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在第12個字的詩句
山在第一十二個字的詩句
- 待得君王賜鑒湖,錦袍重訪山中客。 -- 出自明·練子寧·玉山謠贈時憲
- 華陽百里一孤鐘,地闊天空山萬重。 -- 出自明·廖孔說·聞鐘
- 遠岫平林斷還續,苔根斜迸山泉綠。 -- 出自明·劉炳·題方壺畫為斯貞侄賦
- 請君莫唱《竹枝》曲,水遠山長其奈何。 -- 出自明·劉溥·蘭竹畫
- 霜華灑紅樹頭葉,白云掩映山重疊。 -- 出自明·劉溥·金文鼎秋林醉歸圖為沙溪陳原錫賦
- 我不識華陽彭煉師,見畫云山想句曲。 -- 出自明·劉崧·題華陽彭玄明所畫秋山圖
- 夕霏掩隱梵王閣,松徑行穿山寺門。 -- 出自明·陸師道·八月十六日同文太史諸公登郊臺觴治平寺竹下
- 連袤雖無百里大,嵲亦有三山崇。 -- 出自明·馬汝驥·邵園行
- 江鄉寥落不可留,便當卜爾山之幽。 -- 出自明·夢觀法師·螺山隱士歌
- 鼓文已裂岐陽石,墓燈空照山陰繭。 -- 出自明·夢觀法師·鐵筆行為王元誠作
- 弟子誰為宋玉招,故人獨有山公在。 -- 出自明·潘翥·讀雪蓬集
- 男兒胸次隘八區,托身何處山巖居。 -- 出自明·蒲庵禪師·遁游方丈歌為劉嗣庭賦
- 人家水檻接山窗,好在江南山水邦。 -- 出自明·錢宰·題趙仲穆秋山圖
- 功成歸來尚黑頭,訪子卻覓山陰舟。 -- 出自明·全思誠·送王元章北游
- 我作《山人歌》,物色其奈山人何。 -- 出自明·邵寶·再作太白山人歌
- 杏花繞屋繁如雪,春雨霏霏山鳥啼。 -- 出自明·申光漢·書事
- 情闌每厭箏笛聒,意放不遣山林遮。 -- 出自明·石珝·有所思
- 城頭白氣勃勃吐,海水湯沸山為壚。 -- 出自明·石珝·苦熱行
- 豐姿皎皎囊中玉,才藝便便山下泉。 -- 出自明·史鑒·送黃景新歸豫章
- 陰厓慘慘生悲風,極目四顧山巃嵸。 -- 出自明·舒頔·過牛伏嶺
- 風塵滿眼何處避,安得向此山中住。 -- 出自明·宋杞·趙彥徵畫
- 唐姬攬涕復陳情,請作《驪山老妓行》。 -- 出自明·孫蕡·驪山老妓行(補唐天寶遺事,戲效白樂天作)
- 佇立頂刻云霧遮,日落未落山之厓。 -- 出自明·孫一元·致道觀看七星檜樹歌
- 拂衣南出指歸路,回首京闕山嵯峨。 -- 出自明·陶安·至正戊子下第南歸與同貢黃章仲珍雷燧景陽同
- 但見青銅凝寒莫煙紫,月黑山深夜飛雨。 -- 出自明·陶凱·長平戈頭歌
- 游戲白玉堂,逍遙黃金牖,椒山青霞亦公友。 -- 出自明·屠隆·劉御史歌
- 云林隱者絕風流,嘗到澗西山寺游。 -- 出自明·完璞琦公·題倪云林小幅山水
- 江東天險天削成,長江為塹山為城。 -- 出自明·王鏊·陳朝舊城
- 余波散漫淵復渟,溪風冷冽山雨青。 -- 出自明·王弼·游豹突泉
- 東風尋源泛瑤棹,云中遠見山人家。 -- 出自·王偁·宿桃溪方翁家贈別
- 閣道逶迤經海岱,天河隱見山昆侖。 -- 出自明·王寵·辛巳書事(四首)
- 抱琴相延坐亭上,一曲雅諧山水音。 -- 出自明·王紱·題畫
- 塵途底事拂衣晚,回首愧負山中云。 -- 出自明·王紱·題青山白云圖
- 酒星不照九泉下,孤鳥自哢山花春。 -- 出自明·王璲·和高季迪將進酒
- 春風綰結雙綠鬟,舞腰解按山薌曲。 -- 出自明·王澤·寄友人
- 繁聲亂指隔屋聽,賀蘭秋高山霧青。 -- 出自明·王稚登·聽查八十彈琵琶
- 墨沈淋漓拾未能,信得畫家山水訣。 -- 出自明·吳寬·沈石田追仿黃大癡長卷為林御史舜舉題
- 勸君入官官復閑,蕭蕭肅肅山水間。 -- 出自明·吳夢旸·辛丑冬曹能始過客孝若齋中因遍游吳興諸山歌
- 求印可,叩機緣,幾回親到東山前。 -- 出自明·香嚴和尚·東山顧命歌
- 小軒睡起日將午,黃葉滿庭山雨來。 -- 出自明·謝五娘·小園即事
- 釣龍臺下水可楫,新寧城東山鹥。 -- 出自明·謝肇淛·送練中丞遺裔歸家(有引)
- 須臾兵急行恐遲,月昏霜滑山險巇。 -- 出自明·徐賁·贈崔孝子
- 明珠羞與魚目混,美玉亦藉山石攻。 -- 出自明·徐賁·次韻王止仲見寄并柬郡諸友
- 莫謾唱《陽關》,愁多湖上山。 -- 出自明·徐賁·送唐處敬赴嘉興
- 白楊夜雨墓門冷,青草暮云山路平。 -- 出自明·徐勃·道場山拜孫太初墓
- 平沙渺渺孤城在,朝暮猶聞山鳥啼。 -- 出自明·徐勃·過弋陽
- 醒原醉白今何在,云外青山山外云。 -- 出自明·徐仙·偶作
- 興闌人散夕陽西,長笑一聲山水綠。 -- 出自明·徐章·題普春上人所藏謝孔昭畫
- 良夜琴尊興不孤,蕭然行色山湖。 -- 出自明·許邦才·于鱗宅送江山人
- 江南光景殊無賴,水如碧玉山如黛。 -- 出自明·薛蕙·江南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