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在第9個字的詩句
寒在第九個字的詩句
- 秋陰將日去,雁影帶寒來。 -- 出自明·林鴻·秋日同韓玄登凌霄臺
- 羽人金磬動,應此禮寒星。 -- 出自明·林鴻·王屋山天壇
- 小出便支邛竹杖,輕寒旋進木棉裘。 -- 出自明·王世貞·偶成
- 點點蓮花漏未央,乍寒如水透羅裳。 -- 出自明·王世貞·西宮怨
- 土中髑髏難自辨,霜寒草白蟲啾啾。 -- 出自明·王叔承·君不見苕川席上戲贈晉陵朱說書
- 烏鳶下空磧,駝馬渡寒流。 -- 出自明·謝榛·塞下二首
- 薄云淡杪林,晴沙泛寒露。 -- 出自明·徐渭·與楊子完步浣紗溪梁有懷西施之鄉
- 草暖尚迷雙鷺白,樹寒先露一鶯黃。 -- 出自明·楊基·春江對雪
- 壺清迷練色,甌薄耀寒光。 -- 出自明·楊基·詠冰
- 回首北歸鴻,翩翩下寒渚。 -- 出自明·楊基·發南浦
- 素林驚夕鳥,錦石戴寒花。 -- 出自明·楊慎·梓潼道中
- 東西垂老別,前后苦寒行。 -- 出自明·楊慎·寒夕(七十行戍稿)
- 喬巖簇冷煙,幽徑上寒天。 -- 出自唐·李衍·幸秦川上梓潼山
- 故鄉閉窮壤,宿草生寒荄。 -- 出自唐·蘇颋·蜀城哭臺州樂安少府
- 只應求妙唱,何以示寒灰。 -- 出自唐·齊己·謝王先輩昆弟游湘中回各見示新詩
- 力扶干瘦骨,勉對歲寒心。 -- 出自唐·齊己·荊州新秋病起雜題一十五首·病起見庭柏
- 高房度江雨,經月長寒莎。 -- 出自唐·齊己·訪自牧上人不遇
- 爭知江雪寺,老病向寒灰。 -- 出自唐·齊己·寄答武陵幕中何支使二首
- 三衣如兩翼,珍重汝寒鴉。 -- 出自唐·齊己·荊州新秋病起雜題一十五首·病起見生涯
- 自知桃李世,有愛歲寒人。 -- 出自唐·齊己·賣松者
- 殷勤謝君子,迢遞寄寒灰。 -- 出自唐·齊己·謝歐陽侍郎寄示新集
- 百年衰朽骨,六尺歲寒姿。 -- 出自唐·齊己·謝人惠紫栗拄杖
- 殘陽起閑望,萬木聳寒條。 -- 出自唐·齊己·殘秋感愴
- 項容藏古翠,張藻卷寒煙。 -- 出自唐·齊己·寄顧處士
- 誰知閑退跡,門徑入寒汀。 -- 出自唐·齊己·和鄭谷郎中幽棲之什
- 垂耳罷輕赍,棄置在寒谿。 -- 出自唐·喬知之·羸駿篇
- 君愛菖蒲花,妾感苦寒竹。 -- 出自唐·喬知之·雜曲歌辭·定情篇
- 泉聲入秋寺,月色遍寒山。 -- 出自唐·于武陵·夜尋僧不遇(一作夜尋僧,僧游山未歸)
- 冬暖井梧多未落,夜寒窗竹自相敲。 -- 出自唐·薛能·許州題觀察判官廳
- 霽云明孤嶺,秋水澄寒天。 -- 出自唐·劉昚虛·潯陽陶氏別業
- 遙想北原新壟上,日寒光淺水松稀。 -- 出自唐·劉言史·桂江逢王使君旅櫬歸
- 冷灶助新熱,靜砧與寒聲。 -- 出自唐·劉言史·初下東周贈孟郊
- 落葉流風向玉臺,夜寒秋思洞房開。 -- 出自唐·沉佺期·雜歌謠辭·古歌
- 憶君思君獨不眠,夜寒月照青楓樹。 -- 出自唐·楊衡·哭李象
- 那堪芳意盡,夜夜沒寒潮。 -- 出自宋·陳羽·江上愁思二首
- 丘壑列夕陰,葭菼凝寒霧。 -- 出自唐·李百藥·晚渡江津
- 總轡臨秋原,登城望寒日。 -- 出自唐·李百藥·登葉縣故城謁沈諸梁廟
- 據鞍窺古堠,開灶爇寒云。 -- 出自唐·鄭錫·隴頭別
- 嘆息青青陵上柏,歲寒能有幾人同。 -- 出自唐·賀蘭進明·雜曲歌辭·行路難五首
- 何須一千丈,方有歲寒心。 -- 出自唐·吳融·三峰府內矮柏(一作檜)十韻
- 關樹凋涼葉,塞草落寒花。 -- 出自唐·李義府·和邊城秋氣早
- 金臺催夜盡,羅袖佛寒輕。 -- 出自唐·崔液·雜曲歌辭·踏歌詞
- 彩燕迎春入鬢飛,輕寒未放縷金衣。 -- 出自宋·王珪·立春內中帖子詞·夫人閣
- 家聲江表重,心事歲寒知。 -- 出自宋·王珪·挽吳止水
- 弦清管高脆欲流,霜寒雛鳳丹山愁。 -- 出自宋·王珪·和圣俞莫登樓
- 色動迎春柳,花發犯寒梅。 -- 出自唐·于志寧·冬日宴群公于宅各賦一字得杯
- 橫琴對危石,酌醴臨寒泉。 -- 出自唐·劉孝孫·游清都觀尋沈道士得仙字
- 平原悴秋草,喬木斂寒煙。 -- 出自唐·陸敬·游隋故都
- 無機絡秋緯,如管奏寒蟬。 -- 出自唐·許敬宗·奉和秋日即目應制
- 愿言何所道,幸得歲寒名。 -- 出自唐·韓思彥·酬賀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