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在第5個字的詩句
山在第五個字的詩句
- 還歸富春山。 -- 出自唐·李白·古風其十二
- 故人棲東山,自愛丘壑美。 -- 出自唐·李白·題元丹丘山居
- 四月上泰山,石屏御道開。 -- 出自唐·李白·游泰山六首(一作天寶元年四月從故御道上泰
- 海色動遠山,天雞已先鳴。 -- 出自唐·李白·游泰山六首(一作天寶元年四月從故御道上泰
- 宦游處、青山白浪,萬重千疊。 -- 出自宋·蘇軾·滿江紅·清潁東流
- 南行渡關山,沙水清練練。 -- 出自宋·蘇軾·梅花
- 拍手欲嘲山簡醉,齊聲爭唱浪婆詞。 -- 出自宋·蘇軾·瑞鷓鴣
- 誰似臨平山上塔,亭亭。 -- 出自宋·蘇軾·南鄉子 送述古
- 瑯琊幽谷,山水奇麗,泉鳴空澗,若中音會,醉翁喜之,把酒臨聽,輒欣然忘歸。 -- 出自宋·蘇軾·醉翁操·瑯然
- 瓜頭綠染山光嫩。 -- 出自宋·蘇軾·木蘭花令
- 我歸自南山,山翠猶在目。 -- 出自宋·蘇軾·和子由記園中草木十一首
- 酒醒人散山寂寂,惟有落蕊黏空樽。 -- 出自宋·蘇軾·再用前韻
- 水枕能令山俯仰,風船解與月徘徊。 -- 出自宋·蘇軾·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五絕
- 道人有道山不孤。 -- 出自宋·蘇軾·臘日游孤山訪惠勤惠思二僧
- 法師住焦山,而實未嘗住。 -- 出自宋·蘇軾·書焦山綸長老壁
- 夢斷酒醒山雨絕,笑看饑鼠上燈檠。 -- 出自宋·蘇軾·侄安節遠來夜坐三首
- 殷勤更下山陰雪,要與梅花作伴來。 -- 出自宋·蘇軾·次韻秦少游王仲至元日立春三首
- 西游王屋山,不踐長安陌。 -- 出自宋·蘇軾·和陶雜詩十一首
- 我昔登朐山,出日觀滄涼。 -- 出自宋·蘇軾·和陶雜詩十一首
- 蠔浦既黏山,暑路亦飛霜。 -- 出自宋·蘇軾·和陶雜詩十一首
- 道人偶愛山水故,縱步不知湖嶺深。 -- 出自宋·蘇軾·贈曇秀
- 余杭自是山水窟,仄聞吳興更清絕。 -- 出自宋·蘇軾·將之湖州戲贈莘老
- 南望功臣山,云外盤飛磴。 -- 出自宋·蘇軾·徑山道中次韻答周長官兼贈蘇寺丞
- 使君不用山鞠窮,饑民自逃泥水中。 -- 出自宋·蘇軾·再次韻趙德麟新開西湖
- 相従歸故山,不愧仙人杞。 -- 出自宋·蘇軾·以黃子木拄杖為子由生日之壽
- 儲藥如丘山,臨病更求方。 -- 出自宋·蘇軾·張作詩送硯反劍,乃和其詩,卒以劍歸之
- 高人自與山有素,不待招邀滿庭戶。 -- 出自宋·蘇軾·越州張中舍壽樂堂
- )揮塵空山亂石聽。 -- 出自宋·蘇軾·贈治易僧智周
- 南望九仙山,北望空飛埃。 -- 出自宋·蘇軾·登常山絕頂廣麗亭
- 自従有此山,白石封蒼苔。 -- 出自宋·蘇軾·登常山絕頂廣麗亭
- 君談陽朔山,不作一錢直。 -- 出自宋·蘇軾·和王鞏六首并次韻
- 江南武昌山,向我如咫尺。 -- 出自宋·蘇軾·和王鞏六首并次韻
- 墓在今彭山,君豈其后耶? -- 出自宋·蘇軾·次韻孔常父送張天覺河東提刑
- )定向秋山得嘉句,故關黃葉滿行辀。 -- 出自宋·蘇軾·次韻孔常父送張天覺河東提刑
- 愛之義也山中舉頭望日邊,長安不見空云煙。 -- 出自宋·蘇軾·王晉卿作煙江疊嶂圖仆賦詩十四韻晉卿和之語
- 畫山何必山中人,田歌自古非知田。 -- 出自宋·蘇軾·王晉卿作煙江疊嶂圖仆賦詩十四韻晉卿和之語
- 仰觀江搖山,俯見月在衣。 -- 出自宋·蘇軾·和陶歸園田居六首
- 云師來寶山,一住十五秋。 -- 出自宋·蘇軾·去年秋,偶游寶山上方。入一小院,闃然無人
- 道過太白山,相傳云,軍行鳴鼓角過山下,輒致雷雨。 -- 出自宋·蘇軾·壬寅二月有詔令郡吏分往屬縣減決囚禁十三日
- 隴云寄我山中信,雪月追君溪上舟。 -- 出自宋·蘇軾·次韻子由書王晉卿畫山水一首而晉卿和二首
- (龜泉在荊山下色白而甘,真陸羽所謂石池漫流者。 -- 出自宋·蘇軾·上巳日與二子迨過游涂山荊山記所見
- 悠然見南山,意與秋氣高。 -- 出自宋·蘇軾·題李伯時淵明東籬圖
- 相如有家山,縹緲在眉綠。 -- 出自宋·蘇軾·王晉卿示詩,欲奪海石,錢穆父、王仲至、蔣
- 西北舟杭山,堯時洪水,系舟山上。 -- 出自宋·蘇軾·宿余杭法喜寺寺后綠野亭望吳興諸山懷孫莘老
- 駕言徂北山,得與幽人兼。 -- 出自宋·蘇軾·五月十日與呂仲甫周邠僧惠勤惠思清順可久惟
- 躞蹀身輕山上走,歡呼船重醉中歸。 -- 出自宋·蘇軾·次韻王鞏顏復同泛舟
- 撞鐘浮玉山,迎我三千指。 -- 出自宋·蘇軾·送金山鄉僧歸蜀開堂
- 云兮汝歸山,無使達官怕。 -- 出自宋·蘇軾·余自城中還道中云氣自山中來如群馬奔突以手
- 腳力盡時山更好,莫將有限趁無窮。 -- 出自宋·蘇軾·登玲瓏山
- 野客歸時山月上,棠梨葉戰暝禽呼。 -- 出自宋·蘇軾·寶山新開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