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在第2個字的詩句
山在第二個字的詩句
- 長山繞井邑,登望宜新晴。 -- 出自唐·元結·登白云亭
- 小山為郡城,隨水能縈紆。 -- 出自唐·元結·題孟中丞茅閣
- 長山勢回合,井邑相縈帶。 -- 出自唐·元結·游石溪示學者
- 云山與水木,似不憎吾漫。 -- 出自唐·元結·漫酬賈沔州
- 樊山當其南,此中為大回。 -- 出自唐·元結·漫歌八曲·大回中
- 關山藹已失,臉淚迸難收。 -- 出自唐·李益·宿馮翊夜雨贈主人
- 青山出塞斷,代地入云平。 -- 出自唐·李益·送遼陽使還軍
- 陰山臨古道,古廟閉山碧。 -- 出自唐·李益·華山南廟
- 龍山不可望,千里一裴回。 -- 出自唐·李益·立春日寧州行營因賦朔風吹飛雪
- 胡山通嗢落,漢節繞渾邪。 -- 出自唐·李益·送客歸振武
- 西山鸞鶴顧,矯矯煙霧翮。 -- 出自唐·李益·置酒行
- 巴山開國遠,劍道入天微。 -- 出自唐·張喬·送友人游蜀
- 深山逢古跡,遠道見新年。 -- 出自唐·張喬·沿漢東歸
- 仰山因久住,天下仰山名。 -- 出自唐·張喬·贈仰大師
- 匡山許同社,愿卜掛帆期。 -- 出自唐·張喬·東湖贈僧子蘭
- 空山卜隱初,生計亦無余。 -- 出自唐·張喬·題友人草堂
- 看山懷古翻惆悵,未勝遙傳不到時。 -- 出自唐·張喬·春日有懷
- 青山猶有路,明月已無人。 -- 出自唐·張喬·經隱巖舊居(一作懷舊游)
- 秋山清若水,吟客靜于僧。 -- 出自唐·張喬·題鄭侍御藍田別業
- 江山非舊主,云雨是前身。 -- 出自唐·崔涂·巫山廟
- 行山行采薇,閑翦蕙為衣。 -- 出自唐·崔涂·樵者
- 蒼山遙遙江潾潾,路傍老盡沒閑人。 -- 出自唐·崔涂·湘中弦
- 故山望斷不知處,鶗鴂隔花時一聲。 -- 出自唐·崔涂·湘中弦
- 春山胡為兮塞路,使我歸夢兮撩亂。 -- 出自唐·僧皎然·雜曲歌辭·古別離
- 鑿山開秘殿,隱霧閉仙宮。 -- 出自唐·皇甫冉·華清宮
- 萬山飛雨一川來,巴客歸船傍洲去。 -- 出自唐·皇甫冉·雜言月洲歌送趙冽還襄陽
- 華山秦塞長相憶,無使音塵頓寂寥。 -- 出自唐·皇甫冉·玄元觀送李源李風還奉先華陰
- 故山聞獨往,樵路憶相從。 -- 出自唐·皇甫冉·寄劉方平大谷田家
- 云山隨伴侶,伏臘見鄉親。 -- 出自唐·皇甫冉·寄鄭二侍御歸新鄭無礙寺所居
- 江山欲霜雪,吳楚接風煙。 -- 出自唐·皇甫冉·送田濟之揚州赴選
- 登山自補屐,訪友不赍糧。 -- 出自唐·皇甫冉·又送陸潛夫茅山尋友
- 向山獨有一人行,近洞應逢雙鶴迎。 -- 出自唐·皇甫冉·送張道士歸茅山謁李尊師
- 遠山方對枕,細雨莫回舟。 -- 出自唐·皇甫冉·泊丹陽與諸人同舟至馬林溪遇雨
- 高山迥欲登,遠水深難渡。 -- 出自唐·皇甫冉·賦長道一絕送陸邃潛夫
- 青山前,青山后,登高望兩處,兩處今何有。 -- 出自唐·皇甫冉·登山歌
- 空山竟不從,寧肯學湘妃。 -- 出自唐·皇甫冉·贈恭順皇后挽歌
- 遠山期道士,高柳覓先生。 -- 出自唐·皇甫冉·閑居作
- 登山怨迢遞,臨水惜芳菲。 -- 出自唐·皇甫冉·送蔣評事往福州
- 遠山誰辨江南北,長路空隨樹淺深。 -- 出自唐·皇甫冉·臨平道贈同舟人
- 空山寂寂兮潁陽人,旦夕孤云隨一身。 -- 出自唐·皇甫冉·雜言湖山歌送許鳴謙
- 深山秋事早,君去復何如。 -- 出自唐·皇甫冉·送元晟歸潛山所居(一作送王山人歸別業)
- 遠山隨擁傳,芳草引還家。 -- 出自唐·皇甫冉·徐州送丘侍御之越
- 遠山重疊見,芳草淺深生。 -- 出自唐·皇甫冉·酬裴補闕吳寺見尋(一作酬袁補闕中天寺見寄
- 遠山應見繁華事,不語青青對水流。 -- 出自唐·秦韜玉·隋堤
- 黑山霜重弓添硬,青冢沙平月更高。 -- 出自唐·秦韜玉·塞下
- 岐山取得嬌鳳雛,管中藏著輕輕語。 -- 出自唐·秦韜玉·吹笙歌
- 歸山深淺去,須盡丘壑笑。 -- 出自唐·裴迪·送崔九
- 南山北垞下,結宇臨欹湖。 -- 出自唐·裴迪·輞川集二十首·北垞
- 江山阻迢遞,時節暗推遷。 -- 出自唐·李頻·長安書情投知己
- 故山彭澤上,歸夢向汾水。 -- 出自唐·李頻·下第后屏居書懷寄張侍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