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在第12個字的詩句
山在第一十二個字的詩句
- 余花更惜隨春去,溪上游人山下路。 -- 出自宋·戴表元·飛花行贈馬衢州
- 裹琴攜硯速相就,為子歸歸山中來。 -- 出自宋·戴表元·送葉伯幾赴奉化錄
- 林深有路鳥聲真,日高無人山氣靜。 -- 出自宋·戴表元·謝李仲賓墨竹
- 北風吹沙溪倒飛,白日未落山中歸。 -- 出自宋·戴表元·贈越子實
- 老稚為樵壯為獵,朝朝暮暮山中行。 -- 出自宋·戴表元·杖錫虎
- 云從鸚鵡洲前出,月在鳳皇山上明。 -- 出自宋·戴表元·送柯以善自杭游鄂
- 源公作詩可憐生,亦有謖謖山林聲。 -- 出自宋·戴表元·瑞上人求詩
- 泥沙過迥人家少,煙樹幾行山一圍。 -- 出自宋·戴栩·永康道中
- 三峽上游煙水,四川極險關山。 -- 出自宋·鄧深·六言四
- 我從瀟湘煙水長,江湖飫見山色蒼。 -- 出自宋·鄧忠臣·敬次無咎來韻抒寫素懷兼呈文潛天啟伯時仲遠
- 希文健筆鈔韓文,文為首陽山下人。 -- 出自宋·杜衍·遠蒙運使度支以資政范公所寄黃素小字韓文公
- 我粗能詩子能畫,筆力豈不山可移。 -- 出自宋·方回·丹青歌贈王春陽用其神丹歌韻
- 阿承丑女五噫婦,似勝苧蘿山下人。 -- 出自宋·方回·贈相士戚淳祖
- 索茗澆渴上馬去,綠樹含雨山蒼涼。 -- 出自宋·方回·飲天慶觀即席賦吳體
- 得地羽毛愈應好,天年全得山中老。 -- 出自宋·方翥·家有白雞蓄之三年矣馴熟可愛謙之讀書山中一
- 愿將此山比南山,歌詩直紀山之隈。 -- 出自宋·傅烈·浮碇岡
- 行逢山斷水流處,閱城廟枕山之西。 -- 出自宋·甘同叔·題昌山圣姥廟
- 桃花又報東風急,云帶雨來山欲浮。 -- 出自宋·葛紹體·義烏道中二首
- 人間自有行秘書,此翁聊為山澤儒。 -- 出自宋·耿镃·用功成韻賦外舅短項翁
- 昔年陳跡雞窗下,日落鐘鳴山更幽。 -- 出自宋·龔茂良·幽化院
- 蒲節三月不廝見,夢繞錦屏山下走。 -- 出自宋·郭印·送杜安行東上
- 曩為癡兒未識月,夜明喚作山陰雪。 -- 出自宋·郭印·和元守中秋月夜韻
- 兩山相對各無語,江自奔波山自間。 -- 出自宋·何宋英·六和塔
- 鈞天夢斷難回雇,浩然合在山中住。 -- 出自宋·壑大·西湖為陳世崇餞行
- 山中云出雨乾坤,洗過一番山更好。 -- 出自宋·胡宏·朱元晦寄詩劉貢父有風藉溪先生之意詞甚妙而
- 天生風月散人間,人間不止山中好。 -- 出自宋·胡宏·朱元晦寄詩劉貢父有風藉溪先生之意詞甚妙而
- 有進一片嚴隈起,帶興老僧山下歸。 -- 出自宋·胡清·壓云軒
- 大溪章溪溪水清,上寮下寮山路平。 -- 出自宋·黃榦·紹熙庚戍十月偕趙仲宗舜和潘謙之曾魯仲游九
- 世間榮辰不足較,日暮天寒山路長。 -- 出自宋·黃榦·紹熙庚戍十月偕趙仲宗舜和潘謙之曾魯仲游九
- 大呼洪崖折浮丘,飛上昆侖山頂頭。 -- 出自宋·黃庚·醉時歌
- 昂藏自是廓廟具,夭矯亦有山林風。 -- 出自宋·黃庚·侍郎亭
- 與官落得官下隱,愛山不得山中游。 -- 出自宋·黃孝先·留題清渭樓
- 叩門夜訪君家時,扁舟重載山陰雪。 -- 出自宋·晃沖之·東陽山人僻居
- 長安紙價猶未貴,江南江北山皆童。 -- 出自宋·晃沖之·贈僧法一墨
- 我來南經幾山過,馬行似沖山色破。 -- 出自宋·晃沖之·香山示孔處厚
- 多秋收凈利來此,猶得見河山。 -- 出自宋·晃沖之·行泌水上
- 不舍晝夜揚清清,清流回環山奔迎。 -- 出自宋·金履祥·代張起巖和清塘詩
- 此身已到山高處,更聽琴聲山更高。 -- 出自宋·金履祥·上靈洞棲真寺聽琴贈立公
- 孤叢晚秀霜菊凈,脫葉已疏山柿紅。 -- 出自宋·卷剛中·道中雜詩呈子勉寶文有便寄叔海也
- 歸來撫劍星斗近,老去援琴山水深。 -- 出自宋·李處權·歲晚諸君送酒賦長歌以謝之
- 古煙蒼蒼封寒松,流水濺濺山重重。 -- 出自宋·李復·樂章五曲
- 鳴鳳山西五里坂,未渡汧河山漸淺。 -- 出自宋·李復·予往來秦熙汧隴間不啻十數年時聞下里之歌遠
- 曠然閑寂中,奇趣高蹇{左山右產}。 -- 出自宋·李復·讀陶淵明詩
- 推盤急起卻問程,黃昏更望山顛戍。 -- 出自宋·李復·過平泉鋪
- 長空澹澹地莽莽,停云黯淡山凄蒼。 -- 出自宋·李復·出城
- 矯矯赤龍推火軒,來自東南山。 -- 出自宋·李覯·閔雨詩
- 哀哉氓{上山下蟲}{上山下蟲},托身釜鬲惟蒸炊。 -- 出自宋·李覯·閔雨詩
- 內以保家族,外以揚名譽,高山在所仰,今人豈殊古。 -- 出自宋·李覯·名男曰參魯以時喻之
- 修鱗于此亦養德,光怪夜發山川紅。 -- 出自宋·李景遹·躍馬泉
- 田翁敧側醉歸來,山頭明月山前路。 -- 出自宋·李若川·村社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