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在第11個字的詩句
山在第一十一個字的詩句
- 故家吳苑頻回首,新治淮山任曲肱。 -- 出自宋·董嗣杲·和翟建大見寄
- 粥餳風景清明近,錯認廬山種一林。 -- 出自宋·董嗣杲·紅梅花
- 比丘隨處心傳異,刺史游山禮謁稀。 -- 出自宋·董嗣杲·鳥窠
- 赤楓又積灌城頭,如此江山不掩愁。 -- 出自宋·董嗣杲·客寓無眠信口賦秋感
- 拜章壇下桂花清,客子看山眼更醒。 -- 出自宋·董嗣杲·留興國宮懷城中友人
- 晴嵐四掩鳴琴杳,如在稽山道上游。 -- 出自宋·董嗣杲·曲水亭
- 未能耕野安愚分,且樂游山趁壯年。 -- 出自宋·董嗣杲·入廬山感興
- 晝眠不用熏沈水,夢落廬山九疊屏。 -- 出自宋·董嗣杲·瑞香花
- 渺茫天地浮秋水,寂壓溪山截暮虹。 -- 出自宋·董嗣杲·水退小園散步時垂替感賦
- 直看西日歸三竺,平接南山第五橋。 -- 出自宋·董嗣杲·小新堤
- 云林閣上西風起,吹落龍山宰樹悲。 -- 出自宋·董嗣杲·表忠觀
- 才懷故里馀清夢,方說廬山得好詩。 -- 出自宋·董嗣杲·寄廬山道士二首
- 千載在我前,萬載在我后,山中事業非王侯。 -- 出自宋·熊禾·與徐同知
- 千年風致未盡歇,如此溪山有棄民。 -- 出自宋·王夢應·呈李書史四首
- 窗下鏡臺鸞去,空留得、春山跡。 -- 出自宋·徐君寶妻·霜天曉角·雙巒斗碧
- 斜陽葛嶺少人行,一片荒山系廢興。 -- 出自宋·羅志仁·題汪水云詩十首
- 天然蒼翠都消減,無奈滿山金碧堆。 -- 出自宋·羅志仁·題汪水云詩十首
- 上元曾記昔年游,歌曲如山浩莫收。 -- 出自宋·徐瑞·次韻仲退元日
- 看松此崦風吹面,種豆南山月滿鑰。 -- 出自宋·徐瑞·東綠翁既居山中而瑞方葺敞廬瑞用前韻
- 正赤壁風清,舉杯屬客,東山月上,遺世乘流。 -- 出自宋·劉將孫·沁園春·壬戌之秋
- 西來江水知鄉近,北望淮山引與長。 -- 出自宋·陳深·送鄧覺非赴全陵學職
- 孤峰斗絕矗云浮,俯視群山若蟻丘。 -- 出自宋·吳某·天柱峰
- 竹馬兒童傳好語,小住湖山開國。 -- 出自宋·趙汝恂·念奴嬌·金塘瑞溢
- 九葉仙茅方茂,瑞氣靄中山。 -- 出自宋·石麟·水調歌頭·日暖唐宮繡
- 連拳一臂三石,夜半破陰山。 -- 出自宋·程節齋·水調歌/水調
- 不數錦篝烘古篆,沁入屏山沈水。 -- 出自宋·劉景翔·念奴嬌·甚情幻化
- 萬里歸來城頭角,吹徹家山舊處。 -- 出自宋·邵桂子·賀新郎·新雨黃花路
- 協贊擁容心似佛,春在螺山螺浦。 -- 出自宋·邵桂子·百字令/念奴嬌
- 繡閣銀屏,知他可處,一重山盡一重云。 -- 出自宋·李子申·多麗·好人人
- 尋常學道說黃芽,萬水千山覓轉差。 -- 出自唐·呂巖·七言
- 浮名浮利兩何堪,回首歸山味轉甘。 -- 出自唐·呂巖·七言
- 歸去也,波浩渺,路入蓬萊山杳杳。 -- 出自唐·呂巖·題四明金鵝寺壁
- 無訟堂深晴畫永,簾卷鵝山濃翠。 -- 出自宋·趙師律·念奴嬌·鏡天露洗
- 蜀王殿里三更月,不見驪山私語人。 -- 出自唐·王渙·惆悵詩十二首
- 朝看碧溪初騰日,暮對青山淡抹云。 -- 出自宋·陳曄·句
- 欲知亡國恨多少,紅盡亂山無限花。 -- 出自宋·華岳·杜鵑
- 展開風月添詩料,裝點江山歸畫圖。 -- 出自宋·華岳·登樓晚望
- 紫騮回首客思歸,萬里家山蝶夢迷。 -- 出自宋·華岳·矮齋雜詠二十首·問宿
- 云山深處有畫圖,添個云山畫圖侶。 -- 出自宋·華岳·歸釣吟
- 無情霜雪催年少,閒似青山猶白頭。 -- 出自宋·華岳·矮齋雜詠二十首·嘲染鬢者
- 貧居不暇理椽茅,只倩江山圍一遭。 -- 出自宋·華岳·貧居
- 青燈黃妳令人老,流水高山底處彈。 -- 出自宋·張明中·和書壁
- 重臺梔子玉攢花,初夏湖山一供嘉。 -- 出自宋·張埴·初夏湖山
- 死應不恨為馮劍,夏日攸山二十年。 -- 出自宋·張埴·初夏湖山
- 如今尚父何須釣,遇是青山且吟嘯。 -- 出自宋·張埴·尚方崖赴劉次山館見過
- 江南所少非秀才,誰信泰山今不索。 -- 出自宋·張埴·劉元翁索賦雩都孫氏梅軒
- 高風吹斷溪橋笑,幾個廬山昏又曉。 -- 出自宋·張埴·寄題西昌嚴后山三教堂
- 乾坤清氣寧有已,一日蒼山生浪翠。 -- 出自宋·張埴·曾希曾見示近作賦此贈之
- 為公少吐氣白旗,云來此山青供詞。 -- 出自宋·張埴·曾希曾見示近作賦此贈之
- 長吟莫謝寥寥意,飛過南山自看云。 -- 出自宋·張埴·贈神目劉正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