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在第12個字的詩句
山在第一十二個字的詩句
- 曉來不倦聽衙鼓,云里卷簾山正南。 -- 出自宋·黃庭堅·漫興
- 石盆之中有甘露,青牛駕我山谷路。 -- 出自宋·黃庭堅·書石牛溪旁大石上
- 行行秋興已孤絕,不忍更臨山夕陽。 -- 出自宋·黃庭堅·曹村道中
- 君方跨馬涉遠道,湖外地少山川多。 -- 出自宋·黃庭堅·送焦浚明
- 幽人八座復中臺,想見書堂山杏開。 -- 出自宋·黃庭堅·和子瞻內翰題公擇舅中丞山房
- 沙洲楓岸無來客,草綠花開山鳥鳴。 -- 出自唐·張繼·郢州西樓吟
- 竹郎廟前多古木,夕陽沉沉山更綠。 -- 出自唐·薛濤·題竹郎廟
- 心游幽闕鳥飛處,身在中原山盡邊。 -- 出自宋·蘇轍·奉使契丹二十八首 古北口道中呈同事二首△
- 遠游既為東魯,遷居又愛南山。 -- 出自宋·蘇轍·答文與可以六言詩相示因道濟南事作十首
- 客到惟燒柏子香,晨饑坐待山前粥。 -- 出自宋·蘇轍·游鍾山
- 不待游人盡歸去,恐公未識山中趣。 -- 出自宋·蘇轍·和子瞻金山
- 坐中未醉慎無起,倒戴當使山公如。 -- 出自宋·蘇轍·寒食贈游壓沙諸君
- 人生富貴無不成,都門坐置山林觀。 -- 出自宋·蘇轍·游城西集慶園
- 浮云卷盡流金丸,戲馬臺西山郁蟠。 -- 出自宋·蘇轍·中秋見月寄子瞻
- 山中李生好讀書,出山作郡山前居。 -- 出自宋·蘇轍·江州周寺丞泳夷亭
- 蜀中酴醾生如積,開落春風山寂寂。 -- 出自宋·蘇轍·次韻和人跡酴醾
- 心游幽闕烏飛處,身在中原山盡邊。 -- 出自宋·蘇轍·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四古北口道中呈同事二首
- 心知漸失文武余,蕭然直入山中居。 -- 出自宋·蘇轍·寄題登封揖仙亭
- 上侍玉宸臨九區,烜赫不類山澤癯。 -- 出自宋·蘇轍·寄題登封揖仙亭
- 人言王生好事人,回船不顧山陰約。 -- 出自宋·蘇轍·次遲韻復雪
- 谷中夜行不見月,上下不辨山與谷。 -- 出自宋·蘇轍·次韻子瞻宿南山蟠龍寺
- 袖中短軸才半幅,慘澹百里山川橫。 -- 出自宋·蘇轍·書郭熙橫卷
- 江上桃花流水,天涯芳草青山。 -- 出自宋·吳文英·西江月·江上桃花流水
- 露藻清啼,煙蘿澹碧,先結湖山秋怨。 -- 出自宋·吳文英·齊天樂·曲塵猶沁傷心水
- 青冢麒麟有恨,臥聽簫鼓游山。 -- 出自宋·吳文英·木蘭花慢·步層丘翠莽
- 傷高懷遠,亂云深處,目斷湖山杳。 -- 出自宋·吳文英·青玉案·東風客雁溪邊道
- 二十五、聲聲秋點,夢不認、屏山路窄。 -- 出自宋·吳文英·尾犯·紺海掣微云
- 倩玉兔、別搗秋香,更醉蹋、千山冷翠飛晴雪。 -- 出自宋·吳文英·浪淘沙慢
- 滄波萬頃海南海,翠碧幾重山外山。 -- 出自宋·戴復古·李計使領客游白云景泰
- 有時尋詩出游衍,款段徐行山路遠。 -- 出自宋·戴復古·儒衣陳其姓工于畫牛馬魚一日持六簇為贈以換
- 吾儒能效束皙賦,喜見屋底山云濃。 -- 出自元·王冕·喜雨歌為宋太守賦
- 脫穎忽作霹靂響,龍跳虎躍山靈愁。 -- 出自元·王冕·謝友惠溫生筆
- 千山奇怪總筆底,妙語寫出山骨髓。 -- 出自元·王冕·送元本忠北上
- 去年鼓□游瀟湘,湘南云盡山蒼蒼。 -- 出自元·王冕·船上歌
- 中原北望草木秋,王孫不識山河愁。 -- 出自元·王冕·錢塘紀行
- 巖頭老樹如老龍,隔湖喜見山重重。 -- 出自元·王冕·司馬氏藏唐子華山水扇畫
- 吳歌楚舞不知夜,歸來也學山翁狂。 -- 出自元·王冕·對景吟
- 春風吹船著牛軛,扶藜直上山之脊。 -- 出自元·王冕·蝦蟆山
- 試弓好射銜花鹿,有懷若問山陰竹,中天亦有南飛鵠。 -- 出自元·王冕·結交行送武之文
- 春風吹船著牛軛,扶藜直上山之脊。 -- 出自元·王冕·蝦蟆山
- 觸景感動客邸愁,便欲卜筑山之幽。 -- 出自元·王冕·秋山圖
- 鬃鬣蕭蕭綠云節,噴沫長鳴山岳動。 -- 出自元·王冕·五馬圖
- 忠良不顧社稷搖,圣明忘卻山河重。 -- 出自元·王冕·宣和殿畫驢圖
- 鬛叚蕭蕭綠云茸,噴沫長鳴山岳動。 -- 出自元·王冕·五馬圖
- 春風回首三十年,至今認得山頭月。 -- 出自元·王冕·吹簫出峽圖
- 一聲水調,兩點春愁,先占眉山。 -- 出自宋·賀鑄·步花間/訴衷情
- 何窮人事水東去,如故地形山四來。 -- 出自宋·賀鑄·彭城三詠之三歌風臺詞
- 何以報之明月盤,薰爐波面山漓岏。 -- 出自宋·賀鑄·玉鉤環歌
- 山人執袂與我語,留我饋我山中禽。 -- 出自宋·曾鞏·游麻姑山
- 午夜坐臨滄海日,半天吟泰山云。 -- 出自宋·曾鞏·北渚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