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在第2個字的詩句
山在第二個字的詩句
- 南山有桑,北山有楊。 -- 出自先秦·詩經(jīng)·南山有臺
- 南山有杞,北山有李。 -- 出自先秦·詩經(jīng)·南山有臺
- 南山有栲,北山有杻。 -- 出自先秦·詩經(jīng)·南山有臺
- 南山有枸,北山有楰。 -- 出自先秦·詩經(jīng)·南山有臺
- 仲山甫之德,柔嘉維則。 -- 出自先秦·詩經(jīng)·烝民
- 仲山甫出祖。 -- 出自先秦·詩經(jīng)·烝民
- 仲山甫徂齊,式遄其歸。 -- 出自先秦·詩經(jīng)·烝民
- 仲山甫永懷,以慰其心。 -- 出自先秦·詩經(jīng)·烝民
- 嶞山喬岳,允猶翕河。 -- 出自先秦·詩經(jīng)·般
- 高山仰止,景行行之,四牡騑騑,六轡如琴。 -- 出自先秦·詩經(jīng)·車舝
-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shù)英雄競折腰。 -- 出自·毛澤東·沁園春·雪
- 一山飛峙大江邊,躍上蔥蘢四百旋。 -- 出自·毛澤東·七律·登廬山
- 關山蹇驥足,飛飆拂靈帳,我懷郁如楚,放歌依列嶂。 -- 出自·毛澤東·五古·挽易昌陶
- 人山紛贊陣容闊,鐵馬從容殺敵回。 -- 出自·毛澤東·七絕·觀潮
- 江山如畫,古代曾云海綠。 -- 出自·毛澤東·念奴嬌·井岡山
- 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林彪尚有村。 -- 出自·毛澤東·七言詩·戲改杜甫詠懷古跡其三
- 翻山渡水之名郡,(毛澤東)竹杖草履謁學尊。 -- 出自·毛澤東·七絕·贈劉翰林聯(lián)句
- 亂山平野煙光薄。 -- 出自宋·李清照·憶秦娥·臨高閣
- 東山高蹈,雖卿相、不足為榮。 -- 出自宋·李清照·新荷葉
- 西山白雪三奇戍,南浦清江萬里橋。 -- 出自唐·杜甫·野望
- 云山兼五嶺,風壤帶三苗。 -- 出自唐·杜甫·野望
- 秦山忽破碎,涇渭不可求。 -- 出自唐·杜甫·同諸公登慈恩寺塔
- 故山迷白閣,秋水隱黃陂。 -- 出自唐·杜甫·偶題
- 四山多風溪水急,寒雨颯颯枯樹濕。 -- 出自唐·杜甫·乾元中寓居同谷縣作歌七首
- 楚山經(jīng)月火,大旱則斯舉。 -- 出自唐·杜甫·火
- 雪山斥候無兵馬,錦里逢迎有主人。 -- 出自唐·杜甫·將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嚴鄭公五首
- 江山如有待,花柳更無私。 -- 出自唐·杜甫·后游
- 嶧山之碑野火焚,棗木傳刻肥失真。 -- 出自唐·杜甫·李潮八分小篆歌
- 巫山猶錦樹,南國且黃鸝。 -- 出自唐·杜甫·復愁十二首
- 春山無伴獨相求,伐木丁丁山更幽。 -- 出自唐·杜甫·題張氏隱居二首
- 祿山作逆降天誅,更有思明亦已無。 -- 出自唐·杜甫·承聞河北諸節(jié)度入朝歡喜口號絕句十二首
- 蒼山入百里,崖斷如杵臼。 -- 出自唐·杜甫·九成宮
- 商山議得失,蜀主脫嫌猜。 -- 出自唐·杜甫·昔游
- 深山大澤龍蛇遠,春寒野陰風景暮。 -- 出自唐·杜甫·送孔巢父謝病歸游江東,兼呈李白
- 云山已發(fā)興,玉佩仍當歌。 -- 出自唐·杜甫·陪李北海宴歷下亭
- 驪山絕望幸,花萼罷登臨。 -- 出自唐·杜甫·驪山
- 秦山當警蹕,漢苑入旌旄。 -- 出自唐·杜甫·喜聞官軍已臨賊境二十韻
- 東山高頂羅珍羞,下顧城郭銷我憂。 -- 出自唐·杜甫·陪王侍御同登東山最高頂,宴姚通泉,晚攜酒
- 遠山朝白帝,深水謁彝陵。 -- 出自唐·杜甫·寄劉峽州伯華使君四十韻
- 青山自一川,城郭洗憂戚。 -- 出自唐·杜甫·鄭典設自施州歸
- 巫山秋夜螢火飛,簾疏巧入坐人衣。 -- 出自唐·杜甫·見螢火
- 江山有巴蜀,棟宇自齊梁。 -- 出自唐·杜甫·上兜率寺
- 漫山賊營壘,回首得無憂。 -- 出自唐·杜甫·西山三首(即岷山,捍阻羌夷,全蜀巨障)
- 祿山北筑雄武城,舊防敗走歸其營。 -- 出自唐·杜甫·漁陽
- 青山萬里靜散地,白雨一洗空垂蘿。 -- 出自唐·杜甫·寄柏學士林居
- 商山猶入楚,源水不離秦。 -- 出自唐·杜甫·寄張十二山人彪三十韻
- 巫山冬可怪,昨夜有奔雷。 -- 出自唐·杜甫·朝二首
- 故山多藥物,勝概憶桃源。 -- 出自唐·杜甫·奉留贈集賢院崔于二學士
- 碧山晴又濕,白水雨偏多。 -- 出自唐·杜甫·白水明府舅宅喜雨,得過字
- 江山且相見,戎馬未安居。 -- 出自唐·杜甫·逢唐興劉主簿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