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在第12個字的詩句
山在第一十二個字的詩句
- 朝看東南暮西北,晚霞倏忽山頭歸。 -- 出自宋·袁說友·喜晴即用前韻
- 何年幻此一佛國,兩耳不動山蒼然。 -- 出自宋·袁倚·象耳山
- 圣賢可與知者道,麟鳳豈在山中游。 -- 出自宋·曾澈·九齡行
- 千年殺氣方回薄,草木無春山盡童。 -- 出自宋·曾極·鐘山石
- 草封支徑路欲斷,雨洗野花山更寒。 -- 出自宋·曾季貍·疏山三首
- 船頭觸處浪花生,船尾隨人山影行。 -- 出自宋·曾季貍·苦竹舟行
- 萬壑噴霆霧,千峰出險{左山右戲}。 -- 出自宋·張伯玉·桐廬官滿先寄杭州資政侍郎
- 火星出走穹壤紅,海水欲竭山為童。 -- 出自宋·張經·周玄初禱雨詩
- 偶經{上穴下弘}頭宿,谿山妙入神。 -- 出自宋·張九成·擬古
- 英雄千載欲何為,盡作北邙山下土。 -- 出自明·張紳·高陵篇(并序)
- 有客落魄游京都,形服差類山澤臞。 -- 出自宋·張煒·柯山制墨胡處士求隸字
- 馬革浮尸去,君王太忍人,此山空廟貌,何以勸忠臣。 -- 出自宋·張堯同·嘉禾百詠·胥山
- 雨余石井泉深淺,煙淡虎門山有無。 -- 出自宋·趙東山·題海月巖
- 又不見和靖卜築臨西湖,湖山勝景天下無。 -- 出自宋·趙希融·賦玉巖
- 繡衣俱近云霄路,綺席聊分山水暉。 -- 出自宋·趙彥真·姑蘇臺同年會次袁說友韻
- 上山斸山山丁登,下山嵌山山棱層。 -- 出自宋·鄭起·樵歌三首
- 此山此水長不老,英雄消盡山水留。 -- 出自宋·鄭起·鄂州南樓
- 云門山口云徘徊,居士道與山崔嵬。 -- 出自宋·鄭俠·贈云門居士
- 吾鄉葛氏真好奇,鑿開石井山之湄。 -- 出自宋·鄭瀛·葛井涵秋
- 東山蠟屣壞車輪,小草青知山外春。 -- 出自宋·周燾·詩一首
- 城中主人目如電,爽氣坐納山水清。 -- 出自宋·周麟之·與蘇州守十詩以兵衛森畫戟燕寢凝清香為韻
- 道人采藥青牛還,鐵笛聲穿山鬼哭。 -- 出自宋·周薰·金精山
- 有客訪我城東廬,手持何侯山水圖。 -- 出自明·戴良·袁君庭玉以所藏何思敬山水圖求題為賦長句
- 征鴻一聲起長空,風吹草低山月小。 -- 出自元·居庸疊翠·河間府
- 四面青山青似洗,白云不斷山中起。 -- 出自元·顧瑛·三月廿日陳浩然招游觀音山宴張氏樓徐楚蘭佐
- 坐燒丹忘記春秋,自在溪風山雨。 -- 出自·馮子振·鸚鵡曲 南城贈丹砂道伴
- 一年年月夜花朝,自占取溪山好處。 -- 出自·馮子振·鸚鵡曲 溪山小景
- 關云漠漠關雪堆,北風慘慘山木摧。 -- 出自明·安璲·從軍行
- 閑吟最愛夕陽天,水轉澄鮮山轉媚。 -- 出自明·陳鴻·新秋
- 老翁抱孫不抱甕,剛欲灌花山雨來。 -- 出自明·陳繼儒·余常過一山鄰老而嗜花紅紫映戶弄孫負日使不
- 俗子居山不見山,靜者居廛山在眼。 -- 出自明·道原法師·中山堂為許隱君作
- 我家本在山中住,讀書慣識山中趣。 -- 出自明·樊阜·題山水圖為劉廷信都憲作
- 客醉何勞歌《桂樹》,就中山水自忘情。 -- 出自明·費元祿·金陵詠懷古跡四首 善泉池(一名九曲池,昭
- 身閑漸與仙人似,地靜頻聞山鬼過。 -- 出自明·傅汝舟·圣水山月下
- 共論心事肯相過,斗酒當為山妻謀。 -- 出自明·龔詡·為彥中題畫
- 臨流回首看歸鳥,高樹無風山葉飛。 -- 出自明·龔用卿·題畫
- 翩翩獵騎臨邊城,邊城草深山路平。 -- 出自明·顧夢圭·感事六首
- 神游不到黨家帳,意行屢上山陰舟。 -- 出自明·顧清·十二月十八日大雪登樓作寄進之天錫時諸君方
- 羊羹黿炙豈不美,陸羽獨好山中茶。 -- 出自明·顧清·陪定庵過北野再用前韻
- 烏號空抱鼎湖月,血淚幾與山泉凝。 -- 出自明·顧清·歸途再次韻
- 斜陽忽墮澄波底,白鳥猶明山色里。 -- 出自明·郭武·晚渡白馬湖
- 依舊好風涼月,只多紅袖青山。 -- 出自明·何良俊·二妹婿書來數問南京消息戲書答之
- 聞郎昨夜下巴東,煙樹蒼蒼山萬重。 -- 出自明·胡儼·竹枝詞(四首)
- 下坡喚取槲葉舟,捉橈推山山逆流。 -- 出自明·黃輝·曉發巴東
- 半林曙色生巖牖,山鳥不來山雨來。 -- 出自明·紀青·宿石公澗中
- 耳慣猿驚鶴怨,跡窮紅樹青山。 -- 出自明·黎擴·漁樵耕牧(四首)
- 細看猶有遺恨處,胡不著我山之墅。 -- 出自明·李延興·題畫
- 時清即好謝官歸,全家移向山中祝 -- 出自明·李延興·題畫
- 福源林壑倘見分,卜鄰擬住山之左。 -- 出自明·李延興·福源精舍
- 永樂十七年,予自桂林役房山。 -- 出自明·李禎·至正妓人行(并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