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在第2個(gè)字的詩句
山在第二個(gè)字的詩句
- 姑山半峰雪,瑤水一枝蓮。 -- 出自唐·白居易·玉真張觀主下小女冠阿容
- 登山敢惜駑駘力,望闕難伸螻蟻情。 -- 出自唐·白居易·揀貢橘書情
- 蓬山閑氣味,依約似龍樓。 -- 出自唐·白居易·答蘇庶子
- 湖山上頭別有湖,芰荷香氣占仙都。 -- 出自唐·白居易·游小洞庭
- 南山入舍下,酒甕在床頭。 -- 出自唐·白居易·贈(zèng)吳丹
- 青山舉眼三千里,白發(fā)平頭五十人。 -- 出自唐·白居易·登龍尾道南望憶廬山舊隱
- 家山泉石尋常憶,世路風(fēng)波子細(xì)諳。 -- 出自唐·白居易·除夜寄微之
- 吟山歌水嘲風(fēng)月,便是三年官滿時(shí)。 -- 出自唐·白居易·留題郡齋
- 江山與風(fēng)月,最憶是杭州。 -- 出自唐·白居易·寄題余杭郡樓兼呈裴使君
-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 出自唐·王維·鹿柴
- 隨山將萬轉(zhuǎn),趣途無百里。 -- 出自唐·王維·青溪
- 關(guān)山正飛雪,烽戍斷無煙。 -- 出自唐·王維·隴西行
- 寒山靜秋塞。 -- 出自唐·王維·奉和圣制送不蒙都護(hù)兼鴻臚卿歸安西應(yīng)制
- 還山無主人。 -- 出自唐·王維·過太乙觀賈生房
- 青山橫蒼林,赤日團(tuán)平陸。 -- 出自唐·王維·冬日游覽
- 漁山一名吾山。 -- 出自唐·王維·魚山神女祠歌
- 吾山平兮巨野溢。 -- 出自唐·王維·魚山神女祠歌
- 秋山一何凈。 -- 出自唐·王維·贈(zèng)房盧氏琯
- 秋山斂余照,飛鳥逐前侶。 -- 出自唐·王維·木蘭柴
- 商山原上碧。 -- 出自唐·王維·奉和圣制御春明樓臨右相園亭賦樂賢詩應(yīng)制
- 商山原上碧,浐水林端素。 -- 出自唐·王維·奉和圣制御春明樓臨右相園亭賦樂賢詩應(yīng)制
- 東山有茅屋。 -- 出自唐·王維·送張五歸山
- 青山盡是朱旗繞,碧澗翻從玉殿來。 -- 出自唐·王維·和太常韋主簿五郎溫湯寓目之作
- 前山包鄢郢。 -- 出自唐·王維·林園即事寄舍弟紞
- 上山頭兮抱犢。 -- 出自唐·王維·送友人歸山歌二首
- 忽山西兮夕陽。 -- 出自唐·王維·送友人歸山歌二首
- 魚山之下。 -- 出自唐·王維·迎神
- 廬山我心也。 -- 出自唐·王維·送張舍人佐江州同薛璩十韻
- 青山萬井外,落日五陵西。 -- 出自唐·王維·青龍寺曇璧上人兄院集
- 故山復(fù)云外。 -- 出自唐·王維·別弟縉后登青龍寺望藍(lán)田山
- 商山包楚鄧,積翠藹沉沉。 -- 出自唐·王維·送李太守赴上洛
- 秋山斂馀照,飛鳥逐前侶。 -- 出自唐·王維·輞川集·木蘭柴
- 荊山積[王與][王番]。 -- 出自唐·王維·同廬拾遺過韋(一作章。非)給事東山別業(yè)二
- 忽山西兮夕陽,見東皋兮遠(yuǎn)村。 -- 出自唐·王維·送友人歸山歌二首(離騷題作山中人)
- 南山之瀑水兮,激石滈瀑似雷驚,人相對兮不聞?wù)Z聲。 -- 出自唐·王維·白黿渦(雜言走筆)
- 寒山天仗外,溫谷幔城中。 -- 出自唐·王維·和仆射晉公扈從溫湯(時(shí)為右補(bǔ)闕)
- 擲山移巨石,咒嶺出飛泉。 -- 出自唐·王維·游悟真寺(一作王縉詩)
- 南山俱隱逸,東洛類神仙。 -- 出自唐·王維·哭祖六自虛(時(shí)年十八)
- 龍山萬里無多遠(yuǎn),留待行人二月歸。 -- 出自唐·李商隱·對雪二首
- 藍(lán)山寶肆不可入,玉中仍是青瑯玕.武威將軍使中俠,少年箭道驚楊葉。 -- 出自唐·李商隱·偶成轉(zhuǎn)韻七十二句贈(zèng)四同舍
- 舊山萬仞青霞外,望見扶桑出東海。 -- 出自唐·李商隱·偶成轉(zhuǎn)韻七十二句贈(zèng)四同舍
- 黃山遮舞態(tài),黑水?dāng)喔杪暋? -- 出自唐·李商隱·送千牛李將軍赴闕五十韻
- 三山誠迥視,九州揚(yáng)一塵。 -- 出自唐·李商隱·戊辰會(huì)靜中出貽同志二十韻
- 龜山有慰薦,南真為彌綸。 -- 出自唐·李商隱·戊辰會(huì)靜中出貽同志二十韻
- 青山遍滄海,此樹生何峰。 -- 出自唐·李商隱·李肱所遺畫松詩書兩紙得四十韻
- 淮山桂偃蹇,蜀郡桑重童。 -- 出自唐·李商隱·李肱所遺畫松詩書兩紙得四十韻
- 關(guān)山已搖落,天地共登臨。 -- 出自唐·李商隱·念遠(yuǎn)
- 玉山高與閬風(fēng)齊,玉水清流不貯泥。 -- 出自唐·李商隱·玉山
- 故山歸夢喜,先入讀書堂。 -- 出自唐·李商隱·歸墅
- 看山對酒君思我,聽鼓離城我訪君。 -- 出自唐·李商隱·子初郊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