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在第13個字的詩句
山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
- 霍光鄧禹在臺閣,嚴陵魏野居山林。 -- 出自元·王冕·贈寫照陳肖堂
- 雄文卷盡九江碧,新詩寫出廬山翠。 -- 出自元·王冕·結交行送武之文
- 無人解識棟梁材,冷煙殘雨空山暮。 -- 出自元·王冕·題金禹瑞畫松圖
- 試問玉堂諸學士,幾時清夢到山家? -- 出自元·王冕·素梅 二二
- 買魚沽酒待月明,不知江上青山走。 -- 出自元·王冕·秋山圖
- 于今繡澀混鉛刀,不遇何異荊山玉? -- 出自元·王冕·劍歌行次韻
- 客子淡然忘歲月,王孫徒爾憶山河。 -- 出自元·王冕·題趙松雪關北小景圖
- 書生瀟灑未有家,擬欲結屋青山阿。 -- 出自元·王冕·送歐陽彥珍歸杭
- 枉說健兒身在手,青燈夜雪阻山東。 -- 出自清·龔自珍·遠志
- 身世閑商酒半醺,美人胸有北山文。 -- 出自清·龔自珍·已亥雜詩 270
- 枉說健兒身手在,青燈夜雪阻山東。 -- 出自清·龔自珍·已亥雜詩 298
- 旖旎細風飄水麝,玲瓏殘雪浸山茶。 -- 出自宋·賀鑄·攤破浣溪沙/山花子
- 橫笛臥吹南浦月,杖藜笑度北山云。 -- 出自宋·賀鑄·答王拙見寄:王字閑叟
- 十口無厭太倉粟,四鄰分采故山薇。 -- 出自宋·賀鑄·臨汴亭送客還馬上作
- 過門把酒豁清襟,行將歸隱南山陰。 -- 出自宋·賀鑄·送武庠歸隱終南
- 黃鼠長為太倉耗,白云猶有青山家。 -- 出自宋·賀鑄·書國志陳登事後
- 會待晴天暖風日,杖藜同赴北山期。 -- 出自宋·賀鑄·艤舟秦淮雪中訪侍其瑀
- 早恨揚舲南浦別,俄驚掃地北山空。 -- 出自宋·賀鑄·贈僧彥
- 隱幾敢希南郭久,移文方誚北山空。 -- 出自宋·賀鑄·題海陵寓舍四首之一
- 更好兩三僧院舍,松衣石發斗山幽。 -- 出自宋·林逋·過蕪湖縣
- 莫管金錢好行市,寂寥相對是山家。 -- 出自宋·林逋·山舍小軒有石竹二叢鬨然秀發因成二章
- 金策若回聊為說,慰予終老愛山心。 -- 出自宋·林逋·送僧游天臺
- 石磴背穿林寺近,竹煙橫點海山微。 -- 出自宋·林逋·復賡前韻且以陋居幽勝詫而誘之
- 蒼莽江灣盡入深,數家村塢在山陰。 -- 出自宋·林逋·玉梁峽口懷朱嚴從事之官嶺外兩夕舟次于此
- 低語前歡頻轉面,雙眉斂恨春山遠。 -- 出自唐·馮延巳·蝶戀花·窗外寒雞天欲曙
- 一派遙從玉水分,暗來都灑歷山塵。 -- 出自宋·曾鞏·趵突泉
- 翊戴唐虞旦暮中,忽將符節撫山東。 -- 出自宋·曾鞏·上杜相三首
- 生事有親甘釣筑,客情無力買山湖。 -- 出自宋·曾鞏·上杜相三首
- 流水遠奔雙澗去,平林高擁四山來。 -- 出自宋·曾鞏·送覺祖院明上人
- 信矣輝光爭日月,依然精爽動山川。 -- 出自宋·曾鞏·謁李白墓
- 素識孤生愛茅屋,久將老母求山砠。 -- 出自宋·曾鞏·寄孫之翰
- 已散浮云滄海上,更飛霖雨泰山傍。 -- 出自宋·曾鞏·靜化堂
- 故人曾期此同載,舍櫂直抵云山游。 -- 出自宋·曾鞏·發松門寄介甫
- 先生七言載其側,為地自與丘山平。 -- 出自宋·曾鞏·奉和滁州九詠九首·瑯琊泉石篆
- 磨笄之旁郡城下,酒利商租若山積。 -- 出自宋·曾鞏·邊將
- 風云變態,花草精神;海之波瀾,山之嶙峋;俱似大道,妙契同塵。 -- 出自唐·司空圖·二十四詩品
- 歡似白花飄蕩去,忍能棄擲博山爐。 -- 出自宋·司馬光·柳枝詞十三首
- 莫作林間獨醒客,任從花笑玉山頹。 -- 出自宋·司馬光·送酒與范堯夫
- 分留導從屯林麓,別張醮具登山椒。 -- 出自宋·司馬光·王君貺宣徽垂示嵩山祈雪詩十章合為一篇以酬
- 周王太子名聞久,相傳羽化緱山首。 -- 出自宋·司馬光·王君貺宣徽垂示嵩山祈雪詩十章合為一篇以酬
- 惆悵秦人虛用意,幾年辛苦得山東。 -- 出自宋·司馬光·秦入
- 辯玉當看破石詩,泥沙有實即山輝。 -- 出自宋·張先·酬周開祖示長調見索詩集
- 不獨高明不可謾,仍知不似泰山安。 -- 出自宋·張先·漫天嶺
- 落日未昏聞市散,青天都凈見山孤。 -- 出自宋·張先·吳江
- 嶺外梅殘鬢欲星,孤琴搖拽越山青。 -- 出自明·湯顯祖·漫書答唐觀察四首
- 哀響秋江回雁聲,雨霜紅葉淚山城。 -- 出自明·湯顯祖·平昌得右武家絕決詞示長卿各哽泣不能讀起罷
- 鄧生爾時何許來,罷酒彈燈說山水。 -- 出自明·湯顯祖·夜聽鄧孺孝說山水
- 梅生開書欲長跪,托道留連在山水。 -- 出自明·湯顯祖·吹笙歌送梅禹金(感嘆龍君揚郡丞、沈君典太
- 筆底銀河落九天,何曾憔悴飯山前。 -- 出自元·元好問·論詩三十首
- 古雅難將子美親,精純全失義山真。 -- 出自元·元好問·論詩三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