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在第12個字的詩句
山在第一十二個字的詩句
- 湫龍噀水濕髭須,四十九盤山畫符。 -- 出自宋·釋了惠·送李道士歸東湖
- 跳不過處水千里,進得步時山萬重。 -- 出自宋·釋了惠·斷橋
- 臨濟喝處,德山棒頭耳聾;德山檢時,臨濟喝下眼瞎。 -- 出自宋·釋了樸·偈頌三首
- 兒時曾向山前住,老大還歸山上來。 -- 出自宋·釋彌光·偈五首
- 覺來古岸東風急,橫笛一聲山日斜。 -- 出自宋·釋妙倫·牧溪
- 個些兒,佛不知,擬心棲處隔山迷。 -- 出自宋·釋南雅·偈頌七首
- 黃檗山吐霧興云,遍地走南山鱉鼻。 -- 出自宋·釋普濟·偈頌六十五首
- 寒拾不能登妙覺,只為貪著山水幽。 -- 出自宋·釋如珙·送徹上人游臺雁
- 春花正開香滿路,日輪卓午山氣收。 -- 出自宋·釋如珙·送徹上人游臺雁
- 一尺水,一丈波,謝郎船上唱山歌。 -- 出自宋·釋如凈·偈頌三十八首
- 長松閱世傲雪壑,萬牛回首山嶙峋。 -- 出自宋·釋善珍·壽曾大監
- 夭夭矯矯,粼粼皴皴,將謂南山鱉鼻,卻是天臺楖栗。 -- 出自宋·釋紹曇·偈頌一百零二首
- 抬你斧,抬你娘,抬上方丈,洞山寧免無根謗。 -- 出自宋·釋紹曇·偈頌一百零四首
- 誰管古人見延壽不見延壽,山前麥熟與未熟。 -- 出自宋·釋紹曇·偈頌一百一十七首
- 不信試歸撞擊看,風遞落花山意寒。 -- 出自宋·釋紹曇·示寶頭陀之徑山打鐘
- 色塵鎖盡眼頭空,著得須彌山萬重。 -- 出自宋·釋紹曇·無見
- 不知何處得靈根,栽遍牛頭山后前。 -- 出自宋·釋紹曇·緣侍者之浙右
- 昨日有人從天臺來,卻往徑山去。 -- 出自宋·釋師范·偈頌一百四十一首
- 無為焉,無私焉,乾坤一統舊山川。 -- 出自宋·釋師范·偈頌一百四十一首
- 午夜霜凝星斗寒,長空云盡山月落。 -- 出自宋·釋嗣宗·頌古二十六首
- 歸到南巖秋欲晚,山栗正肥山稼滿。 -- 出自宋·釋文珦·送僧
- 寒風蕭蕭吹我衣,迎晨光入山采蕨薇。 -- 出自宋·釋文珦·寒風
- 希聲一一關天聰,天神下假山鬼從。 -- 出自宋·釋文珦·月夜聽琴歌
- 自此江西湖南,便與麼去,吳山蜀水,紛紛紜紜。 -- 出自宋·釋心月·偈頌一百五十首
- 青松宿鶴磵泉流,云意遲遲山意秋。 -- 出自宋·釋行海·聽子善琴
- 石磊磊,猿啾啾,越王霸業秋山頭。 -- 出自宋·釋永頤·越溪吟
- 思量襏襫當年事,道在大雄山上行。 -- 出自宋·釋云岫·病起
- 溶溶曳曳山上云,潺潺湲湲山下水。 -- 出自宋·釋正覺·偈頌二百零五首
- 宿雨洗去山面塵,東君料理山家春。 -- 出自宋·釋正覺·偈頌二百零五首
- 那邊人,何所有,白云斷處青山秀。 -- 出自宋·釋正覺·偈頌二百零五首
- 藏身白云云外家,著腳青山山下路。 -- 出自宋·釋正覺·偈頌二百零五首
- 萬世清規信明白,夜寒吐月山蒼蒼。 -- 出自宋·釋正覺·偈頌二百零五首
- 宗通也洞水逆流,孝滿也曹山顛酒。 -- 出自宋·釋正覺·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 霧變豹而草木光,雷趁蛟而山石裂。 -- 出自宋·釋正覺·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 性汪洋而海有受,氣突兀而山不移。 -- 出自宋·釋正覺·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 把住也洞水逆流,放行也曹山顛酒。 -- 出自宋·釋正覺·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 玉線金鍼世家事,鸞膠鳳弦山水音。 -- 出自宋·釋正覺·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 路沙漠漠水潏潏,夜色冉冉山陰陰。 -- 出自宋·釋正覺·解首座職事書記相招以偈力辭
- 我初浮舟濟九江,幽尋蘭若山蒼龍。 -- 出自宋·釋正覺·資圣庵欲過圓通
- 晨露晞時桑柘,宿云斂處溪山,摩詰畫圖未卷,淵明農事初閒。 -- 出自宋·釋正覺·過王彥與郊居
- 洞水逆流,望云巖而半肯;曹山顛酒,知清稅未全貧。 -- 出自宋·釋正覺·雪竇宗長老茲寫師像以授天童知事壁龕而掛之
- 從芘汪以茶川上,溪水自涵山影清。 -- 出自宋·釋智遇·郁山主贊
- 病眼方開忽送人,落花驚斷山禽語。 -- 出自宋·釋重顯·送僧
- 堪悲堪笑老東山,謾說豆子山前打瓦鼓。 -- 出自宋·釋子益·偈頌七十六首
- 孰云無物贈伊行,喝下鐵圍山倒走。 -- 出自宋·釋宗杲·送了明長老歸長蘆
- 不知當日縱橫夢,曾識水聲山色無。 -- 出自宋·舒坦·題時覺寺在在堂十二首
- 特山吟稿適在案,讀罷不知山月高。 -- 出自宋·舒岳祥·題潘少白詩
- 綿綿兮遠道,萋萋兮芳草,遠山眉兮澹掃。 -- 出自宋·四錫·春洲謠
- 衡岳喬松道途遠,成都古柏山川隔。 -- 出自宋·宋無·西湖酒家壁盡枯木
- 當時若聽履霜語,豈到峨嵋山盡頭。 -- 出自宋·宋孝宗·題張曲江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