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在第9個字的詩句
寒在第九個字的詩句
- 萬事由他愁不得,一寒如此樂猶存。 -- 出自明·龍瑄·山居雪中
- 試問雨雪無,此中未寒沍。 -- 出自明·婁堅·還自廬州呈孟祥用卿三首
- 遙憐北風(fēng)勁,尋便寄寒衣。 -- 出自明·陸粲·憶家君(林若撫云:“貞山先生七歲時作。”
- 耳箸瑟瑟環(huán),頭簪辟寒犀。 -- 出自明·陸師道·張烈婦
- ”請看西方征戍兒,天寒月黑胡風(fēng)吹。 -- 出自明·陸之裘·白茅夫
- 村醪聞已熟,莫惜典寒衣。 -- 出自明·駱文盛·雪霽
- 離心迸落葉,鄉(xiāng)夢入寒流。 -- 出自明·茅坤·夜泊錢塘
- 九野聲影消,平湖湛寒鏡。 -- 出自明·夢觀法師·秋夕病中
- 城鴉催曉色,庭樹起寒濤。 -- 出自明·明沈憲王·枕上
- 霜重榆關(guān)下角鷹,水寒蒲類半成冰。 -- 出自明·明肅靖王·伊州歌
- 日落楓江垂釣艇,歲寒茅屋讀書聲。 -- 出自·謀[B16J]·四十賤辰志感(二首)
- 緣云陟香爐,蘿衣濺寒瀑。 -- 出自明·南洲法師·次韻香爐峰為思上人
- 金鳧入夜飛,玉漏沉寒露。 -- 出自明·潘牧·姑蘇錢塘懷古詩次韻(六首)
- 枕流三峽杳莫期,高寒每向圖中見。 -- 出自明·蒲庵禪師·題廬山瀑布圖
- 耐冷豈須人作障,卻寒何處鳥為簾。 -- 出自明·錢謙貞·歲暮書齋即事次夕公韻四首
- 前林樵唱來,驚鴻下寒水。 -- 出自明·錢宰·白野太守游賀監(jiān)故居得水字
- 買得漁蓑與釣綸,天寒日暮水無鱗。 -- 出自明·秋潭舷公·冬日穆湖村居同蘊輝上人賦
- 坐久忽忘言,芳梅照寒席。 -- 出自明·全室宗泐·喜清遠(yuǎn)兄至用齊己韻(四首)
- 況對秋月坐,肌骨沁寒光。 -- 出自明·桑悅·同丁秋官鳳儀夜坐
- 上凌剛風(fēng)太古雪尚寒,下?lián)嵘n茫鳥無力。 -- 出自明·邵寶·再作太白山人歌
- 晚園收碩果,周道傍寒流。 -- 出自明·邵寶·留別婁郎中元善
- 西陵松柏冷,日夕鎖寒煙。 -- 出自明·邵正己·銅雀臺
- 坐久正蕭然,清溪走寒玉。 -- 出自明·申叔舟·陽德驛
- 日晏論文雪滿林,春寒還似歲殘深。 -- 出自明·施漸·春雪稍積林樹扶疏可愛因憶城中諸友
- 散金周下士,枉駕禮寒儒。 -- 出自明·史鑒·挽吳都督四十韻
- 起傍雕闌看秋色,廣寒宮殿近昭陽。 -- 出自明·史謹(jǐn)·直房聞桂香
- 細(xì)雨斜風(fēng)休作惡,歲寒心事正相關(guān)。 -- 出自明·舒頔·九日飲侄女家
- 月冷卻憐孤鶴怨,天寒誰聽飯牛歌。 -- 出自明·宋登春·飲酒
- 桂樹冬榮覆院幽,護(hù)寒鸚鵡傍青油。 -- 出自明·宋登春·和贈李少卿
- 飛泉絡(luò)層石,古木掛寒藤。 -- 出自明·宋訥·吳興唐子華畫云山小景圖
- 隱變潛斑知霧豹,去寒就暖見云鴻。 -- 出自明·宋訥·歸來即事再用前韻寄霍東崖元方(四首)
- 倚柱尋思倍惆悵,夜寒皴玉倩誰溫。 -- 出自明·孫蕡·朝云集句詩七言律詩(十首)
- 勉思庶人職,聊用蔽寒宗。 -- 出自明·唐時升·園中十首
- 遙憐多病客,江館詠寒梅。 -- 出自明·唐之淳·元夕次孟熙韻
- 暖具作氈褥,裹膝療寒倦。 -- 出自明·陶安·龜頭山
- 鄰舟同永夜,漁火照寒波。 -- 出自明·陶安·泊巴河
- 檄作書院長,金陵坐寒氈。 -- 出自明·陶安·悼故妻喻氏(壬寅卒于黃州官舍)
- 高山邈旌節(jié),何用展寒暄。 -- 出自明·田汝成·貴竹對雨寄焦學(xué)憲
- 日落疏林度小橋,天寒歲晚路迢遙。 -- 出自明·童冀·冬日道中
- 蛩聲暗秋色,雁語雜寒煙。 -- 出自明·童珮·夜渡湘水
- 小語未全調(diào)玉管,薄寒深自護(hù)金衣。 -- 出自明·屠隆·新鶯
- 停梭悲遠(yuǎn)道,不用寄寒衣。 -- 出自明·屠瑤瑟·南荒歌
- 鴻雁西北來,哀哀乞寒衣。 -- 出自明·汪日夢·秋閨
- 榾柮爐頭擁薄綿,嫩寒微雨暮春天。 -- 出自明·王弼·次韻答李扌棄之(二首)
- 嬌靨枝枝破淺紅,暮寒無語向春風(fēng)。 -- 出自明·王伯稠·薄暮步溪上見茅舍前桃花盛開
- 但見三泉下,寶衣變寒灰。 -- 出自·王偁·感寓(二十首)
- 閑居成短晝,空閣倍寒人。 -- 出自明·王醇·春林欲雨
- 征人隴頭寄春心,月寒落盡關(guān)山深。 -- 出自明·王逢年·梅花落
- 湯池同野壑,水殿只寒煙。 -- 出自明·王格·驪山溫泉
- 危梁琢堅珉,濕楚裁寒玉。 -- 出自明·王璉·石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