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在第9個字的詩句
寒在第九個字的詩句
- 天臺眾峰外,華頂當寒空。 -- 出自唐·靈澈·天姥岑望天臺山
- 東籬搖落后,密艷被寒催。 -- 出自唐·無可·菊
- 遙遙行李心,蒼野入寒深。 -- 出自唐·無可·客中聞從兄島游蒲絳因寄
- 苦吟行迥野,投跡向寒云。 -- 出自唐·無可·金州冬月陪太守游池(一作林下對雪送僧歸草
- 巖房高且靜,住此幾寒暄。 -- 出自唐·虛中·贈屏風巖棲蟾上人
- 石鏡啟晨暉,壚煙凝寒色。 -- 出自唐·吳筠·晚到湖口見廬山作呈諸故人
- 松林驚野吹,荒隧落寒霜。 -- 出自唐·釋明解·遺畫工詩
- 歸歟不知夜,霜雪凈寒天。 -- 出自宋·李兼·奉陪攖寧侍郎游柏山寺謁梅公墓小憩行軒勉酌
- 鬼聞拋故冢,禽聽離寒枝。 -- 出自唐·周樸·贈念經僧
- 問神仙何處,獨占高寒。 -- 出自元·許有壬·滿庭芳 偕 士安馬明初登荀和叔廣思樓
- 馬足車塵情味,暑往寒來歲月,擾擾十余年。 -- 出自元·趙雍·水調歌頭·春色去何急
- 深院宇、綠窗啼鳥,晴寒食、寶月良宵。 -- 出自元·宋*·滿庭芳 汴中寒食
- 連陰未放碧波明,峭寒尚阻東風信。 -- 出自元·宋*·踏莎行 早春景陵道中,兼旬陰晦
- 遙夜清霜,翠袖怯春寒。 -- 出自元·趙孟*·江城子 賦水仙
- 溪頭綠樹親曾種,耐寒暑、應笑人衰。 -- 出自元·梁寅·金菊對芙蓉 秋思
- 回首珠宮,貝闕不勝寒。 -- 出自元·邵亨貞·江城子 水仙
- 宿酒昏鐙,重門夜雨,寒食清明依舊。 -- 出自元·邵亨貞·齊天樂 申戌清明雨中感春
- 最惱人,沙上孤雁,落寒成陣。 -- 出自元·邵亨貞·玲瓏四犯 秋感
- 斜倚孤篷眺晚,毳裘寒肅。 -- 出自元·邵亨貞·蔬簾淡月 和黃伯成吳興道中韻
- 超然延爽笏,肅若衛寒更。 -- 出自元·王逢·奉寄趙伯器參政尹時中員外五十韻
- 糟臺筵開戛秦筑,霜寒入簾吹絳燭。 -- 出自元·王逢·韓醴泉先輩余曲車道士邀游東歡橋釣磯巖壁既
- 海霽卿云升日角,岸寒髡枿長冰須。 -- 出自元·王逢·辛酉立春日溪園試筆寄錢艾衲張云莊二叟
- 浪喜燈花落又生,夜寒頻放剪刀聲。 -- 出自元·王逢·和戍婦陳聞雁有感(四首)
- 和氣已從天上日,暮寒洗盡山陰雪。 -- 出自元·馬需庵·滿江紅·雙鬢星星
- 虛名誤我,依舊廣文寒,歸來好。 -- 出自元·馬需庵·驀山溪 寄完州諸公 以上六首見永樂大典卷一
- 夜雨新晴桃葉渡,春寒已過杏花風。 -- 出自元·韓奕·寄江陰夏翁(雪州)
- 料得水邊石上不勝寒。 -- 出自元·耶律履·虞美人 寄云中完顏公 永樂大典一萬四千三百
- 躉鋒搖,螳臂振,舊盟寒。 -- 出自元·劉昂·上平西 泰和南征作 歸潛志卷一
- 恰遇炎蒸得清涼,正寒也、成溫熱。 -- 出自元·王哲·卜算子 雪中作
- 廣布列列嚴凝,凜凜寒威,拋擲真堪羨。 -- 出自元·王哲·拋球樂 其中疑有脫誤
- 轉加溫曖,悉屏嚴凝寒凍。 -- 出自元·王哲·黃河清
- 腰下鐵絲有箭,柰荒寒、冷霾彪穴。 -- 出自元·王惲·水龍吟 飛卿系出將種,予官燕趙時相識。讀
- 搔頭玉重,云髻不勝寒,繡簾疏,涼月細,一點香來處。 -- 出自元·王惲·*山溪
- 傲霜枝在,莫教空老寒色。 -- 出自元·蒲道源·酹江月 次李壽卿侍西軒先生九日賞菊
- 日日春陰,瑞香亭下寒成陣。 -- 出自元·袁易·燭影搖紅 春日雨中
- 客里光陰,又逢禁煙寒食節。 -- 出自元·王旭·滿江紅 次李公敏梨花韻
- 快袖吳剛斧,修取廣寒宮。 -- 出自元·張雨·水調歌頭 贈都科邵子和還嘉禾
- 燈窗對影,為君挑盡寒雨。 -- 出自元·張可久·百字令 贈彈一弦子張文秀
- 停舟吊古,*泉三酹寒菊。 -- 出自元·張可久·百字令 舟泊小金山下,客有歌大江東去詞者
- 超三界,作蓬萊仙子,寒暑無侵。 -- 出自元·王*·沁園春 贈混真子只訣
- 久雨乍晴花盡放,易寒成暖酒微醺。 -- 出自明·曹學佺·黃元常徐興公見過因游西湖
- 日落盧龍迷古戍,天寒白馬走空城。 -- 出自明·曹學佺·金陵懷古四首和汪仲嘉
- 翠密紅疏,節候乍過寒食。 -- 出自明·沈謙·東風無力 南樓春望
- 橘花香曙露,楊葉淡寒煙。 -- 出自明·張以寧·近無錫道中疊橋隨港直,聯木護堤偏。
- 年晚陰符仙蠹化,夜寒雄劍老龍吟。 -- 出自明·張以寧·過辛稼軒神道吊以詩
- 林開川豁見鳥下,山寒石峻愁猿騰。 -- 出自明·貝瓊·游菩提山值雨宿存思庵
- 草堂森苦竹,瓜圃蔓寒藤。 -- 出自明·貝瓊·黃灣述懷二十二韻寄錢思復
- 頗黎行凍蟻,瑪瑙進寒鼉。 -- 出自明·貝瓊·壬子夏端居二湖與二三子讀書而苦熱如焚一坐
- 日落萬山黑,百鳥爭寒枝。 -- 出自明·貝瓊·贈迮元霖
- 云幕重重雨未收,嫩寒先到玉簾鉤。 -- 出自宋·何應龍·效香奩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