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在第2個字的詩句
山在第二個字的詩句
- 碧山學士焚銀魚,白馬卻走身巖居。 -- 出自唐·杜甫·柏學士茅屋
- 連山抱西南,石角皆北向。 -- 出自唐·杜甫·劍門
- 陰山驕子汗血馬,長驅(qū)東胡胡走藏。 -- 出自唐·杜甫·憶昔二首
- 巴山遇中使,云自峽城來。 -- 出自唐·杜甫·巴山
- 連山西南斷,俯見千里豁。 -- 出自唐·杜甫·鹿頭山
- 連山蟠其間,溟漲與筆力。 -- 出自唐·杜甫·殿中楊監(jiān)見示張旭草書圖
- 關(guān)山隨地闊,河漢近人流。 -- 出自唐·杜甫·十六夜玩月
- 秋山眼冷魂未歸,仙賞心違淚交墮。 -- 出自唐·杜甫·憶昔行
- 深山催短景,喬木易高風。 -- 出自唐·杜甫·向夕
- 江山路遠羈離日,裘馬誰為感激人。 -- 出自唐·杜甫·重贈鄭钅柬絕句
- 故山歸興盡,回首向風飆。 -- 出自唐·杜甫·官定后戲贈(時免河西尉,為右衛(wèi)率府兵曹)
- 青山意不盡,袞袞上牛頭。 -- 出自唐·杜甫·上牛頭寺(牛頭山在郪縣西南,下有長樂寺)
- 深山窮谷不可處,霹靂魍魎兼狂風。 -- 出自唐·杜甫·君不見,簡蘇徯
- 晉山雖自棄,魏闕尚含情。 -- 出自唐·杜甫·送李卿曄(曄,淮安忠公琇之子,時以罪貶嶺
- 江山少使者,笳鼓凝皇情。 -- 出自唐·杜甫·八哀詩·贈左仆射鄭國公嚴公武
- 關(guān)山同一照,烏鵲自多驚。 -- 出自唐·杜甫·玩月呈漢中王
- 號山無定鹿,落樹有驚蟬。 -- 出自唐·杜甫·夜二首
- 衡山雖小邑,首唱恢大義。 -- 出自唐·杜甫·題衡山縣文宣王廟新學堂,呈陸宰
- 江山城宛轉(zhuǎn),棟宇客裴回。 -- 出自唐·杜甫·上白帝城二首
- 青山澹無姿,白露誰能數(shù)。 -- 出自唐·杜甫·雨二首
- 空山中宵陰,微冷先枕席。 -- 出自唐·杜甫·雨二首
- 巫山小搖落,碧色見松林。 -- 出自唐·杜甫·西閣二首
- 遠山回白首,戰(zhàn)地有黃塵。 -- 出自唐·杜甫·東屯北崦
- 青山各在眼,卻望峽中天。 -- 出自唐·杜甫·峽隘
- 東山氣鴻濛,宮殿居上頭。 -- 出自唐·杜甫·奉同郭給事湯東靈湫作(驪山溫湯之東有龍湫
- 南山豆苗早荒穢,青門瓜地新凍裂。 -- 出自唐·杜甫·投簡成、華兩縣諸子
- 君山可避暑,況足采白蘋。 -- 出自唐·杜甫·寄薛三郎中(據(jù))
- 巫山不見廬山遠,松林蘭若秋風晚。 -- 出自唐·杜甫·大覺高僧蘭若(和尚去冬往湖南)
- 匡山讀書處,頭白好歸來。 -- 出自唐·杜甫·不見(近無李白消息)
- 巴山春色靜,北望轉(zhuǎn)逶迤。 -- 出自唐·杜甫·傷春五首(巴閬僻遠傷春罷始知春前已收宮闕
- 恒山猶突騎,遼海競張旗。 -- 出自唐·杜甫·夔府書懷四十韻
- 云山千萬疊,底處上仙槎。 -- 出自唐·杜甫·舟泛洞庭(一作過洞庭湖)
- 居山一似庚桑楚,種樹真成郭橐駝。 -- 出自宋·辛棄疾·鷓鴣天·自古高人最可嗟
- 青山屋上,流水屋下綠橫溪。 -- 出自宋·辛棄疾·水調(diào)歌頭·十里深窈窕
- 半山佳句,最好是、吹香隔屋。 -- 出自宋·辛棄疾·滿江紅·半山佳句
- 空山晚翠孰華余。 -- 出自宋·辛棄疾·浣溪沙
- 青山恰對小窗橫。 -- 出自宋·辛棄疾·浣溪沙
- 青山卻作捧心顰。 -- 出自宋·辛棄疾·浣溪沙
- 好山千萬重。 -- 出自宋·辛棄疾·菩薩蠻·稼軒日向兒曹說
- 小山生桂枝。 -- 出自宋·辛棄疾·菩薩蠻·無情最是江頭柳
- 青山十里空。 -- 出自宋·辛棄疾·菩薩蠻·游人占卻巖中屋
-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 出自宋·辛棄疾·菩薩蠻 書江西造口壁
- 博山微透暖薰籠。 -- 出自宋·辛棄疾·臨江仙·金谷無煙宮樹綠
- 晚山眉樣翠,秋水鏡般明。 -- 出自宋·辛棄疾·臨江仙·鐘鼎山林都是夢
- 海山問我?guī)讜r歸。 -- 出自宋·辛棄疾·臨江仙·記取年年為壽客
- 青山卻自要安排。 -- 出自宋·辛棄疾·臨江仙·冷雁寒云渠有恨
- 鬼山正抱西江水。 -- 出自宋·辛棄疾·漁家傲·道德文章傳幾世
- 江山一夜,瓊瑤萬頃,此段如何妒得。 -- 出自宋·辛棄疾·永遇樂·怪底寒梅
- 青山不曾乘云去。 -- 出自宋·辛棄疾·玉樓春
- 空山招得海棠魂。 -- 出自宋·辛棄疾·定風波·百紫千紅過了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