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在第5個字的詩句
寺在第五個字的詩句
- 溪中云隔寺,夜半雪添泉。 -- 出自唐·項斯·寄石橋僧
- 赤城山下寺,無計得相隨。 -- 出自唐·項斯·病中懷王展先輩在天臺
- 幽景臨溪寺,秋蟬織杼家。 -- 出自唐·項斯·送顧少府
- 今何日,尚寺留蕭姓,人做梅妝。 -- 出自元·白樸·沁園春 保寧佛殿即鳳凰臺,太白留題在焉。
- 興州最古寺,每到禮應親。 -- 出自清·乾隆·溥仁寺瞻禮
- 少林干載寺,少室一房山。 -- 出自清·乾隆·少林寺作
- 次入二林寺,遂獲高僧言。 -- 出自宋·蘇洵·憶山送人五言七十八韻
- 三百六十寺,嵐翠渺迷離。 -- 出自清·曾國藩·送吳榮楷之官浙江三首
- 三四百年寺,今來國又清。 -- 出自宋·畢士安·國清寺
- 住當南岳寺,門對赤城霞。 -- 出自宋·釋斯植·寄梅叟法師
- 遙憶天臺寺,相攜去不難。 -- 出自宋·釋斯植·旅中偶成
- 因思南岳寺,長起石床吟。 -- 出自宋·釋斯植·山居懷舊隱
- 此去他鄉(xiāng)寺,猿聲各自聞。 -- 出自宋·釋斯植·送靈耀之姑蘇
- 舊過南岳寺,曾向雨中看。 -- 出自宋·釋斯植·遠山
- 門巷斜鄰寺,朝昏易往還。 -- 出自明·吳兆·閩中與吳元翰過馬季聲家酌
- 月明橋畔寺,云是舊隋宮。 -- 出自明·吳兆·禪智寺李本石宗衍同游
- 剎表藏林寺,鐘聞隔海村。 -- 出自明·高啟·姑蘇雜詠 慧聚寺次張祐韻
- 綠陰欲滿寺,禽鳴春雨余。 -- 出自明·高啟·泐禪師室中晚坐
- 看花西澗寺,憶子昔同行。 -- 出自明·高啟·宋軍咨克
- 聽鐘知近寺,看畫憶登山。 -- 出自明·高啟·西園閑興(二首)
- 紹興妃子寺,步步白云深。 -- 出自宋·鄭會·劉寺
- 賣藥僧歸寺,看山客借船。 -- 出自宋·鄭會·西湖客舍
- 名山多著寺,古林必為祠。 -- 出自宋·劉克莊·野望
- 憶昔南山寺,微言叩未終。 -- 出自宋·劉克莊·挽搏諫議三首
- 午投勝業(yè)寺,僧訝余不懌。 -- 出自宋·劉克莊·謁南岳
- 若過東林寺,攜家往問禪。 -- 出自宋·劉克莊·送鄒景仁
- 為憐臨水寺,盡見隔城山。 -- 出自宋·劉克莊·悠然亭
- 步陟高高寺,徐行不用扶。 -- 出自宋·徐璣·登橫碧軒繼趙昌甫作
- 尚有溪西寺,斜陽未得過。 -- 出自宋·徐璣·憑高
- 古木山邊寺,深松徑底風。 -- 出自宋·徐璣·宿寺
- 因來凈名寺,認得老維摩。 -- 出自宋·徐璣·凈名寺
- 蔬餐如野寺,茅舍近溪翁。 -- 出自宋·徐璣·冬日書懷
- 相從林下寺,一洗水邊風。 -- 出自宋·曾幾·次韻陳魯山正字社日同游西湖
- 聞說香城寺,孤峰靉靆間。 -- 出自宋·曾幾·送洪州西山香城長老通公惠通
- 打包龍井寺,持缽虎丘山。 -- 出自宋·曾幾·謁徑山佛日杲禪師于虎丘
- 昔別溪南寺,奇龐總角兒。 -- 出自宋·曾幾·贈外甥呂祖謙
- 岳麓知名寺,幽尋到眼邊。 -- 出自宋·曾幾·岳麓寺
- (《登華嚴寺》)太宗皇帝真長策,賺得英雄盡白頭。 -- 出自唐·趙嘏·殘句
- 明月溪頭寺,蟲聲滿橘洲。 -- 出自唐·趙嘏·宿靈巖寺
- 歸來入京寺,不借推挽力。 -- 出自宋·文同·送柳才僉判蔡州
- 云端訪古寺,樹杪臨危閣。 -- 出自宋·文同·歲晚登清素院北閣
- 乳柱石窟寺,不辨文字古。 -- 出自宋·文同·拙詩六韻奉寄興州分判誠之蒲兄
- 錦官城里寺,一室若云峰。 -- 出自宋·文同·寄楞嚴大師
- 卻登靈隱寺,巖壑此其本。 -- 出自宋·周必大·次韻張真父著作游湖山
- 沉沉長干寺,南軒清且幽。 -- 出自宋·周必大·送子開弟還江西
- 經(jīng)傳白馬,寺假金牛。 -- 出自宋·周必大·金牛長老德鎧寫平園真求贊
- 盡日尋山寺,思君傍塞烽。 -- 出自宋·周必大·次韻陸務觀送行二首
- 生不餌柏寺,死才跨松階。 -- 出自宋·洪咨夔·范待制挽詩二首
- 霜竹鍾山寺,雅寄金玉音。 -- 出自宋·洪咨夔·和子有催歸
- 髓惱供祠寺,膏脂倒井閭。 -- 出自宋·洪咨夔·敬用老人功臣凈士院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