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在第10個字的詩句
山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
- 一重一掩吾肺腑,山鳥山花吾友于。 -- 出自唐·杜甫·岳麓山道林二寺行
- 清笳去宮闕,翠蓋出關山。 -- 出自唐·杜甫·洛陽
- 巢邊野雀群欺燕,花底山蜂遠趁人。 -- 出自唐·杜甫·題鄭縣亭子
- 若道土無英俊才,何得山有屈原宅。 -- 出自唐·杜甫·最能行
- 水生魚復浦,云暖麝香山。 -- 出自唐·杜甫·入宅三首(大歷二年春,甫自西閣遷赤甲)
- 魚龍回夜水,星月動秋山。 -- 出自唐·杜甫·草閣
- 美花多映竹,好鳥不歸山。 -- 出自唐·杜甫·奉陪贈附馬韋曲二首
- 不眠持漢節,何路出巴山。 -- 出自唐·杜甫·九日奉寄嚴大夫
- 鼓角悲荒塞,星河落曙山。 -- 出自唐·杜甫·將曉二首
- 窮猿號雨雪,老馬怯關山。 -- 出自唐·杜甫·有嘆
- 遠聞房太守,歸葬陸渾山。 -- 出自唐·杜甫·承聞故房相公靈櫬自閬州啟殯歸葬東都有作二
- 黃草峽西船不歸,赤甲山下行人稀。 -- 出自唐·杜甫·黃草
- 蜀王將此鏡,送死置空山。 -- 出自唐·杜甫·石鏡
- 久游巴子國,臥病楚人山。 -- 出自唐·杜甫·自瀼西荊扉且移居東屯茅屋四首
- 鼉吼風奔浪,魚跳日映山。 -- 出自唐·杜甫·暫如臨邑,至山昔山湖亭奉懷李員外率爾成興
- 卷簾唯白水,隱幾亦青山。 -- 出自唐·杜甫·悶
- 戎馬今何地,鄉園獨舊山。 -- 出自唐·杜甫·宴王使君宅題二首
- 西北樓成雄楚都,遠開山岳散江湖。 -- 出自唐·杜甫·又作此奉衛王
- 喜無多屋宇,幸不礙云山。 -- 出自唐·杜甫·茅堂檢校收稻二首
- 花遠重重樹,云輕處處山。 -- 出自唐·杜甫·涪江泛舟送韋班歸京(得山字)
- 城欹連粉堞,岸斷更青山。 -- 出自唐·杜甫·峽口二首
- 水耕先浸草,春火更燒山。 -- 出自唐·杜甫·銅官渚守風(渚在寧鄉縣)
- 因風野鶴饑猶舞,積雨山梔病不花。 -- 出自宋·辛棄疾·鷓鴣天·水荇參差動綠波
- 有客驂麟并鳳,云遇青山赤壁,相約上高寒。 -- 出自宋·辛棄疾·水調歌頭·我志在寥闊
- 帶得無邊春下,等待江山都老,教看鬢方鴉。 -- 出自宋·辛棄疾·水調歌頭·千里渥洼種
- 插架牙簽萬軸,射虎南山一騎,容我攬鬚不。 -- 出自宋·辛棄疾·水調歌頭·文字覷天巧
- 何人收拾,千載風味此山中。 -- 出自宋·辛棄疾·水調歌頭·淵明最愛菊
- 還又向、九重深處,玉階山立。 -- 出自宋·辛棄疾·滿江紅·鵬翼垂空
- 還記得、眉來眼去,水光山色。 -- 出自宋·辛棄疾·滿江紅·落日蒼茫
- 向尊前、重約幾時來,江山美。 -- 出自宋·辛棄疾·滿江紅·宿酒醒時
- 吾儕心事,古今長在,高山流水。 -- 出自宋·辛棄疾·水龍吟·老來曾識淵明
- 挽天河、誰來照影,臥龍山下。 -- 出自宋·辛棄疾·賀新郎·翠浪吞平野
- 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 -- 出自宋·辛棄疾·賀新郎·甚矣吾衰矣
- 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 -- 出自宋·辛棄疾·菩薩蠻 書江西造口壁
- 看封關外水云侯,剩按山中詩酒部。 -- 出自宋·辛棄疾·玉樓春
- 萬萬千千恨,前前后后山。 -- 出自宋·辛棄疾·南歌子·萬萬千千恨
- 塵土人言寧可用,顧青山、與我何如耳。 -- 出自宋·辛棄疾·賀新郎 再用前韻
- 蒼梧云外湘妃淚,鼻亭山下鷓鴣吟。 -- 出自宋·辛棄疾·最高樓·相思苦
- 心似孤僧,更茂林修竹,山上精廬。 -- 出自宋·辛棄疾·漢宮春·心似孤僧
- 歸去也,絕交何必,更修山巨源書。 -- 出自宋·辛棄疾·漢宮春·心似孤僧
- 綠野風煙,平泉草木,東山歌酒。 -- 出自宋·辛棄疾·水龍吟 甲辰歲壽韓南澗尚書
- 更滿眼、云來鳥去,澗紅山綠。 -- 出自宋·辛棄疾·滿江紅 游清風峽,和趙晉臣敷文韻
- 有客驂鸞并鳳,云遇青山、赤壁,相約上高寒。 -- 出自宋·辛棄疾·水調歌頭 趙昌父七月望日用東坡韻,敘太
- 西風林外有啼鴉,斜陽山下多衰草。 -- 出自宋·辛棄疾·踏莎行 和趙國興知錄韻
- 說與西湖客,觀水更觀山。 -- 出自宋·辛棄疾·水調歌頭 三山用趙丞相韻,答帥幕王君,且有感于中秋近事,并見之末章
- 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鳥山花好弟兄。 -- 出自宋·辛棄疾·鷓鴣天 博山寺作
- 安樂常思病苦時,靜觀山下有雷頤。 -- 出自宋·辛棄疾·感懷示兒輩
- 忽憶去年秋夜話,共聽山雨不成眠。 -- 出自宋·辛棄疾·贈延福端老二首
- 笑我醉呼君,崔嵬未起,山鳥覆杯去。 -- 出自宋·辛棄疾·山鬼謠/摸魚兒
- 偶隨岸柳春先覺,試比山樊韻不同。 -- 出自宋·辛棄疾·和吳克明廣文賦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