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在第5個字的詩句
山在第五個字的詩句
- 天下有山山有水,養蒙肥遁正翛然。 -- 出自唐·陸希聲·陽羨雜詠十九首·講易臺
- 觱栗調高山閣迥,蝦蟆更促海聲寒。 -- 出自唐·張蠙·錢塘夜宴留別郡守
- 迎歡酒醒山當枕,詠古詩成月在樓。 -- 出自唐·黃滔·送人往蘇州覲其兄
- 人指南臺山與川,大驚喜氣異當年。 -- 出自唐·黃滔·奉酬翁文堯員外駐南臺見寄之什
- 終不離青山,誰道云無心? -- 出自唐·黃滔·長安書事
- 金籠夜黯山西夢,玉枕曉憎簾外聲。 -- 出自唐·殷文圭·鸚鵡
- 草玄門似山中靜,不是公卿到不開。 -- 出自唐·殷文圭·題胡州太學丘光庭博士幽居
- 惟有南邊山色在,重重依舊上高臺。 -- 出自唐·徐夤·題泗洲塔
- 剪平恰似山僧笠,掃靜真同道者廬。 -- 出自唐·徐夤·茆亭
- 一甌解卻山中醉,便覺身輕欲上天。 -- 出自唐·崔道融·謝朱常侍寄貺蜀茶剡紙二首
- 積金累作山,山高小于址。 -- 出自唐·蘇拯·金谷園
- 妄動遠拋山,其如餒與寒。 -- 出自唐·裴說·旅中作
- 石枕紋含山里葉,銅瓶口塞井中柴。 -- 出自唐·李洞·贈入內供奉僧
- 同餐夏果山何處,共釣秋濤石在無。 -- 出自唐·李洞·送醉畫王處士
- 繚繞城邊山是蜀,彎環門外水名巴。 -- 出自唐·唐求·題友人寓居
- 草堂前有山,一見一相寬。 -- 出自唐·于鄴·與僧話一作語舊
- 馳煙未勒山亭字,可是英靈許再來。 -- 出自唐·胡宿·沖虛觀
- 明朝漸近山僧寺,更為殘花醉一場。 -- 出自唐·王喦·杪春寄友人
- 小山壓大山,大山全無力。 -- 出自唐·李贊華·立木海上刻詩
- 萬里隔關山,一心思漢月。 -- 出自唐·捧劍仆·將竄留詩
- 陳遵投轄,山簡倒載。 -- 出自唐·李瀚·蒙求
- 曉色未開山意遠,春容猶淡月華昏。 -- 出自唐·李建勛·游棲霞寺
- 群賢詎減山陰會,遠俗初聞正始聲。 -- 出自唐·徐鉉·和王庶子寄題兄長建州廉使新亭
- 攲傾怪石山無色,零落圓荷水不香。 -- 出自唐·徐鉉·宣威苗將軍貶官后重經故宅
- 欹傾怪石山無色,零落圓荷水不香。 -- 出自唐·徐鉉·宣威苗將軍貶官后重經故宅
- 花繞樓臺山倚郭,寺臨江海水連天。 -- 出自唐·徐鉉·送郝郎中為浙西判官
- 北阜與西山,前期夢寐間。 -- 出自唐·徐鉉·送凈道人
- 別后巏嵍山上望,羨君時復見王喬。 -- 出自唐·馬彧·贈韓定辭
- 回首皖公山色翠,影斜不到壽杯中。 -- 出自唐·李家明·詠皖公山
- 夜照路岐山店火,曉通消息戍瓶煙。 -- 出自唐·韓昭·從幸秦川過白衛獻詩
- 象床珍簟,山障掩,玉琴橫。 -- 出自唐·顧夐·臨江仙·碧染長空池似鏡
- 云有萬仞山,云有千丈水。 -- 出自宋·王周·志峽船具詩·百丈
- 隔云故國山千疊,傍水芳林錦萬枝。 -- 出自宋·劉兼·春游
- 白鷺獨飄山面雪,紅蕖全謝鏡心香。 -- 出自宋·劉兼·夢歸故園
- 白鷺獨飄山面雪,紅蕖全謝鏡心香。 -- 出自宋·劉兼·夢歸故園二首
- 夢里卻成山色雨,沈山不敢斗青華。 -- 出自唐·秦尚運·題鐘雅青紗枕
- 此地修行山幾枯,草堂生計只瓶盂。 -- 出自唐·蔣吉·題商山修路僧院
- 馬轉櫟林山鳥飛,商溪流水背殘暉。 -- 出自唐·蔣吉·次青云驛
- 為問野人山鳥語,問予歸棹是何年。 -- 出自唐·李伉·謫宜陽到荊渚
- 公堂伴語山光入,秋閣嘗茶樹影移。 -- 出自宋·趙湘·寄蘭江鞠評事
- 二妃哭處山重重,二妃沒后云溶溶。 -- 出自唐·牛殳·琵琶行
- 積塵為太山,掬水成東海。 -- 出自唐·黃山隱·向竹吟
- (《夜宿金山》,見《古今詩話》)人間不見月,天外自分明。 -- 出自唐·鄭遨·與羅隱之聯句
- 從此三山山上月,瓊花開處照春風。 -- 出自唐·葛氏女·和潘雍
- 聞道茂陵山水好,碧溪流水有桃源。 -- 出自唐·元淳·句
- 曾在天臺山上見,石橋南畔第三株。 -- 出自唐·景云·畫松
- 古殿清陰山木春,池邊跂石一觀身。 -- 出自唐·靈澈·東林寺寄包侍御
- 君行試到山前問,山鳥只今相憶無。 -- 出自唐·隱巒·蜀中送人游廬山
- 我昔曾游山與水,將謂他山非故里。 -- 出自唐·修雅·聞誦法華經歌
- 獨鶴只為山客伴,閑云常在野僧家。 -- 出自唐·處默·憶廬山舊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