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在第4個字的詩句
山在第四個字的詩句
- 盡見西山遮岱嶺,迥分東野隔新羅。 -- 出自宋·蘇軾·和人登海表亭
- 攬勝雷山舒嘯亭,諸峰秀拱透云程。 -- 出自宋·蘇軾·舒嘯亭
- 淮光釀山色,先作歸意濃。 -- 出自宋·蘇軾·送路都曹
- 我從廬山來,目送孤飛云。 -- 出自宋·蘇軾·陶驥子駿佚老堂二首
- 水上青山如削鐵,神物欲出山自裂。 -- 出自宋·蘇軾·武昌銅劍歌
- 郁攸火山烈,觱沸湯泉注。 -- 出自宋·蘇軾·詠湯泉
- 是處青山可埋骨,他時夜雨獨傷神。 -- 出自宋·蘇軾·予以事系御史臺獄,獄吏稍見侵,自度不能堪
- 夢繞云山心似鹿,魂驚湯火命如雞。 -- 出自宋·蘇軾·予以事系御史臺獄,獄吏稍見侵,自度不能堪
- 貪看暮山忘遠近,強陪歸客更留連。 -- 出自宋·蘇軾·與李彭年同送崔岐歸二曲,馬上口占
- 搖曳驪山陰,諸姨爛紅裙。 -- 出自宋·蘇軾·云龍山觀燒得云字
- 永懷茶山下,攜妓修春貢。 -- 出自宋·蘇軾·次韻李公擇梅花
- 我家衡山公,清而畏人知。 -- 出自宋·蘇軾·送王竦朝散赴闕
- 開門千山白,俯仰同一照。 -- 出自宋·蘇軾·夢雪
- 聊使此山人,永記二老游。 -- 出自宋·蘇軾·辯才老師退居龍井,不復出入。余往見之。嘗
- 會見四山朝鶴駕,更看三李跨鯨魚。 -- 出自宋·蘇軾·次韻韶俯李通直二首
- 此生太山重,忽作鴻毛遺。 -- 出自宋·蘇軾·和陶詠三良
- 不是溪山成獨往,何人解作掛猿枝。 -- 出自宋·蘇軾·書李世南所畫秋景二首
- 殘雪照山光耿耿,輕冰籠水暗溶溶。 -- 出自宋·蘇軾·溪堂留題
- 今日何山是勝游,亂峰縈轉繞滄洲。 -- 出自宋·蘇軾·游何山
- 宰樹連山谷,祠堂照路隅。 -- 出自宋·蘇軾·思成堂
- 何人刻山石,使我空涕淚。 -- 出自宋·蘇軾·張飛傳?
- 笠重吳山雪,鞋香楚地花。 -- 出自宋·蘇軾·僧
- 強致南山樹,來經渭水灘。 -- 出自宋·蘇軾·檜
- 朝見吳山橫,暮見吳山縱。 -- 出自宋·蘇軾·法惠寺橫翠閣
- 竹閣海山兜率兩茫然,古寺無人竹滿軒。 -- 出自宋·蘇軾·孤山二詠(并引)
- 但向空山石壁下,愛此有聲無用之清流。 -- 出自宋·蘇軾·東陽水樂亭(為東陽令王都官概作。)
- 游九仙山,聞里中兒歌《陌上花》。 -- 出自宋·蘇軾·陌上花三首(并引)
- 不獨飯山嘲我瘦,也應糠核怪君肥。 -- 出自宋·蘇軾·次韻沈長官三首
- 余游廬山,南北得十五六。 -- 出自宋·蘇軾·廬山二勝(并敘)
- 予過廬山下,云物騰涌,默有禱焉。 -- 出自宋·蘇軾·過廬山下(并引)
- 去年中山府,老病亦宵興。 -- 出自宋·蘇軾·上元夜(惠州作)
- 會與江山成故事,不妨詩酒樂新年。 -- 出自宋·蘇軾·吳子野絕粒不睡過作詩戲之芝上人陸道士皆和
- 悠悠含山日,炯炯留清輝。 -- 出自宋·蘇軾·和陶王撫軍座送客再送張中。
- 爭似姑山尋綽約,四時常見雪肌膚。 -- 出自宋·蘇軾·憶黃州梅花五絕
- 我徂東山,慆慆不歸。 -- 出自先秦·詩經·東山
- 陟彼南山,言采其蕨;未見君子,憂心惙惙[3]。 -- 出自先秦·詩經·草蟲
- 陟彼南山,言采其薇;未見君子,我心傷悲。 -- 出自先秦·詩經·草蟲
- 陟彼北山,言采其杞。 -- 出自先秦·詩經·杕杜
- 帝省其山,柞棫斯拔,松柏斯兌。 -- 出自先秦·詩經·皇矣
- 莫高匪山,莫浚匪泉。 -- 出自先秦·詩經·小弁
- 信彼南山,維禹甸之。 -- 出自先秦·詩經·信南山
- 節彼南山,維石巖巖。 -- 出自先秦·詩經·節南山
- 節彼南山,有實其猗。 -- 出自先秦·詩經·節南山
- 奕奕梁山,維禹甸之,有倬其道。 -- 出自先秦·詩經·韓奕
- 陟彼景山,松伯丸丸。 -- 出自先秦·詩經·殷武
- 王命仲山甫,式是百辟,纘戎祖考,王躬是保。 -- 出自先秦·詩經·烝民
- 王命仲山甫,城彼東方。 -- 出自先秦·詩經·烝民
- 陟其高山。 -- 出自先秦·詩經·般
- 天作高山,大王荒之。 -- 出自先秦·詩經·天作
- 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 -- 出自·毛澤東·沁園春·長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