霧峰全暝,湖煙渚半昏。 -- 出自明·孫宜·湖上雜興
- 君住峰頭我水濆,相思只隔一孤云。 -- 出自·天祥·呈同社諸友
- 群玉峰西一片霞,游人為說(shuō)是蓮花。 -- 出自明·童珮·顧懋儉約看青墩荷花不得往
- 太華峰頭夜半過(guò),鐵船搖蕩玉池波。 -- 出自明·王鴻儒·擬楊鐵厓小游仙(五首)
- 開(kāi)簾峰翠繁,停舟潭月虛。 -- 出自明·王懋明·移家湖上作
- 畫屏峰下流觴過(guò),碧玉波中曲尺行。 -- 出自明·王跂·蹌風(fēng)帆
- 片玉峰寒松倚秀,草堂春早柳含情。 -- 出自明·王巽·正月八日詣草堂不遇舟中錄記
- 芙蓉峰下是鄉(xiāng)邦,未許歸帆溯浙江。 -- 出自明·王子充·見(jiàn)懷
- 日隱峰巒天易暝,樹(shù)連城郭路何長(zhǎng)。 -- 出自明·吳寬·望昌平
- 蓮花峰下黃昏月,猶見(jiàn)三郎白馬來(lái)。 -- 出自明·徐熥·閩王墓
- 江面峰頭巧著亭,澄波玉宇兩爭(zhēng)清。 -- 出自明·許相卿·金山吞海亭
- 不知峰頂雪,還待幾時(shí)消。 -- 出自明·雪浪法師·松寥閣與堪公夜坐看月晨起值花朝連春分紀(jì)事
- 潑云峰匝戶,裹日樹(shù)平垣。 -- 出自明·雪山法師·閑居即事
- 黃曲峰高不易尋,倦游小憩北山岑。 -- 出自明·湛懷法師·還山雜詠
- 十二峰頭行雨神,香魂忽變此花真。 -- 出自明·張淮·牡丹百詠(錄三十二首)
- 太白峰回指大峨,遙看錦水帶金波。 -- 出自明·趙貞吉·黃壩驛次壁間余方池韻
- 五老峰前送別圖,社賢今日未應(yīng)無(wú)。 -- 出自明·止庵法師·螺川送別圖
- 雁蕩峰高高不極,中有謝公舊游跡。 -- 出自明·朱瞻基·太液池送黃淮辭政
- 五老峰前,白鶴遺址。 -- 出自宋·蘇軾·觀棋?并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