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在第5個字的詩句
山在第五個字的詩句
- 秋娘渡口山橫處,舊曾尋、五陵芳躅。 -- 出自元·邵亨貞·蔬簾淡月 和黃伯成吳興道中韻
- 西風回首,山中有人,滿頭黃菊。 -- 出自元·邵亨貞·蔬簾淡月 和黃伯成吳興道中韻
- 白云不斷山中起。 -- 出自元·顧阿瑛·蝶戀花 三月二十日,陳浩然招觀音山,宴張
- 當時舉目山河異,豈但紅顏泣塞笳! -- 出自元·王逢·錢塘春感六首
- 蒼蒼吳越山,對峙束江腹。 -- 出自元·王逢·觀錢塘江潮時教化平章大宴江上
- 吳臺越苑山浪涌,連城花暗搖紅煙。 -- 出自元·王逢·辭帥幕后王左丞復以淮省都事過舉且送馬至以
- 君不見江山元與天地辟,有月無人景虛擲。 -- 出自元·王逢·合肥束遂庵學正畫君山酹月圖長歌奉謝
- 當時舉目山河異,豈但紅顏泣塞笳。 -- 出自元·王逢·錢塘春感(六首)
- 游絲不掛山人眼,直趁東風入別樓。 -- 出自元·王逢·雜題(三首)
- 湖上有山山有恨,應恨舊京永隔。 -- 出自元·汪斌·酹江月 吳山懷古
- 待辦數椽,山中靜坐,卻向無中生個兒。 -- 出自元·章凱·沁園春 武夷行跡 武夷山志卷二十二
- 將養靈臺山岳靜,常默默,調神定有馀。 -- 出自元·王吉昌·江梅引·景忘情滅萬緣疏
- *真圣、穿山透壁,展威風、入地升天。 -- 出自元·王吉昌·綠頭鴨·貌幽玄
- 問開花高山,晉祠流水,誰是知音。 -- 出自宋·李時·木闌花慢 春日游晉祠(石刻,至元壬午 雨
- 甚時乘興,山陰去訪安道。 -- 出自元·韓奕·百字令 次韻答毗陵蔣公冕見寄
- 龍飛鳳舞山神,宛然不復,當時王氣。 -- 出自元·韓奕·瑞龍吟 錢塘懷古
- 回首北邙山下路。 -- 出自元·梵琦·漁家傲 娑婆苦十六首
- 曉云散去山腰瘦,宿雨來時水面肥。 -- 出自元·王寂·鷓鴣天·秋后亭皋木葉稀
- 臨鸞學遠山。 -- 出自元·王寂·菩薩蠻·鎮犀不動紅爐窄
- 灣溪抱遠山。 -- 出自元·王寂·菩薩蠻 回文題扇圖
- 煙雨暗西山。 -- 出自元·王寂·昭君怨 江行
- 碧云猶作山頭恨,一片西飛一片 -- 出自元·劉仲尹·鷓鴣天·樓宇沈沈翠幾重
- 夜山低,晴山近,曉山高。 -- 出自元·許古·行香子·秋入鳴皋
- 臨風對月,山歌野調,盡我疏狂。 -- 出自元·許古·眼兒媚 以上二首見中州樂府
- 幾時作個,山間林下人。 -- 出自元·高憲·梅花引 中州樂府案此下中州樂府原有梅花引
- 閑向北邙山下過,侵天檜柏寒松。 -- 出自元·山主·臨江仙·閑向北邙山下過
- 波沖落迦山際浩,嵯峨嫩草綿綿。 -- 出自元·山主·臨江仙·波沖落迦山際浩
- 望見赫曦山上景。 -- 出自元·王哲·啄木兒·自行自行
- 將去圭峰山頭,獨自口中嚙*。 -- 出自元·王哲·川撥棹·三更里
- 歸云路,出山頂。 -- 出自元·王哲·瑤臺月 其中疑有脫誤
- 皇天選中,山正是仙客。 -- 出自元·王哲·迎仙客
- 人得石門山上住。 -- 出自元·王哲·漁家傲 昆侖山石門庵
- 遙望*山山正好,瑩瑩正芬芳。 -- 出自元·劉處玄·武陵春·遙望*山山正好
- 行就訪蓬山,功了離塵所。 -- 出自元·劉處玄·惜黃花·大翁出去
- 虎撞群羊山下鬧。 -- 出自元·王處一·行香子·白蓮池
- 天闊水清山秀,霜葉墜疏林。 -- 出自元·王丹桂·訴衷情 九日
- 先把我人山放倒。 -- 出自元·王丹桂·金蓮出玉華 本名減字木蘭花 勉道友
- 澄瑞秀,滿山川。 -- 出自元·侯善淵·長思仙
- 火輪轉艮山初起。 -- 出自元·侯善淵·夜行船·虎*天罡吞鳳尾
- 道非遙,昆山隔。 -- 出自元·侯善淵·迎仙客
- 任自在、玩山游水。 -- 出自元·長筌子·解愁
- 雨初晴,江山景色新鮮。 -- 出自元·長筌子·綠頭鴨·雨初晴
- 楚峰遠眺,山嵐凝芳樹。 -- 出自元·冀國公主·騫山溪 游靈源山
- 對一道青山,兩行官柳,去住人情。 -- 出自元·王惲·木蘭花慢·憲陵臺畔客
- 對如畫江山,一時豪杰,湖海交情。 -- 出自元·王惲·木蘭花慢 送史誠明總管還洛陽,春日飲餞任
- 悵故國丘山,蒼煙喬木,卿月空輝。 -- 出自元·王惲·木蘭花慢 至元七年京師除夜,燈下與兒子孺
- 宮苑廢、三山依約,綠云紅雪。 -- 出自元·王惲·滿江紅 復用前韻有懷西溪梁園之游
- 望都門、滿山晴雪,蔥蔥君又西去。 -- 出自元·王惲·摸魚子 送雷彥正西還,時授恩州卒
- 睛云霽,西山曉。 -- 出自元·王惲·滿江紅 為大丞相史公壽
- 醉后嘉陵山色,馬頭楊柳秦亭。 -- 出自元·魏初·木蘭花慢 送張夢符治書赴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