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在第2個字的詩句
山在第二個字的詩句
- 青山復淥水,想入富春西。 -- 出自唐·李頻·送張郎中赴睦州
- 家山一夜夢,便是昔年游。 -- 出自唐·李頻·自黔中東歸旅次淮上
- 江山非久適,命數(shù)未終奇。 -- 出自唐·李頻·送于生入蜀
- 家山近石頭,遂意恣東游。 -- 出自唐·李頻·送許渾侍御赴潤州
- 巴山雪水下,楚澤火云生。 -- 出自唐·李頻·南游過湘漢即事寄友人
- 江山通蜀國,日月近神州。 -- 出自唐·李頻·送鳳翔范書記
- 亂山無陸路,行客在孤舟。 -- 出自唐·李頻·八月上峽(一作八月峽口作)
- 黃山當吾前,晴雨皆悅目。 -- 出自當代·董必武·坐觀瀑樓中對雨
- 空山寂歷道心生,虛谷迢遙野鳥聲。 -- 出自唐·張說·灉湖山寺
- 云山相出沒,天地互浮沉。 -- 出自唐·張說·入海二首
- 江山疲應接,風日復晴開。 -- 出自唐·張說·岳州別梁六入朝
- 眾山既圍繞,長川復回臨。 -- 出自唐·張說·襄州景空寺題融上人蘭若
- 空山結(jié)云閣,綺靡隨風回。 -- 出自唐·張說·一柱觀
- 寒山上半空,臨眺盡寰中。 -- 出自唐·張說·奉和圣制登驪山矚眺應制
- 東山懷臥理,南省悵悲翁。 -- 出自唐·張說·送崔二長史日知赴潞州
- 關山由義近,戎馬為恩輕。 -- 出自唐·張說·奉和圣制送王晙巡邊應制
- 巫山云雨峽,湘水洞庭波。 -- 出自唐·張說·荊州亭入朝
- 兩山勢爭雄,峰巘相顧眄。 -- 出自唐·張說·岳陽石門墨山二山相連,有禪堂觀天下絕境
- 千山紛滿目,百川豁對面。 -- 出自唐·張說·岳陽石門墨山二山相連,有禪堂觀天下絕境
- 秋山復秋山,秋雨連山殷。 -- 出自清·顧炎武·秋山
- 秋山復秋水,秋花紅未已。 -- 出自清·顧炎武·秋山
- 焚山急賢出,拔草惡奸生。 -- 出自宋·王令·何處難忘酒十首
- 舊山風老狂云根,重湖凍脫秋波骨。 -- 出自宋·王令·呂氏假山
- 西山避之逃,東山開為門。 -- 出自宋·王令·金山
- 群山西南來,垂天下帷幨。 -- 出自宋·王令·過揚子江
- 虢山之遠數(shù)千里,虢石之重難將持。 -- 出自宋·王令·寒林石屏
- 春山曬日開百花,紅紫亂眼生交加。 -- 出自宋·王令·望招隱山花回游江山思崔伯易因寄朱元弼
- 金山寺近塵埃絕,鐵甕城深氣象雄。 -- 出自宋·王令·憶潤州葛使君
- 北山扶杖終歸去,寄語巖猿莫曉驚。 -- 出自宋·王令·病中
- 江山不與人相語,似待忘言野客來。 -- 出自宋·王令·登甘露寺閣
- 南山衣雪變?nèi)河瘢e以賣世售幾何。 -- 出自宋·王令·南山雪
- 南山之田兮,誰為而蕪。 -- 出自宋·王令·南山之田贈王介甫
- 南山之人兮,誰教墮且。 -- 出自宋·王令·南山之田贈王介甫
- 豁山靄之披袪,赫曉日之曈曨。 -- 出自宋·王令·桃源行送張頡仲舉歸武陵
- 吳山山雖高,滿路紅棘林。 -- 出自宋·王令·別黃端微
- 言山多在遠,雖近尚莫攀。 -- 出自宋·王令·病起聞說貪山頗有泉石遠不能游
- 亂山影落碧波寒,漁翁醉臥愁不醒。 -- 出自宋·王令·長江萬頃明如鏡
- 青山欲去誰堪語,薄俗相期不到心。 -- 出自宋·王令·到潤望竹林寺憶朱昌叔
- 青山有意退弗忍,白發(fā)不逢歸未遲。 -- 出自宋·王令·臨別瓜州
- 江山本不為英雄,英雄自負江山死。 -- 出自宋·王令·南徐懷古
- 吾山井泉廢不汲,一泓不知深幾何。 -- 出自宋·王令·松江曲
- 此山古所瞻,形勢高四隅。 -- 出自宋·王令·同孫祖仁王平甫游蔣山作
- 黃山聞好眼未識,夢想欲到迷無由。 -- 出自宋·王令·寄題宣州太平縣眾樂亭為孫莘老作
- 青山何巖巖,江流自渾渾。 -- 出自宋·王令·飲客
- 傾山竭河論曲水,都投大海為酒池。 -- 出自宋·王令·晝睡
- 摭山果以侑酒,登溪魚而供羞。 -- 出自宋·王令·效醉翁吟
- 舒山虢水固險異,疑有神手藏幽冥。 -- 出自宋·王令·寒林石
- 依山知有寺,過水恨無船。 -- 出自宋·翁卷·初晴道中
- 故山滄海角,遙念在春華。 -- 出自宋·翁卷·夢回
- 南山有佳致,白云多往還。 -- 出自宋·翁卷·題林遂之真意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