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在第9個字的詩句
寒在第九個字的詩句
- 煙髻綰層巔,云葉生寒樹。 -- 出自宋·無名氏·卜算子·煙髻綰層巔
- 幾回立馬凝佇,影映寒光霜妒。 -- 出自宋·無名氏·喜遷鶯·南枝向暖
- 碾玉盤深,朱李靜沈寒碧。 -- 出自宋·無名氏·聲聲慢·梅黃金重
- 饑則求餐,渴而索飲,寒來又尋衣蓋。 -- 出自宋·無名氏·望梅花·死生于身最大
- 嚴凝天氣,近臘時節,寒梅暗綻疏枝。 -- 出自宋·無名氏·勝勝慢/聲聲慢
- 溪側風回,前村霧散,寒梅一枝初綻。 -- 出自宋·無名氏·東風第一枝·溪側風回
- 憔悴江山,凄涼古道,寒日澹煙殘雪。 -- 出自宋·無名氏·選冠子·憔悴江山
- 北枝畔,誰念嶰律猶寒。 -- 出自宋·無名氏·鳳凰臺憶吹簫/鳳凰臺上憶吹簫
- 泰壇恭祀事,彩仗下寒坰。 -- 出自宋·無名氏·郊壇聽雅樂
- 漸春工巧,玉漏花深寒淺。 -- 出自宋·無名氏·繞池游
- 艷薄自將同鵠羽,粉寒曾不逐蜂須。 -- 出自宋·梅堯臣·梅花
- 何人能識意,白鷺在寒洲。 -- 出自宋·梅堯臣·金陵三首
- 昔賢皆不免,松下作寒灰。 -- 出自宋·梅堯臣·哭孫明復殿丞三首
- 鑿山侵古云,破石見寒樹。 -- 出自宋·梅堯臣·詠歐陽永叔文石硯屏二首
- 笳聲穿苦霧,隴穴啟寒蓬。 -- 出自宋·梅堯臣·李尚書挽詞二首
- 岸旁蕭與艾,從聽到寒休。 -- 出自宋·梅堯臣·午日三首
- 春蠶吐絲足,工女忌寒休。 -- 出自宋·梅堯臣·新繭
- 且為豐歲慶,休作苦寒吟。 -- 出自宋·梅堯臣·次韻和酬楊樂道待制詠雪
- 石碾破微綠,山泉貯寒洞。 -- 出自宋·梅堯臣·宋著作寄鳳茶
- 斜烏與落月,靜影晝寒窗。 -- 出自宋·梅堯臣·新沼竹軒
- 何如飽霜雪,冬夏森寒玉。 -- 出自宋·梅堯臣·刑部廳看竹效孟郊體和永叔
- 蒼山去不遠,日日起寒云。 -- 出自宋·梅堯臣·雪中懷廣教真上人
- 倦童持弊橐,呼艇過寒溪。 -- 出自宋·梅堯臣·重送李逢原歸蘇州
- 是不由昊穹,安能順寒暑。 -- 出自宋·梅堯臣·冬雷
- 豈無貴富徒,笑此饑寒蹤。 -- 出自宋·梅堯臣·冬夕會飲聯句
- 磔髯露老節,斫骨點寒花。 -- 出自宋·梅堯臣·和端式上人十詠其六垂崖鞭
- 任從高下手,不為暄寒變。 -- 出自宋·梅堯臣·和孫端叟寺丞農具十五首其二揚扇
- 山頭出飛瀑,落落鳴寒玉。 -- 出自宋·梅堯臣·和曇穎師四明十題·三層瀑
- 危樓喧晚鼓,驚鷺起寒汀。 -- 出自宋·梅堯臣·寄題石埭權縣樂尉碧瀾亭
- 翻能寄醇酎,為此解寒威。 -- 出自宋·梅堯臣·李審言將歸河陽值雪遺金波酒
- 深堂開畫圖,飛鳥驚寒渚。 -- 出自宋·梅堯臣·呂寺丞家膳
- 猶意行未遠,策馬過寒戍。 -- 出自宋·梅堯臣·送逐客王勝之不及遂至屠兒原
- 譯罷坐焚香,庭章灑寒水。 -- 出自宋·梅堯臣·題譯經院同文軒
- 平明夾櫓去,廟樹聳寒嶺。 -- 出自宋·梅堯臣·重過瓜步山
- 君當下灘去,石浪激寒音。 -- 出自宋·梅堯臣·別張景嵩
- 巖谷足幽篁,石上羅寒玉。 -- 出自宋·梅堯臣·泊牛渚磯
- 我愧西垣侍臣比,景寒霜鬢兩三莖。 -- 出自宋·梅堯臣·次韻和景彝對月
- 輕舟不畏浪,昨日過寒江。 -- 出自宋·梅堯臣·瓜洲對雪欲再游金山寺家人以風波相止
- 林間落熟果,屋里鳴寒梭。 -- 出自宋·梅堯臣·和民樂
- 目極云陰低遠樹,夜寒風急亂春燈。 -- 出自宋·梅堯臣·寄桂州張諫議和永叔
- 方丈開其間,青松隱寒色。 -- 出自宋·梅堯臣·寄衡山福嚴長老
- 既見游子發,登舟傍寒溪。 -- 出自宋·梅堯臣·送田遵古秀才
- 上飲醒心泉,高巔溜寒液。 -- 出自宋·梅堯臣·永叔內翰見索謝公游嵩書感嘆希深師魯子聰幾
- 宿酲無酒解,薄被覺寒饒。 -- 出自宋·梅堯臣·次韻劉原甫社後對雪
- 溪上秋霧多,溪居曉寒入。 -- 出自宋·梅堯臣·和日臥疾恭上人來過不及見因以詩答
- 不得同雁群,相送過寒陂 -- 出自宋·梅堯臣·送司馬學士君實通判鄆州
- 清羸將家子,苦節自寒儒。 -- 出自宋·梅堯臣·送王景憲奉職
- 長憶江海間,龍鳴向寒水。 -- 出自宋·梅堯臣·白云和子聰
- 五里入山時,憩此得寒籟。 -- 出自宋·梅堯臣·和曇穎師四明十題·偃蓋亭
- 黃犢未及群,抱帶過寒水。 -- 出自宋·梅堯臣·潁水費公渡觀飲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