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在第14個字的詩句
山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
- 結發結腸無底止,試量恨海與愁山。 -- 出自明·周玉簫·讀測量書
- 無語憑欄珠淚潸,雙眉蹙蹙鎖春山。 -- 出自明·朱讓栩·擬古宮詞一百首
- 誰道屏風無九疊,彩云飛作洞庭山。 -- 出自明·朱曰藩·枕流橋避暑口號
- 倦倚小童呼鹿鹿,戲拋殘果乞山山。 -- 出自明·朱曰藩·涇上西齋書懷寄吳興一庵唐丈
- 風墮一庭鄰寺葉,云開半面隔城山。 -- 出自明·祝允明·閑居秋日
- 一聲隔谷鳴華雉,信手推窗滿眼山。 -- 出自明·祝允明·山窗晝睡
- 登登兩屐江南閣,蒿目西風望子山。 -- 出自明·祝允明·悲秋(二首)
- 愧有金陵無李白,棲霞即是虎丘山。 -- 出自明·祝允明·次韻表弟蔣燁及門生翁敏見贈喜予歸田之作(
- 二十余年抱死關,那來魂夢落青山。 -- 出自明·紫柏大師·禮高峰祖師塔
-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 出自唐·李白·早發白帝城
-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 出自唐·李白·行路難 其一
- 黃云萬里動風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 出自唐·李白·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 酒醒夢斷何所有,落花流水空青山。 -- 出自宋·蘇軾·再用前韻賦
- 未厭冰灘吼新洛,且看松雪媚南山。 -- 出自宋·蘇軾·和王斿二首
- 浮天水送無窮樹,帶雨云埋一半山。 -- 出自宋·辛棄疾·鷓鴣天·唱徹陽關淚未乾
- 浮天水送無窮樹,帶雨云埋一半山。 -- 出自宋·辛棄疾·鷓鴣天 送人
- 琴里知聞唯淥水,茶中故舊是蒙山。 -- 出自唐·白居易·琴茶
- 遙聞獨醉還惆悵,不見金波照玉山。 -- 出自唐·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聞崔大員外翰林獨直對酒玩月因
- 迢遞青門有幾關,柳梢樓角見南山。 -- 出自唐·李商隱·和友人戲贈二首
- 道人慈哀波及遠,溝蕩兩取合土山。 -- 出自宋·王安石·酬王督賢良松泉二詩其一·泉
- 邂逅相隨一日閑,或緣香火共靈山。 -- 出自宋·王安石·和惠思韻二首其一——醴泉觀
- 凝光悠悠寒露墜,此時立在最高山。 -- 出自唐·劉禹錫·八月十五日夜桃源玩月
- 最愛東山晴后雪,軟紅光里涌銀山。 -- 出自宋·楊萬里·雪后晚晴,四山皆青,惟東山全白
-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 出自唐·王昌齡·出塞
-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 出自唐·王昌齡·橫吹曲辭·出塞
-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 出自唐·王之渙·涼州詞
- 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陽樓上對君山。 -- 出自宋·黃庭堅·雨中登岳陽樓望君山二首
- 可惜不當湖水面,銀山堆里看青山。 -- 出自宋·黃庭堅·雨中登岳陽樓望君山二首
- 終南太白皆公有,肯向庭中更作山。 -- 出自宋·蘇轍·次韻發運路昌衡淮南見山堂
- 斜擁千畦鋪淥水,稍分八字放遙山。 -- 出自宋·蘇轍·績溪二詠其二翠眉亭
- 逢人漸覺鄉音異,卻恨鶯聲似故山。 -- 出自唐·司空圖·漫書五首
- 微白一鉤天外月,淡青數點海邊山。 -- 出自宋·白玉蟾·月夕書事
- 曉整輕鞍汶陽北,卻沖微雨看青山。 -- 出自宋·晁補之·赴齊道中
- 人間未覺渾無路,天上還驚更有山。 -- 出自宋·晁補之·廬山
- 秋浪遠侵黃鶴嶺,暮云遙斷碧雞山。 -- 出自唐·許渾·送段覺之西蜀結婚
- 來謁大官兼問政,扁舟卻入九疑山。 -- 出自唐·元結·雜曲歌辭·湋乃曲
- 莫遣只輪歸???,仍留一箭射天山。 -- 出自唐·李益·塞下曲
- 昨夜秋風今夜雨,不知何處入空山。 -- 出自唐·李益·失題(此盧綸詩,題作赴虢州留別故人)
- 只有此中宜曠望,誰令天作海門山。 -- 出自宋·王令·金山
- 楚客莫言山勢險,世人心更險于山。 -- 出自唐·雍陶·峽中行
- 三春白雪歸青冢,萬里黃河繞黑山。 -- 出自唐·柳中庸·征人怨
- 三春白雪歸青冢,萬里黃河繞黑山。 -- 出自唐·柳中庸·征怨
- 窮勝不妨歸險洞,尋春那止看群山。 -- 出自宋·胡銓·游白龍洞
- 白發書生神州淚,盡凄涼、不向牛山滴。 -- 出自宋·劉克莊·賀新郎·湛湛長空黑
- 昨夜秋風入漢關,朔云邊月滿西山。 -- 出自唐·嚴武·軍城早秋
- 語多更覺承恩澤,數對君王憶隴山。 -- 出自唐·花蕊夫人·宮詞(梨園子弟以下四十一首一作王珪詩)
- 江上層樓翠靄間,滿簾春水滿窗山。 -- 出自唐·李群玉·漢陽太白樓
- 萬里云帆何時到,送孤鴻、目斷千山阻。 -- 出自宋·葉夢得·賀新郎·睡起啼鶯語
- 兵后人煙絕稀少,可勝戰骨白如山。 -- 出自宋·汪元量·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四十九
- 獨立衡門秋水闊,寒鴉飛去日銜山。 -- 出自唐·竇鞏·寄南游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