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在第11個字的詩句
山在第一十一個字的詩句
- 清如淮水未為佳,泉迸淮山好煮茶。 -- 出自宋·楊萬里·題盱眙軍玻璃泉
- 夕陽不管西山暗,只照東山八九棱。 -- 出自宋·楊萬里·晚望二首
- 風從海南天外來,怒吹峽山山倒開。 -- 出自宋·楊萬里·峽中得風掛帆
- 青鞋紫陌倦黃埃,送眼靈山一快哉。 -- 出自宋·楊萬里·小箬嶺望見靈山
- 紅香世界清涼國,行了南山卻北山。 -- 出自宋·楊萬里·曉出凈慈送林子方二首
- 紫陽山下紫陽翁,今住閩山第幾峰。 -- 出自宋·楊萬里·曉過新安江,望紫陽山懷朱元晦
- 杏花巖左斸東巖,驅使淮山指顧間。 -- 出自宋·楊萬里·盱眙軍東山飛步亭和大守霍和卿韻
- 道旁雨漱紫浮泥,高底成山下底溪。 -- 出自宋·楊萬里·雨漱紫泥
- 近看點綴八九山,山外遠山三萬里。 -- 出自宋·楊萬里·雨中春山
- 須臾粉淡松復青,至竟遠山描不成。 -- 出自宋·楊萬里·雨中春山
- 一杯一杯復一杯,管他玉山頹不頹,詩名於我何有哉。 -- 出自宋·楊萬里·云龍歌調陸務觀
- 吾州五馬住閩山,分我三山荔子丹。 -- 出自宋·楊萬里·走筆謝吉守趙判院分餉三山生荔子
- 倦游客子自無聊,不是江山景不饒。 -- 出自宋·楊萬里·過招賢渡檔四首
- 孤松已自三千丈,更在仙山第一尖。 -- 出自宋·楊萬里·轎中望泛仙山
- 半篙新漲滿帆風,兩岸千山一抹中。 -- 出自宋·楊萬里·余于沂流至安仁
- 岸如玉案平鋪卻,飣餖真山作假山。 -- 出自宋·楊萬里·舟中雨望二首
- 明朝有客訴天公,不喚香山病居士。 -- 出自宋·楊萬里·丞相周公招王寄以長句
- 玉壺冰底臥青龍,海外三山墮眼中。 -- 出自宋·楊萬里·登南州奇觀,前臨大江浮橋,江心起三石臺,
- 江南十里九青山,江北無山只野田。 -- 出自宋·楊萬里·高郵野望二首
- 浪愁出卻廬陵界,未入梅山總故鄉。 -- 出自宋·楊萬里·憩分水嶺望鄉二首
- 絕憐疏雨微云里,點綴湖山分外清。 -- 出自宋·楊萬里·上已同沈虞卿、尤延之、王順伯、林景思游湖
- 不餐煙火惟存骨,吟殺江山失卻須。 -- 出自宋·楊萬里·詩人王季廉挽詩
- 平生翁子妙談天,誰愛青山不愛官。 -- 出自宋·楊萬里·送翁志道
- 琵琶起舞換新聲,總是關山舊別情。 -- 出自唐·王昌齡·從軍行七首
- 為君百戰如過籌,靜掃陰山無鳥投。 -- 出自唐·王昌齡·箜篌引
- 草木悲感聲颼飀,仆本東山為國憂。 -- 出自唐·王昌齡·箜篌引
- 為君百戰如過籌,靜掃陰山無鳥投,家藏鐵券特承優。 -- 出自唐·王昌齡·箜篌引
- 草木悲感聲颼飗,仆本東山為國憂,明光殿前論九疇。 -- 出自唐·王昌齡·箜篌引
- 龍溪只在龍標上,秋月孤山兩相向。 -- 出自唐·王昌齡·送崔參軍往龍溪
- 蹄懸四跼腦顆方,胯聳三山尾株直。 -- 出自唐·元稹·望云騅馬歌
- 年年買馬陰山道,馬死陰山帛空耗。 -- 出自唐·元稹·和李校書新題樂府十二首·陰山道
- 山花漸暗月漸明,月照空山滿山綠。 -- 出自唐·元稹·紫躑躅
- 吞恨緘情乍輕激,故國關山心歷歷。 -- 出自唐·元稹·小胡笳引
- 淚消語盡還暫眠,唯夢千山萬山險。 -- 出自唐·元稹·通州丁溪館夜別李景信三首
- 州城迥繞拂云堆,鏡水稽山滿眼來。 -- 出自唐·元稹·以州宅夸于樂天
- 洞庭瀰漫接天回,一點君山似措杯。 -- 出自唐·元稹·遭風二十韻
- 初因怏怏薙卻頭,便繞嵩山寂師塔。 -- 出自唐·元稹·志堅師
- 淚因生別兼懷舊,回首江山欲萬行。 -- 出自唐·元稹·贈吳渠州從姨兄士則
- 煙波一棹知何許,鶗鴂兩山相對鳴。 -- 出自宋·朱熹·水口行舟
- 道人不作陽臺夢,興入前山翠幾重。 -- 出自宋·朱熹·九曲棹歌
- 金雞叫罷無人見,月滿空山水滿潭。 -- 出自宋·朱熹·九曲棹歌
- 立錐莫笑無余地,萬里江山筆下生。 -- 出自明·唐寅·無題
- 鄉關陰少悠悠思,立馬邊山看雁飛。 -- 出自明·唐寅·題畫廿四首
- 生意宜從穩處求,莫入高山與深水。 -- 出自明·唐寅·漁樵問答歌
- 云籠楚館虛金屋,鳳入巫山奏玉簫。 -- 出自明·唐寅·揚州道上思念沈九娘
- 淺淺水,斷又續,在山清,出山濁。 -- 出自明·唐寅·張夢晉改流水詩
- 舊時記得詩家說,落日下山人影長。 -- 出自明·唐寅·題畫十首
- 齊云山與壁云齊,四顧青山座座低。 -- 出自明·唐寅·題齊云山石室壁
- 鯉魚風急系輕舟,兩岸寒山宿雨收;一抹斜陽歸雁盡,白萍紅蓼野塘秋。 -- 出自明·唐寅·題畫師周東村之郊秋圖
- 人來種杏不虛尋,彷佛廬山小徑深。 -- 出自明·唐寅·燒藥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