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在第9個(gè)字的詩句
寒在第九個(gè)字的詩句
- 可信南方氣候溫,冬寒未退已飛蚊。 -- 出自宋·鄭剛中·即事
- 遠(yuǎn)水平山渾似畫,新寒愛日穩(wěn)催詩。 -- 出自宋·鄭剛中·偶書
- 獵獵風(fēng)吹屋上茅,夜寒都在早梅梢。 -- 出自宋·鄭剛中·夜寒
- 馬首漸東京洛近,小寒無用苦思家。 -- 出自宋·鄭剛中·馬上口占三絕
- 峰潤雨因窗罅入,洞寒云與小爐通。 -- 出自宋·鄭剛中·假山
- 獨(dú)馀山上松,不動(dòng)與寒敵。 -- 出自宋·鄭剛中·臘月三日義烏道上寄潘義榮
- 使旌浮夜色,歸棹有寒聲。 -- 出自宋·鄭剛中·臘中會(huì)桂堂太守勸客滿觴嘗日怕渡野塘寒酒罷
- 木杪日未升,四野落寒霧。 -- 出自宋·鄭剛中·壬寅年南游離白沙
- 侵曉不知花有露,清寒惟覺夢無聊。 -- 出自宋·鄭剛中·草亭遠(yuǎn)望
- 詩思已隨芳草動(dòng),春寒少為好山留。 -- 出自宋·鄭剛中·草亭遠(yuǎn)望
- 梅花有何故,冷笑背寒條。 -- 出自宋·鄭剛中·岳陽道中
- 寄我雄文麗且新,冰寒於水豈無因。 -- 出自宋·鄭剛中·石希孟寄示賦論甚佳有未盡善處輒為涂改因成
- 大抵無勁節(jié),不及歲寒竹。 -- 出自宋·鄭剛中·修修窗前蘆
- 我來西江邊,兀坐閱寒暑。 -- 出自宋·鄭剛中·游西山
- 幽蘭隱高人,孤芳秀寒女。 -- 出自宋·鄭剛中·游西山
- 望久碧云晚,一雁度寒空。 -- 出自宋·王灼·水調(diào)歌頭·長江飛鳥外
- 誰能百無營,飲露如寒蟬。 -- 出自宋·王灼·讀王尼傳
- 斷岸竹如云,翠色落寒瀨。 -- 出自宋·王灼·題王逸竹溪釣艇圖二絕
- 幾時(shí)歸去共尊罍,看寒花連陌。 -- 出自宋·李彌遜·滴滴金·廣平未拚心如鐵
- 植杖理新蕉,埋盆養(yǎng)寒菊。 -- 出自宋·李彌遜·秋居雜詠十首
- 一日不可無,幸茲共寒暑。 -- 出自宋·李彌遜·秋居雜詠十首
- 可笑無氈老鄭虔,甘寒忍喜詠豐年。 -- 出自宋·李彌遜·次韻陸虞仲學(xué)士涂中詠雪二首
- 霜林木葉下,悲籟喧寒谷。 -- 出自宋·李彌遜·東峰亭
- 微官浪自縛,相蔓縈寒瓜。 -- 出自宋·李彌遜·與同館晝會(huì)王公衡家分韻得瓜字
- 羊腸走鳴泉,鳳尾搖寒篠。 -- 出自宋·李彌遜·春日奉陪子安諸公游石門
- 好風(fēng)動(dòng)融恰,新雨洗寒窘。 -- 出自宋·李彌遜·春日種菊東離顧叢半衰謝欲充之因取以植墻下
- 旁觀灑清淚,雙旐出寒城。 -- 出自宋·李彌遜·碩人趙氏挽詩二首
- 剝啄誰氏子,清晨過寒院。 -- 出自宋·李彌遜·贈(zèng)浮光王教授
- 但聞百川赴,鳴玉寫寒竇。 -- 出自宋·李彌遜·承天寺
- 詞壘新收汗馬勞,沖寒意氣九嶷高。 -- 出自宋·李彌遜·送面夫赴試禮部
- 五城十二樓,高下聳寒玉,天空開翠微,不愛塵士觸。 -- 出自宋·李彌遜·五石·群玉峰
- 雨過荼コ春欲放,輕寒約住余芳。 -- 出自宋·鄧肅·臨江仙·雨過荼縻春欲放
- 人間那有此,天上廣寒宮。 -- 出自宋·鄧肅·臨江仙·獨(dú)宿禪房清夢斷
- 山間瘦竹映枯松,歲寒相對凜君子。 -- 出自宋·鄧肅·和謝吏部鐵字韻三十四首·游山三首
- 歸路沙溪淺,危橋踐寒玉。 -- 出自宋·鄧肅·過黃楊巖
- 收拾政賴退之豪,瘦寒不復(fù)麾郊島。 -- 出自宋·鄧肅·邂逅宇文
- 雪意商量欲放梅,破寒先遣一條開。 -- 出自宋·林季仲·富季申賦梅次韻四首
- 抱影自憐春有信,沖寒長指雪為期。 -- 出自宋·林季仲·周希父賦梅次韻三首
- 新詩眩老眼,細(xì)讀傍寒窗。 -- 出自宋·林季仲·次韻陳明錫見寄
- 風(fēng)定波平溪練凈,沙寒石出木奴香。 -- 出自宋·林季仲·陪郡守趙介然泛舟
- 漫隨春色媚,不改歲寒姿。 -- 出自宋·林季仲·陪趙守登樓賞紅梅
- 諸生話鄉(xiāng)老,揮淚溼寒燈。 -- 出自宋·林季仲·沈朝議挽詞
- 先生於此間,微吟和寒蛩。 -- 出自宋·馮時(shí)行·紙帳
- 可使騎清風(fēng),飛入廣寒殿。 -- 出自宋·馮時(shí)行·建炎庚戌中秋夜與同官相期於月下既為頑云障
- 買費(fèi)一千錢,十年度寒溫。 -- 出自宋·馮時(shí)行·布被
- 清芬煦嚴(yán)律,玉骨洗寒露。 -- 出自宋·馮時(shí)行·出效以江路野梅香為韻得路字
- 步屧溪南探野梅,沖寒仍與故人來。 -- 出自宋·曾惇·江南野步簡賀子忱蔡瞻明
- 紋蠟焰低,熏爐燼冷,寒衾擁盡重重。 -- 出自宋·楊無咎·白雪·檐收雨腳
- 相逢一笑,桂宮連夜寒徹。 -- 出自宋·曹勛·念奴嬌·瑑冰鑄雪
- 客惠雙井芽,千里冒寒暍。 -- 出自宋·曹勛·山居雜詩九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