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在第14個字的詩句
山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
- 煩公筆底瀾翻水,洗我胸中磊塊山。 -- 出自宋·喻良能·次韻林明府何主簿唱酬之什
- 憑誰為喚吳道子,一寫畫圖連越山。 -- 出自宋·喻良能·送劉孟冶司令之官四明
- 五季流民去不還,賴君撫有此江山。 -- 出自宋·喻良能·吳越王廟
- 欲飛還住一仙子,似淡如濃雙遠山。 -- 出自宋·喻良能·游西源于白云峰下煙霏霧靄間逢一女子縞裙翠
- 爭似臥龍云際閣,不勞跨海即鰲山。 -- 出自宋·喻良能·蓬萊閣
- 平生飽看江湖景,所恨未游關輔山。 -- 出自宋·喻良能·送終南函谷二圖還司路鈐
- 征鞍初自富沙還,亂葉殷紅點碧山。 -- 出自宋·喻良能·由建寧回三山道中重陽
- 孫枝又作紅蕖客,更愿云礽捧壽山。 -- 出自宋·袁甫·壽張享之祖國統一母夫人
- 未辦輕舟行百里,也須踏腳法華山。 -- 出自宋·袁說友·和康叔探梅韻三首
- 我來官守無時閒,著腳未歷城南山。 -- 出自宋·袁說友·題天衣寺
- 羇懷袞袞三江水,去路迢迢萬里山。 -- 出自宋·袁說友·和魏南伯縣丞韻
- 老矣壯懷空歲月,歸歟活計只溪山。 -- 出自宋·袁說友·和薛公叔留都城韻
- 吾將欲訪三島登九嶷,上蓬萊道山之壁,絕泰華終南之嵋。 -- 出自宋·袁說友·巫山十二峰二十五韻
- 漫游江浙幾千里,今識東南第一山。 -- 出自宋·袁說友·登第一山
- 霧船風纜經多少,老盡行人只此山。 -- 出自宋·袁說友·荊州道中
- 雪催詩后詩催雪,更欲堆鹽滿四山。 -- 出自宋·袁說友·臘雪二首
- 晚業碎玉零珠后,已老蘇州一半山。 -- 出自宋·袁說友·臘雪二首
- 便合橫翔來楚路,未應清夢落閩山。 -- 出自宋·袁說友·慮德華郎中將漕福建
- 籃輿屈曲上中巖,峻壁危峰面面山。 -- 出自宋·袁說友·游中巖
- 寒窗我欲觴眉壽,不是羊羔醉玉山。 -- 出自宋·袁說友·立春日雪
- 杖藜數數款松關,豈為多情酷愛山。 -- 出自宋·袁燮·書先塋二首
- 萬松櫂秀五弟柏,千劫棲賢三學山。 -- 出自宋·袁彥安·三學山
- 欲驗個中真動靜,終朝臨水對廬山。 -- 出自宋·曾極·濂溪
- 北風蕭蕭易水寒,雪花席地經燕山。 -- 出自宋·曾季貍·秦女行
- 無可奈何新白發,不如歸去舊青山。 -- 出自宋·詹中正·退居
- 虬蟠澗底未失水,鶴在籠中且看山。 -- 出自宋·張伯玉·寄睦州蘇長使君
- 錢塘門地家何在,回首臨平隔斷山。 -- 出自宋·張伯玉·蘇小小墓
- 早望云兒施圣澤,何難營履步靈山。 -- 出自宋·張春皓·十龜潭祈雨
- 當時不葬曹橫墓,千古猶存方茂山。 -- 出自宋·張存·句
- 為語齊云好看取,他年我欲訪緱山。 -- 出自宋·張釜·送鶴還齊云
- 鶴馭仙游何處所,軒皇冠劍在橋山。 -- 出自宋·張徽·送龍學和寄王元之郎中
- 乾坤清氣皆歸月,湖海高人半在山。 -- 出自明·張簡·贈徐月道士
- 幾個白頭忘歲月,一生青眼看江山。 -- 出自宋·張景脩·題永慶覽勝亭
- 雪中惜取青青節,不用開林自見山。 -- 出自宋·張景脩·崇教寺筠軒
- 仁在吾心一念間,茍差一念隔千山。 -- 出自宋·張九成·論語絕句一百首
- 今日倚欄聊解帶,欲看煙雨四邊山。 -- 出自宋·張九成·某還故里過括蒼謝景思少卿示及諸公和詩次韻
- 乘興相攜遙躡屐,一樽聊與賦青山。 -- 出自宋·張天翼·同顧狀元玉文登瑞巖
- 我來不問興亡事,傲立薰風看蔣山。 -- 出自宋·張煒·書云萍錄
- 萬木輪囷臥歲寒,一聲啼鳥應空山。 -- 出自宋·張煒·翠微亭
- 大豁□幽徹洞天,分明平地有蓬山。 -- 出自宋·張熙·題碧落洞
- 盡得資川真面目,元知楚國富江山。 -- 出自宋·張孝友·句
- 川巒如舊人事變,但見明月留空山。 -- 出自宋·張峋·玉華山
- 轅門外建嚴中權,何人蛇勢識常山,未數魚麗矜鄭拒。 -- 出自宋·張縯·奉陪安撫大卿登八陳臺覽觀忠武侯諸葛公遺像
- 自是傷秋耿瘦影,不慚彩筆實春山。 -- 出自宋·張玉孃·香閨十詠·青鶯鏡
- 月樹爭枝影共寒,楂楂飛過屋頭山。 -- 出自宋·張蘊·鳳鶴鵲三題與江社同賦
- 風泉盈耳鬢斑斑,林下幽窗對萬山。 -- 出自宋·張載·題北村六首
- 出異歸同禹與顏,未分黃閣與青山。 -- 出自宋·張載·送蘇修撰赴闕四首
- 上下乾坤大千界,東西陸海兩三山。 -- 出自宋·張鎮初·游鼓山
- 仙境際云霓,名藩獨會稽,蓬萊住山小,星宿落簷低。 -- 出自宋·張宗益·送程給事知越州
- 一從騎馬逐鈴鑾,過了千山又萬山。 -- 出自宋·章妙懿·送水云歸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