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在第2個字的詩句
山在第二個字的詩句
- 三山咫尺不歸去,一杯付與羅浮春。 -- 出自宋·蘇軾·寓居合江樓
- 溪山處處皆可廬,最愛靈隱飛來孤。 -- 出自宋·蘇軾·游靈隱寺,得來詩,復用前韻
- 海山蔥曨氣佳哉,二江合處朱樓開。 -- 出自宋·蘇軾·寓居合江樓
- 楚山修竹如云,異材秀出千林表。 -- 出自宋·蘇軾·水龍吟 贈趙晦之吹笛侍兒
- 浮山若鵬蹲,忽展垂天羽。 -- 出自宋·蘇軾·白水山佛跡巖(羅浮之東麓也,在惠州東北二
- 此山吾欲老,慎勿厭求取。 -- 出自宋·蘇軾·白水山佛跡巖(羅浮之東麓也,在惠州東北二
- 依山作陶穴,掩此暴骨橫。 -- 出自宋·蘇軾·次韻定慧欽長老見寄八首
- 故山不可到,飛夢隔五嶺。 -- 出自宋·蘇軾·和陶雜詩十一首
- 亂山橫翠幛,落月淡孤燈。 -- 出自宋·蘇軾·太白山下早行至橫渠鎮書崇壽院壁
- 海山仙人絳羅襦,紅紗中單白玉膚。 -- 出自宋·蘇軾·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支
- 云山得伴松檜老,霜雪自困楂梨粗。 -- 出自宋·蘇軾·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支
- 峽山富奇偉,得一知幾喪。 -- 出自宋·蘇軾·出峽
- 灊山道人獨何事,半夜不眠聽粥鼓。 -- 出自宋·蘇軾·大風留金山兩日
- 空山學仙子,妄意笙簫聲。 -- 出自宋·蘇軾·次韻黃魯直見贈古風二首
- 銀山動地君不看,獨愛清香生雪霧。 -- 出自宋·蘇軾·送劉寺丞赴余姚
- 甘山廬阜郁長望,林隙依稀?一作熹微?漏日光。 -- 出自宋·蘇軾·歇白塔鋪
- 蓬山路遠人難到,霜柏威高道轉孤。 -- 出自宋·蘇軾·贈人
- 銀山動地君不看,獨愛清香生云霧。 -- 出自宋·蘇軾·送劉寺丞赴余姚
- 登山刻石頌功烈,后者無繼前無偶。 -- 出自宋·蘇軾·石鼓
- 春山磔磔鳴春禽,此間不可無我吟。 -- 出自宋·蘇軾·往富陽新城李節推先行三日留風水洞見待
- 徑山雖云遠,行李稍可并。 -- 出自宋·蘇軾·徑山道中次韻答周長官兼贈蘇寺丞
- 青山九鎖不易到,作者七人相對閑。 -- 出自宋·蘇軾·洞霄宮
- 橋山日月迫,府縣煩差抽。 -- 出自宋·蘇軾·和子由聞子瞻將如終南太平宮溪堂讀書
- 兩山控吾前,吞吐久不嘬。 -- 出自宋·蘇軾·十月一日將至渦口五里所遇風留宿
- 青山偃蹇如高人,常時不肯入官府。 -- 出自宋·蘇軾·越州張中舍壽樂堂
- 云山煙水苦難親,野草幽花各自春。 -- 出自宋·蘇軾·單同年求德興俞氏聚遠樓詩三首
- 故山豈不懷,廢宅生蒿穞。 -- 出自宋·蘇軾·罷徐州往南京馬上走筆寄子由五首
- 連山蟠武昌,翠木蔚樊口。 -- 出自宋·蘇軾·游武昌寒溪西山寺
- 江山不違人,遍滿千家窗。 -- 出自宋·蘇軾·送楊孟容
- 畫山何必山中人,田歌自古非知田。 -- 出自宋·蘇軾·王晉卿作煙江疊嶂圖仆賦詩十四韻晉卿和之語
- 太山秋毫兩無窮,鉅細本出相形中。 -- 出自宋·蘇軾·軾在潁州與趙德麟同治西湖未成改揚州三月十
- 北山有云根,寸田自可櫌。 -- 出自宋·蘇軾·九日次定國韻
- 尋山跨坑谷,騰aa37筋骨強。 -- 出自宋·蘇軾·書晁說之考牧圖后
- 楚山澹無塵,贛水清可厲。 -- 出自宋·蘇軾·塵外亭
- 此山出寶以自賊,地脈已斷天應慳。 -- 出自宋·蘇軾·月華寺(寺鄰岑水場施者皆坑戶也,百年間蓋
- 千山動鱗甲,萬谷酣笙鐘。 -- 出自宋·蘇軾·行瓊儋間肩輿坐睡夢中得句云千山動鱗甲萬谷
- 江山養豪俊,禮數困英雄。 -- 出自宋·蘇軾·過巴東縣不泊聞頗有萊公遺跡
- 亂山圍古郡,市易帶群蠻。 -- 出自宋·蘇軾·戎州
- 江山互隱見,出沒為我役。 -- 出自宋·蘇軾·和陶歸園田居六首
- 下山而西行十數里,南入黑水谷,谷中有潭名仙游潭。 -- 出自宋·蘇軾·壬寅二月有詔令郡吏分往屬縣減決囚禁十三日
- 金山樓觀何耽耽,撞鐘擊鼓聞淮南。 -- 出自宋·蘇軾·自金山放船至焦山
- 焦山何有有修竹,采薪汲水僧兩三。 -- 出自宋·蘇軾·自金山放船至焦山
- 焦山長老,中江人也。 -- 出自宋·蘇軾·自金山放船至焦山
- 江山雖有余,亭榭苦難穩。 -- 出自宋·蘇軾·僧清順新作垂云亭
- 溪山勝畫徒能說,來往如梭為底忙。 -- 出自宋·蘇軾·景純見和復次韻贈之二首
- 千山不憚荒店遠,兩腳欲趁飛猱輕。 -- 出自宋·蘇軾·次韻僧潛見贈
- 金山也是不羈人,早歲聞名晚相得。 -- 出自宋·蘇軾·蒜山松林中可卜居余欲僦其地地屬金山故作此
- 蒜山幸有閑田地,招此無家一房客。 -- 出自宋·蘇軾·蒜山松林中可卜居余欲僦其地地屬金山故作此
- (荊山下有卞氏采玉坑,石色如玉,不受镵刻。 -- 出自宋·蘇軾·上巳日與二子迨過游涂山荊山記所見
- ?江山清獻游。 -- 出自宋·蘇軾·用前韻再和霍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