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在第9個字的詩句
寒在第九個字的詩句
- 弓勁秋風鳴白角,帳寒春雪壓青氈。 -- 出自宋·歐陽修·寄渭州王仲儀龍圖
- 獨直偏知宮漏永,稍寒尤覺玉堂清。 -- 出自宋·歐陽修·內直奉寄圣俞博士
- 吳興水精宮,樓閣在寒監。 -- 出自宋·歐陽修·送胡學士知湖州
- 日暖梨花催美酒,天寒桂子落空山。 -- 出自宋·歐陽修·送梅龍圖公儀知杭州
- 衰顏慘時晚,病骨知寒疾。 -- 出自宋·歐陽修·新營小齋鑿地爐輒成五言三十七韻
- 因君朔風句,令我苦寒吟。 -- 出自宋·歐陽修·酬圣俞朔風見寄
- 霜後樓臺明曉日,天寒煙霧著宮櫰。 -- 出自宋·歐陽修·內直晨出便赴奉慈齋宮馬上口占
- 高田啄秋粟,下澗飲寒瀨。 -- 出自宋·歐陽修·金雞五言十四韻
- 平野見南山,荒臺起寒霧。 -- 出自宋·歐陽修·西園
- 坡長◇峻牛力疲,天寒日暮人心速。 -- 出自宋·歐陽修·盤車圖
- 夢破鼠窺燈,霜送曉寒侵被。 -- 出自宋·秦觀·如夢令·遙夜沉沉如水
- 瀟湘門外水平鋪,月寒征棹孤。 -- 出自宋·秦觀·阮郎歸·瀟湘門外水平鋪
- 村落次第集,隔塍致寒暄。 -- 出自宋·秦觀·田居四首
- 客散靜柴門,星蟾耿寒夜。 -- 出自宋·秦觀·田居四首
- 念昔相乖離,俯仰變寒暄。 -- 出自宋·秦觀·次韻答張文潛中見寄
- 地如砥平丘隴滅,天寒日暮抱饑渴。 -- 出自宋·秦觀·題騕褭圖
- 蓋棺未塞責,孤旐凝寒飔。 -- 出自唐·柳宗元·哭連州凌員外司馬
- 馳景泛頹波,遙風遞寒筱。 -- 出自唐·柳宗元·與崔策登西山
- 風枝散陳葉,霜蔓綖寒瓜。 -- 出自唐·柳宗元·同劉二十八院長述舊言懷感時書事,奉寄澧州
- 微霜眾所踐,誰念歲寒心。 -- 出自唐·柳宗元·感遇二首
- 萬物鮮華雨乍晴,春寒寂歷近清明。 -- 出自唐·溫庭筠·寒食前有懷
- 禪庵過微雪,鄉寺隔寒煙。 -- 出自唐·溫庭筠·贈越僧岳云二首
- 初陽到古寺,宿鳥起寒林。 -- 出自唐·溫庭筠·正見寺曉別生公
- 細光穿暗隙,輕白駐寒條。 -- 出自唐·溫庭筠·雪二首
- 枯池接斷岸,唧唧啼寒螀。 -- 出自唐·溫庭筠·鴻臚寺有開元中錫宴堂,樓臺池沼雅為勝絕,
- 殺氣空高萬里情,塞寒如箭傷眸子。 -- 出自唐·溫庭筠·遐水謠
- 曉夢未離金夾膝,早寒先到石屏風。 -- 出自唐·溫庭筠·晚坐寄友人
- 佛燈銷永夜,僧磬徹寒更。 -- 出自唐·溫庭筠·宿白蓋峰寺寄僧
- 非木亦非草,東君歲寒實。 -- 出自宋·范仲淹·寄題孫氏碧鮮亭
- 乃知天地威,亦向歲寒惜。 -- 出自宋·范仲淹·歲寒堂三題其二·君子樹
- 光精璨璨奪劍戟,清寒拂拂生衣裘。 -- 出自宋·范仲淹·依韻答賈黯監丞賀雪
- 屈指四十秋,于今歲寒保。 -- 出自宋·范仲淹·依韻和襄陽王源叔龍圖見寄
- 風日好,數行新雁貼寒煙。 -- 出自宋·晏殊·拂霓裳·樂秋天
- 去驂嘶別路,歸棹隱寒洲。 -- 出自唐·王勃·臨江二首
- 貞條障曲砌,翠葉貫寒霜。 -- 出自唐·李世民·賦得臨池竹
- 時當冬之孟,隙竅縮寒漲。 -- 出自唐·韓愈·岳陽樓別竇司直
- 昔年十日雨,子桑苦寒饑。 -- 出自唐·韓愈·贈崔立之
- 重云閉白日,炎燠成寒涼。 -- 出自唐·韓愈·重云李觀疾贈之
- 勤來得晤語,勿憚宿寒廳。 -- 出自唐·韓愈·答張徹
- 默坐念語笑,癡如遇寒蠅。 -- 出自唐·韓愈·送侯參謀赴河中幕
- 舉頭庭樹豁,狂飆卷寒曦。 -- 出自唐·韓愈·寄崔二十七立之
- 倏忽十七年,終朝苦寒饑。 -- 出自唐·韓愈·將歸贈孟東野房蜀客
- 溫輝凌愛日,壯氣驚寒水。 -- 出自唐·駱賓王·在江南贈宋五之問
- 真心凌晚桂,勁節掩寒松。 -- 出自唐·駱賓王·浮槎
- 霧巖淪曉魄,風溆漲寒沙。 -- 出自唐·駱賓王·晚憩田家
- 攢峰銜宿霧,疊巘架寒煙。 -- 出自唐·駱賓王·秋日山行簡梁大官
- 浦荷疏晚菂,津柳漬寒條。 -- 出自唐·駱賓王·晚泊河曲
- 池文斂束水,竹影漏寒叢。 -- 出自唐·駱賓王·過故宋
- 低河耿秋色,落月抱寒光。 -- 出自唐·駱賓王·秋日送尹大赴京
- 層陰籠古木,窮色變寒蕪。 -- 出自唐·駱賓王·久戍邊城有懷京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