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在第7個字的詩句
山在第七個字的詩句
- 尚欲煩貳師,刺山出飛流。 -- 出自宋·蘇軾·次韻子由所居六詠
- 海中方士覓三山,萬古明知去不還。 -- 出自宋·蘇軾·驪山三絕句
- 背人偷蓋小逢山。 -- 出自宋·蘇軾·翻香令·金爐猶暖麝煤殘
- )此生的有尋山分,已覺溫臺落手中。 -- 出自宋·蘇軾·次韻周邠寄雁蕩山圖二首
- 青蓋紅旗映玉山,新詩小草落玄泉。 -- 出自宋·蘇軾·次韻王忠玉游虎丘絕句三首
- )惟見空庭滿山雪。 -- 出自宋·蘇軾·雪齋(杭僧法言,作雪山于齋中。)
- 平都天下古名山,自信山中歲月閑。 -- 出自宋·蘇軾·失題二首
- 秋後風光雨後山,滿城流水碧潺潺。 -- 出自宋·蘇軾·追和子由去歲試舉人洛下所寄九首暴雨初晴樓
- 我今廢學不歸山,山中對酒空三嘆。 -- 出自宋·蘇軾·游道場山何山
- 有言郡東北荊山下可以溝畎積水因與吳正字王戶曹同往相視以地多亂石不果還游圣女山山有石室如墓而無棺槨或云宋司馬桓魋墓二子有詩次其韻二 -- 出自宋·蘇軾·韓干馬十四匹
- )萬木鎖云龍,(山名。 -- 出自宋·蘇軾·訪張山人得山中字二首
- 道人未放泉出山,曲折虛堂瀉清快。 -- 出自宋·蘇軾·與胡祠部游法華山
- 忽逢佳士與名山,何異枯楊便馬疥。 -- 出自宋·蘇軾·與胡祠部游法華山
- 清風弄水月銜山,幽人夜度吳王峴。 -- 出自宋·蘇軾·過江夜行武昌山聞黃州鼓角
- 昔飲雩泉別常山,天寒歲在龍蛇間。 -- 出自宋·蘇軾·再過超然臺贈太守霍翔
- 越井岡頭云出山,牂牁江上水如天。 -- 出自宋·蘇軾·連雨江漲二首
- 東望峨眉小,盧山翠作堆。 -- 出自宋·蘇軾·出城送客,不及,步至溪上,二首
- 博士雅好飲,空山誰與娛。 -- 出自宋·蘇軾·盧山五詠 飲酒臺
- 白簡威猶凜,青山興已aa6。 -- 出自宋·蘇軾·和劉孝叔會虎丘時王規甫齋素祈雨不至二首
- 郁郁蒼梧海上山,(東海郁州山,云自蒼梧浮來。 -- 出自宋·蘇軾·次韻陳海州書懷
- 屢從淵明游,云山出毫端。 -- 出自宋·蘇軾·和陶東方有一士
- 云夢連江雨,樊山落木秋。 -- 出自宋·蘇軾·滕達道挽詞二首
- 丁女真水妃,寒山便火耘。 -- 出自宋·蘇軾·云龍山觀燒得云字
- 落日明孤塔,青山繞病身。 -- 出自宋·蘇軾·書泗州孫景山西軒
- 東門未祖道,西山空拄頤。 -- 出自宋·蘇軾·次韻錢穆父會飲
- 客言:我愛山,青山自繞郭,不要買山鐵。 -- 出自宋·蘇軾·答王鞏
- 門外黃塵不見山,個中草木亦常閑。 -- 出自宋·蘇軾·題凈因院
- 仙子去無蹤,故山遺白鹿。 -- 出自宋·蘇軾·仙都山鹿
- 法師逃人入廬山,山中無人自往還。 -- 出自宋·蘇軾·送蹇道士歸廬山
- 黃省文書分道山,靜傳鐘鼓建章閑。 -- 出自宋·蘇軾·入館
- 突兀隘空虛,他山總不如。 -- 出自宋·蘇軾·儋耳山?此詩為孔平仲作?
- 其一為人所薪,山下老人自為兒已見其枯矣,然堅悍如金石,愈于未枯者。 -- 出自宋·蘇軾·孤山二詠(并引)
- 又嘗以事過華山,重九日飲酒蓮花峰上。 -- 出自宋·蘇軾·送楊杰(并敘)
- 江上愁心千疊山,浮空積翠如云煙。 -- 出自宋·蘇軾·書王定國所藏煙江疊嶂圖(王晉卿畫)
- 醉中不覺度千山,夜聞梅香失醉眠。 -- 出自宋·蘇軾·蠟梅一首贈趙景貺(〔一題:次履常蠟梅韻。
- 小語輒響答,空山自雷驚。 -- 出自宋·蘇軾·碧落洞(在英州下十五里。)
- 寺去縣七里,三山犬牙,夾道皆美田,麥禾甚茂。 -- 出自宋·蘇軾·游博羅香積寺(并引)
- 杜子美云:四更山吐月,殘夜水明樓。 -- 出自宋·蘇軾·江月五首(并引)
- ?割愁還有劍铓山。 -- 出自宋·蘇軾·白鶴峰新居欲成夜過西鄰翟秀才二首
- 旱既大甚,滌滌山川。 -- 出自先秦·詩經·云漢
- 保茲天子,生仲山甫。 -- 出自先秦·詩經·烝民
- 我儀圖之,維仲山甫舉之。 -- 出自先秦·詩經·烝民
- 袞職有闕,維仲山甫補之。 -- 出自先秦·詩經·烝民
- 山下旌旗在望,山頭鼓角相聞。 -- 出自·毛澤東·西江月·井岡山
- 雨后復斜陽,關山陣陣蒼。 -- 出自·毛澤東·菩薩蠻·大柏地
- 東海有島夷,北山盡仇怨。 -- 出自·毛澤東·五古·挽易昌陶
- 蓬萊宮闕對南山,承露金莖霄漢間。 -- 出自唐·杜甫·秋興八首
- 萬木云深隱,連山雨未開。 -- 出自唐·杜甫·雨
- 剩水滄江破,殘山碣石開。 -- 出自唐·杜甫·陪鄭廣文游何將軍山林十首
- 中巴之東巴東山,江水開辟流其間。 -- 出自唐·杜甫·夔州歌十絕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