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在第13個(gè)字的詩句
寺在第一十三個(gè)字的詩句
- 身披云衲瘦伶俜,一刺新添得寺名。 -- 出自宋·林尚仁·喜友人為僧
- 要知真樂人間少,聽雨空山破寺中。 -- 出自宋·劉翼·山寺聽雨
- 漁翁沙鳥傍回塘,攜杖閑吟繞寺廊。 -- 出自宋·羅處約·吳江圣壽寺
- 波光滟滟前溪滿,剎影亭亭古寺幽。 -- 出自宋·梅詢·疊嶂樓
- 何時(shí)布襪青鞋去,摘野芎苗古寺邊。 -- 出自宋·牟巘五·寄昌化孫梅泉
- 政馀飛棹入煙村,數(shù)里菰蒲接寺門。 -- 出自宋·裴大亮·廣慧教寺
- 三年云臥一身閑,惟有君來蕭寺間。 -- 出自宋·丘葵·寄肯體
- 客船自載鐘聲去,落日殘僧立寺橋。 -- 出自宋·釋曇瑩·姚江
- 老僧只恐山移去,日午先教掩寺門。 -- 出自宋·釋惟茂·絕句
- 幽禽噪破那伽定,便見文星入寺來。 -- 出自宋·釋咸杰·偈公六十五首
- 春風(fēng)來摘楊花去,定起西山古寺鐘。 -- 出自宋·釋云岫·明定
- 陰陰松色連僧閣,飋飋波聲入寺門。 -- 出自宋·釋仲休·游梅山寺
- 潭州城里起五千間寨屋,道林寺里借一百名夫。 -- 出自宋·釋祖欽·偈頌一百二十三首
- 月將塔影和峰轉(zhuǎn),風(fēng)作潮花入寺來。 -- 出自宋·舒岳祥·題巾山翠微
- 每逢幕府文書簡(jiǎn),便作湖山佛寺游。 -- 出自宋·蘇頌·走筆奉酬簽判殿丞游思上人院
- 老農(nóng)肯信尤民意,又見笙歌入寺來。 -- 出自宋·田況·成都遨樂詩二十一首·九日太慈寺蠶市
- 闔閭城見古荒丘,云里鐘聲滿寺樓。 -- 出自宋·楊備·虎丘
- 丹青模寫費(fèi)毫端,此景居然兩寺間,半嶺松陰觀鶴憩,一泓雪影照人顏。 -- 出自宋·楊承祖·歸耕亭二首
- 秋風(fēng)敲葉漾湖光,兩兩星華古寺傍。 -- 出自宋·袁說友·守郡不能同憲使倉使游靈巖
- 最宜翠斂前山雨,長(zhǎng)是聲聞近寺鐘。 -- 出自宋·臧詵·東峰亭
- 萬仞絕壁倚天末,八節(jié)驚灘當(dāng)寺門。 -- 出自宋·曾子公·水西寺
- 海風(fēng)一夜吹山雨,卻送春寒入寺來。 -- 出自宋·張伯常·題雙峰顯祖院
- 老無志愿惟漁艇,閒有功夫上寺樓。 -- 出自宋·趙庚夫·同僧游{左潔右頁}陽塘上生院
- 江清疑可濯吾纓,小泊扁舟繞寺行。 -- 出自宋·趙汝礩·題臨江清遠(yuǎn)軒壁
- 佳名空綴仙都石,妙偈爭(zhēng)傳海寺僧。 -- 出自宋·鄭居中·挽雇學(xué)正
- 可憐襆被尋君處,暝雨寒煙野寺中。 -- 出自明·程嘉燧·東林寺雨中張次孫丈話舊
- 檐前樹缺春山出,橋外天低野寺平。 -- 出自明·程嘉燧·雨中同茂初閑孟過子薪村居即事
- 孤村相叩嗜禪翁,一徑春風(fēng)到寺中。 -- 出自明·恒岳淳·春日過月公蘭若
- 慣牽短夢(mèng)南山雨,頻擬疏鐘北寺風(fēng)。 -- 出自明·金鑾·懷天界珵師
- 高窗樹影澄江小,遠(yuǎn)岫人蹤雪寺微。 -- 出自明·廖孔說·懷匡廬二首
- 不知竹雨松風(fēng)夜,吟對(duì)秋山那寺燈。 -- 出自明·劉績(jī)·憶原上人
- 夕霏掩隱梵王閣,松徑行穿山寺門。 -- 出自明·陸師道·八月十六日同文太史諸公登郊臺(tái)觴治平寺竹下
- 花間鶯避春城仗,林杪僧歸晚寺鐘。 -- 出自明·茅大方·再次登南山仰天池韻
- 半山遙聽故人歌,枉駕能為晚寺過。 -- 出自明·史鑒·邦彥飲湖上暮歸過保叔大呼求見因赍酒出寺飲
- 云林隱者絕風(fēng)流,嘗到澗西山寺游。 -- 出自明·完璞琦公·題倪云林小幅山水
- 出門覓取誰家酒,隔水聞來何寺鐘。 -- 出自明·吳夢(mèng)旸·楊仲明見訪有贈(zèng)
- 秋風(fēng)遍乞王城飯,夜月長(zhǎng)聽官寺鐘。 -- 出自明·云峰住公·送徑山隆上主回吳中
- 群山江上走蜿蜒,直引潮聲到寺前。 -- 出自明·止庵法師·游天龍寺
- 平生傾想今朝到,愿結(jié)茅茨在寺西。 -- 出自明·止庵法師·登富春永安寺
- 水云蹤跡明朝夜,又聽鐘聲那寺樓。 -- 出自明·止庵法師·春江送僧圖為芳上人題
- 蛟龍絕褵盤亭構(gòu),獅象諸天拱寺門。 -- 出自明·周啟·中都龍興寺伏睹御書第一山三大字碑有作
- 江南江北閑臺(tái)殿,幾個(gè)心聞曉寺鐘。 -- 出自明·紫柏大師·月下偶成
- 翠華想像空山里,玉殿虛無野寺中。 -- 出自唐·杜甫·詠懷古跡五首
- 涓涓石溜供廚足,矗矗山屏繞寺開。 -- 出自宋·蘇轍·游廬山山陽七詠其五萬杉寺
- 石泉試飲先師錫,午飯歸尋下寺鐘。 -- 出自宋·蘇轍·再游廬山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