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在第9個字的詩句
寒在第九個字的詩句
- 天暝豈分蒼翠色,歲寒應(yīng)識棟梁材。 -- 出自唐·崔涂·題凈眾寺古松
- 蟲聲移暗壁,月色動寒條。 -- 出自唐·崔涂·秋夕與王處士話別
- 嘆息青青長不改,歲寒霜雪貞松枝。 -- 出自唐·皇甫冉·寄劉方平
- 平明登古戍,徙倚待寒潮。 -- 出自唐·皇甫冉·登石城戍望海寄諸暨嚴少府
- 雪峰明晚景,風(fēng)雁急寒天。 -- 出自唐·皇甫冉·田家作
- 燈前春睡足,酒后夜寒馀。 -- 出自唐·李頻·春日鄜州贈裴居言
- 涼風(fēng)吹夜雨,蕭瑟動寒林。 -- 出自唐·張說·幽州夜飲
- 樂來嫌景遽,酒著訝寒輕。 -- 出自唐·張說·東都酺宴
- 暮年傷泛梗,累日慰寒灰。 -- 出自唐·張說·石門別楊六欽望
- 汀葭變秋色,津樹入寒煙。 -- 出自唐·張說·岳州西城
- 誰憐楚南樹,不為歲寒移. -- 出自唐·張說·同賀八送兗公赴荊州
- 眾芳搖落盡,獨有歲寒心。 -- 出自唐·張說·和魏仆射還鄉(xiāng)
- 二十忽自笑,學(xué)乃謀寒饑。 -- 出自宋·王令·壬辰三月二十一日讀李翰林墓銘云以任俠為事
- 竹風(fēng)何撩蕭,晝靜發(fā)寒籟。 -- 出自宋·王令·對竹
- 晚煙先夜色,宿雨借寒威。 -- 出自宋·王令·多陰
- 漁者不自勞,推舟就寒漪。 -- 出自宋·王令·觀魚
- 長林剝霜紅,遠水漾寒派。 -- 出自宋·王令·書懷寄黃任道滿子權(quán)
- 吾病不喜語,客來佰寒暄。 -- 出自宋·王令·送僧自總
- 平生事文字,無路活寒饑。 -- 出自宋·王令·答黃藪富道
- 霜風(fēng)瑯瑯鳴鼓鼙,鳥寒夜噪樹折枝。 -- 出自宋·王令·送曹杜赴試禮部
- 拄筇黏落趺,拂石動寒云。 -- 出自宋·翁卷·寶冠寺
- 未知我露電,能復(fù)幾寒暑。 -- 出自宋·陳與義·次韻謝文驥主簿見寄兼示劉宣叔
- 唯應(yīng)長似今,寂寞送寒燠。 -- 出自宋·陳與義·元夜
- 笑領(lǐng)銅章非失計,歲寒心事欲深期。 -- 出自宋·陳與義·送熊博士赴瑞安令
- 畫作謫官圖,羸驂帶寒日。 -- 出自宋·陳與義·將赴陳留寄心老
- 雨后眾崖碧,白處紛寒梅。 -- 出自宋·陳與義·詠西嶺梅花
- 高明曜云門,遠景灼寒素。 -- 出自漢·孔融·雜詩
- 千里何蕭條,白日隱寒樹。 -- 出自南北·江淹·劉太尉琨傷亂
- 山陰黑斷磧,月影素寒流。 -- 出自隋·陳子良·入蜀秋夜宿江渚
- 竹窗回翠壁,苔徑入寒松。 -- 出自唐·崔峒·宿禪智寺上方演大師院
- 前年辭厚幣,今歲返寒鄉(xiāng)。 -- 出自唐·王績·贈李征君大壽
- 崩榛橫古蔓,荒石擁寒苔。 -- 出自唐·王績·黃頰山
- 庭風(fēng)吹故葉,階露凈寒莎。 -- 出自唐·雍陶·和劉補闕秋園寓興六首
- 疏篁抽晚筍,幽藥吐寒芽。 -- 出自唐·雍陶·和劉補闕秋園寓興六首
- 長門秋夜雨,窗外滴寒聲。 -- 出自宋·寇準·宮詞
- 日暮長廊聞燕語,輕寒微雨麥秋時。 -- 出自宋·寇準·夏日
- 遲遲未回首,深谷暗寒煙。 -- 出自宋·寇準·巴東驛秋日晚望
- 漠漠霏霏著柳條,輕寒爭信杏花嬌。 -- 出自宋·寇準·春雨
- 秋風(fēng)生折葦,星彩動寒池。 -- 出自宋·寇準·水閣夜望書懷
- 舊徑失朱門,空庭起寒燒。 -- 出自宋·寇準·暇日游建平三閭故里廟貌荒涼慘動耳目噫賢者
- 郡齋風(fēng)雨后,無睡對寒燈。 -- 出自宋·寇準·病中書
- 片云藏疊巘,野燒起寒蕪。 -- 出自宋·寇準·水村即事
- 殘陽留古樹,白鳥下寒池。 -- 出自宋·寇準·掩卷
- 竹齋無俗物,秋圃有寒蔬。 -- 出自宋·寇準·吊任瓘處士
- 水邊竹畔,石瘦蘚花寒,秀陰遮,潛玉夢,鶴下漁磯晚。 -- 出自宋·毛滂·驀山溪·東堂先曉
- 插花走馬,天近寶鞭寒,金波上,玉輪邊,不是紅塵道。 -- 出自宋·毛滂·驀山溪·梅花初謝
- 橘奴無恙,蝶子相迎,寒窗日短。 -- 出自宋·毛滂·燭影搖紅·老景蕭條
- 余霞孤雁送愁眼,寄寒閨、一點離心。 -- 出自宋·毛滂·八節(jié)長歡
- 女夷爭名亦早計,凌寒破臘回春意。 -- 出自宋·毛滂·早春
- 微風(fēng)送白蘋,藻芊搖寒漪。 -- 出自宋·毛滂·留別邵公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