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在第13個字的詩句
山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
- 東澗水流西澗水,南山云起北山云。 -- 出自唐·白居易·寄韜光禪師
- 共道使臣非俗吏,南山莫動北山文。 -- 出自唐·白居易·和錢員外青龍寺上方望舊山
- 運(yùn)去不逢青海馬,力窮難拔蜀山蛇。 -- 出自唐·李商隱·詠史
- 聞道梅花坼曉風(fēng),雪堆遍滿四山中。 -- 出自宋·陸游·梅花
- 聞道梅花坼曉風(fēng),雪堆遍滿四山中。 -- 出自宋·陸游·梅花絕句
- 東指羲和能走馬,海塵新生石山下。 -- 出自唐·李賀·天上謠
- 津頭送別唱流水,酒客背寒南山死。 -- 出自唐·李賀·二月
- 君詩愛我亦古意,秀眉昔比南山栲。 -- 出自宋·王安石·酬王督賢良松泉二詩其一·松
- 寶勢旁連大江起,尊形獨(dú)受眾山朝。 -- 出自宋·王安石·北山三詠其一——寶公塔
- 山桃紅花滿上頭,蜀江春水拍山流。 -- 出自唐·劉禹錫·竹枝詞
- 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樹小山詞。 -- 出自唐·劉禹錫·楊柳枝
- 八月濤聲吼地來,頭高數(shù)丈觸山回。 -- 出自唐·劉禹錫·雜曲歌辭·浪淘沙
-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 出自唐·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 四邊伐鼓雪海涌,三軍大呼陰山動。 -- 出自唐·岑參·輪臺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
- 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 出自宋·歐陽修·踏莎行·候館梅殘
- 紅淚文姬洛水春,白頭蘇武天山雪。 -- 出自唐·溫庭筠·雜曲歌辭·達(dá)摩支
- 畫棟朝飛南浦云,珠簾暮卷西山雨。 -- 出自唐·王勃·滕王閣詩
- 正入萬山圈子里,一山放過一山攔。 -- 出自宋·楊萬里·過松源,晨炊漆公店
- 寒雨連江夜入?yún)牵矫魉涂统?span id="3uiwijy" class="hong">山孤。 -- 出自唐·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 寒雨連天夜入?yún)牵矫魉涂统?span id="4lumyis" class="hong">山孤。 -- 出自唐·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二首
- 一上一上又一上,一上直到高山上。 -- 出自明·唐寅·登山
- 時事悠悠吾亦嫩,臥看秋水浸山煙。 -- 出自宋·姜夔·湖上寓居雜詠 其八
- 芳草斷煙南浦路,和別淚,看青山。 -- 出自宋·朱淑真·江城子·斜風(fēng)細(xì)雨作春寒
- 榆柳蕭疏樓閣閑,月明直見嵩山雪。 -- 出自唐·孟郊·洛橋晚望
- 江上月明胡雁過,淮南木落楚山多。 -- 出自唐·劉長卿·江州重別薛六柳八二員外
- 而今西北自反胡,西望千山萬山赤。 -- 出自宋·文天祥·胡笳曲·一拍
- 一去紫臺連朔漠,月出云通雪山白。 -- 出自宋·文天祥·胡笳曲·七拍
- 三年奔走空皮骨,三年笛里關(guān)山月。 -- 出自宋·文天祥·胡笳曲·三拍
- 石梯南下府城闉,松徑東蟠轉(zhuǎn)山谷。 -- 出自宋·蘇轍·游鐘山
- 總有高人愛高潔,踏雪誰肯來山家。 -- 出自元·王冕·梅花
- 低語前歡頻轉(zhuǎn)面,雙眉斂恨春山遠(yuǎn)。 -- 出自唐·馮延巳·鵲踏枝·幾度鳳樓同飲宴
- 今古長如白練飛,一條界破青山色。 -- 出自唐·徐凝·廬山瀑布
- 萬里風(fēng)濤接瀛海,千年豪杰壯山丘。 -- 出自元·元好問·橫波亭為青口帥賦
- 去年上巳洛橋邊,今年寒食廬山曲。 -- 出自唐·宋之問·寒食江州滿塘驛
- 惜別浮橋駐馬時,舉頭試望南山嶺。 -- 出自唐·李頎·少室雪晴送王寧
- 顏?zhàn)酉锷钋嗖荼椋拙龢清谋?span id="k5rouic" class="hong">山多。 -- 出自唐·許渾·聞州中有宴寄崔大夫兼簡邢群評事
- 躑躅花開紅照水,鷓鴣飛繞青山觜。 -- 出自唐·皇甫松·天仙子·晴野鷺鷥飛一只
- 夜靜笙聲兼鶴下,回看惟有故山存。 -- 出自宋·并敘·熙寧壬子八月於洛陽妙覺寺考試舉人及還道出
- 昨者邳徐表奏通,圣朝除吏遍山東。 -- 出自宋·劉克莊·贈防江卒六首 其三
- 胡兒飲馬彰義門,烽火夜照燕山云。 -- 出自明·李夢陽·石將軍戰(zhàn)場歌
- 橫笛聞聲不見人,紅旗直上天山雪。 -- 出自宋·陳羽·從軍行
- 且與少年飲美酒,往來射獵西山頭。 -- 出自·高適適·雜曲歌辭·邯鄲少年行
- 雙鳳云中扶輦下,六鰲海上駕山來。 -- 出自宋·王珪·恭和御制上元觀燈
- 昨日圍棋未終局,多乘白鶴下山來。 -- 出自唐·秦系·期王煉師不至
- 人生難處是安穩(wěn),何為來此驪山中。 -- 出自宋·李廌·驪山歌
- 衰朽自知無所用,量才只合在山林。 -- 出自宋·蔡戡·愛閒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