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在第10個字的詩句
山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
- 乘潮發湓口,帶雪別廬山。 -- 出自唐·白居易·潯陽宴別 此后忠州路上作。
- 院窄難栽竹,墻高不見山。 -- 出自唐·白居易·題新昌所居
- 鳳皇池上月,送我過商山。 -- 出自唐·白居易·宿陽城驛對月 自此后詩赴杭州路中作。
- 專掌圖書無過地,遍尋山水自由身。 -- 出自唐·白居易·閑行
- 辜負平生眼,今朝始見山。 -- 出自唐·白居易·周至縣北樓望山 自此后詩為畿尉時作。
- 勝地本來無定主,大都山屬愛山人。 -- 出自唐·白居易·游云居寺贈穆三十六地主
- 耳煩聞曉角,眼醒見秋山。 -- 出自唐·白居易·松齋偶興
- 但休爭要路,不必入深山。 -- 出自唐·白居易·幽居早秋閑詠
- 妓堂賓閣無歸日,野草山花又欲春。 -- 出自唐·白居易·過高將軍墓
- 清虛當服藥,幽獨抵歸山。 -- 出自唐·白居易·宿竹閣
- 芳情鄉思知多少,惱得山僧悔出家。 -- 出自唐·白居易·題靈隱寺紅辛夷花戲酬光上人
- 雖在簪裾從俗累,半尋山水是閑游。 -- 出自唐·白居易·思往喜今
- 病來道士教調氣,老去山僧勸坐禪。 -- 出自唐·白居易·負春
- 忠州州里今日花,廬山山頭去年樹。 -- 出自唐·白居易·喜山石榴花開 去年自廬山移來。
- 事去唯留水,人非但見山。 -- 出自唐·白居易·汴河路有感
- 高上煙中閣,平看雪后山。 -- 出自唐·白居易·登天宮閣
- 閑出都門望,但見水與山。 -- 出自唐·白居易·晚歸香山寺因詠所懷
- 亦知官舍非吾宅,且劚山櫻滿院栽。 -- 出自唐·白居易·移山櫻桃
- 卻怪鐘期耳,唯聽水與山。 -- 出自唐·白居易·郡中夜聽李山人彈三樂
- 斑白霜侵鬢,蒼黃日下山。 -- 出自唐·白居易·閑忙
- 榮華急如水,憂患大于山。 -- 出自唐·白居易·看嵩洛有嘆
- 莫道面前無寶鑒,月來山下照夫人。 -- 出自唐·白居易·新婦石
- 力小無因救焚溺,清涼山下且安禪。 -- 出自唐·白居易·寓言題僧
- 倦鳥暮歸林,浮云晴歸山。 -- 出自唐·白居易·別楊穎士、盧克柔、殷堯藩
- 似移天目石,疑入武丘山。 -- 出自唐·白居易·因巖亭
- 還有些些惆悵事,春來山路見蘼蕪。 -- 出自唐·白居易·湖上醉中代諸妓寄嚴郎中
- 十只畫船何處宿,洞庭山腳太湖心。 -- 出自唐·白居易·宿湖中
- 蕭灑秋臨水,沉吟晚下山。 -- 出自唐·白居易·宿天竺寺回
- 夜來風月好,悔不宿香山。 -- 出自唐·白居易·喜閑
- 姑蘇臺榭倚蒼靄,太湖山水含清光。 -- 出自唐·白居易·九日宴集,醉題郡樓,兼呈周、殷二判官
- 高城眺落日,極浦映蒼山。 -- 出自唐·王維·登河北城樓作
- 屏居淇水上,東野曠無山。 -- 出自唐·王維·淇上田園即事
- 暢以沙際鶴,兼之云外山。 -- 出自唐·王維·泛前陂
- 歸鞍白云外,繚繞出前山。 -- 出自唐·王維·留別丘為
- 〔離騷題作山中人〕山寂寂兮無人。 -- 出自唐·王維·送友人歸山歌二首
- 獨向池陽去,白云留故山。 -- 出自唐·王維·同崔興宗送衡岳瑗公南歸
- 中復客汝潁,去年歸舊山。 -- 出自唐·王維·贈祖三詠(濟州官舍作)
- 悠悠西林下,自識門前山。 -- 出自唐·王維·崔濮陽兄季重前山興(山西去亦對維門)
- 落花啼鳥紛紛亂,澗戶山窗寂寂閑。 -- 出自唐·王維·寄崇梵僧(崇梵寺近東阿覆釜村)
- 端居不出戶,滿目望云山。 -- 出自唐·王維·登裴秀才迪小臺
- 謝游橋上澄江館,下望山城如一彈。 -- 出自唐·李商隱·偶成轉韻七十二句贈四同舍
- 愚公方住谷,仁者本依山。 -- 出自唐·李商隱·靈仙閣晚眺寄鄆州韋評事
- 池光不受月,野氣欲沉山。 -- 出自唐·李商隱·戲贈張書記
- 人間只有嵇延祖,最望山公啟事來。 -- 出自唐·李商隱·贈宇文中丞
- 馬卿聊應召,謝傅已登山。 -- 出自唐·李商隱·南潭上亭宴集以疾后至因而抒情
- 人間路有潼江險,天外山惟玉壘深。 -- 出自唐·李商隱·寫意
- 驚濤千萬里,無乃見鐘山。 -- 出自唐·李煜·亡后見形詩
- 豈知今日尋香處,卻是山陰雪夜船。 -- 出自宋·陸游·梅花
- 秋云易簇日常陰,西望山村每欲尋。 -- 出自宋·陸游·秋思
- 世間生滅無窮境,盡付山房一炷香。 -- 出自宋·陸游·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