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在第3個字的詩句
山在第三個字的詩句
- 靈峰山上寶陀寺,白發東坡又到來。 -- 出自宋·蘇軾·題靈峰寺壁
- 共看山下稻,涼葉晚翻翻。 -- 出自宋·蘇軾·是日自磻溪將往陽平憩于麻田青峰寺之下院翠
- 慣見山僧已厭聽,多情海月空留照。 -- 出自宋·蘇軾·東陽水樂亭(為東陽令王都官概作。)
- 陌上山花無數開,路人爭看翠駢來。 -- 出自宋·蘇軾·陌上花三首(并引)
- 聞道山中食無肉,玉池清水自生肥。 -- 出自宋·蘇軾·次韻沈長官三首
- 常山山神信英烈,捴駕雷公訶電母。 -- 出自宋·蘇軾·次韻章傳道喜雨(禱常山而得。)
- 豈料山中有遺寶,磊落如aa17萬車炭。 -- 出自宋·蘇軾·石炭(并引)
- )南山昨夜雨,西溪不可渡。 -- 出自宋·蘇軾·五禽言(并敘)
- 川平山開林麓斷,小橋野店依山前。 -- 出自宋·蘇軾·書王定國所藏煙江疊嶂圖(王晉卿畫)
- 羅浮山有野人,相傳葛稚川之隸也。 -- 出自宋·蘇軾·寄鄧道士(并引)
- 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 -- 出自宋·蘇軾·食荔支二首(并引)
- 剩買山田添鶴口,廟堂新拜富民侯。 -- 出自宋·蘇軾·王子直去歲送子由北歸往反百舍今又相逢贛上
- 邾城山下梅花樹,臘月江風好在無? -- 出自宋·蘇軾·憶黃州梅花五絕
- 錫之山川,土田附庸。 -- 出自先秦·詩經·閟宮
- 如南山之壽,不騫不崩。 -- 出自先秦·詩經·天保
- 維仲山甫,柔亦不茹,剛亦不吐。 -- 出自先秦·詩經·烝民
- 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 -- 出自·毛澤東·沁園春·長沙
- 六盤山上高峰,紅旗漫卷西風。 -- 出自·毛澤東·清平樂·六盤山
- 九嶷山上白云飛,帝子乘風下翠微。 -- 出自·毛澤東·七律·答友人
- 山下山下,風展紅旗如畫。 -- 出自·毛澤東·如夢令·元旦
- 五云山上五云飛,遠接群峰近拂堤。 -- 出自·毛澤東·七絕·五云山
- 白云山頭云欲立,白云山下呼聲急,枯木朽株齊努力。 -- 出自·毛澤東·漁家傲·反第二次大“圍剿”
- 水晶山枕象牙床。 -- 出自宋·李清照·失調名
- 水光山色與人親,說不勁無窮好。 -- 出自宋·李清照·怨王孫·湖上風來波浩渺
- 水光山色與人親,說不盡、無窮好。 -- 出自宋·李清照·怨王孫/憶王孫
- 千家山郭靜朝暉,一日江樓坐翠微。 -- 出自唐·杜甫·秋興八首
- 金華山北涪水西,仲冬風日始凄凄。 -- 出自唐·杜甫·野望
- 雨時山不改,晴罷峽如新。 -- 出自唐·杜甫·雨晴
- 云白山青萬馀里,愁看直北是長安。 -- 出自唐·杜甫·小寒食舟中作
- 我行山川異,忽在天一方。 -- 出自唐·杜甫·成都府
- 秦州山北寺,勝跡隗囂宮。 -- 出自唐·杜甫·秦州雜詩二十首
- 苔蘚山門古,丹青野殿空。 -- 出自唐·杜甫·秦州雜詩二十首
- 前村山路險,歸醉每無愁。 -- 出自唐·杜甫·題張氏隱居二首
- 澶漫山東一百州,削成如桉抱青丘。 -- 出自唐·杜甫·承聞河北諸節度入朝歡喜口號絕句十二首
- 貌得山僧及童子。 -- 出自唐·杜甫·奉先劉少府新畫山水障歌
- 兩邊山木合,終日子規啼。 -- 出自唐·杜甫·子規
- 大旱山岳燋,密云復無雨。 -- 出自唐·杜甫·雷
- 鐘鼎山林各天性,濁醪粗飯任吾年。 -- 出自唐·杜甫·清明二首
- 倘憶山陽會,悲歌在一聽。 -- 出自唐·杜甫·贈翰林張四學士
- 豈伊山川間,回首盜賊繁。 -- 出自唐·杜甫·閬州東樓筵,奉送十一舅往青城縣,得昏字
- 麝香山一半,亭午未全分。 -- 出自唐·杜甫·晨雨
- 妻子山中哭向天,須公櫪上追風驃。 -- 出自唐·杜甫·徒步歸行
- 遂有山陽作,多慚鮑叔知。 -- 出自唐·杜甫·過故斛斯校書莊二首
- 不識山陰道,聽雞更憶君。 -- 出自唐·杜甫·舟中夜雪,有懷盧十四侍御弟
- 華夷山不斷,吳蜀水相通。 -- 出自唐·杜甫·嚴公廳宴,同詠蜀道畫圖,得空字
- 蘭若山高處,煙霞嶂幾重。 -- 出自唐·杜甫·謁真諦寺禪師
- 空醉山翁酒,遙憐似葛強。 -- 出自唐·杜甫·送田四弟將軍將夔州柏中丞命,起居江陵節度
- 巢許山林志,夔龍廊廟珍。 -- 出自唐·杜甫·奉贈蕭二十使君
- 明白山濤鑒,嫌疑陸賈裝。 -- 出自唐·杜甫·送魏二十四司直充嶺南掌選崔郎中判官兼寄韋
- 神傷山行深,愁破崖寺古。 -- 出自唐·杜甫·法鏡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