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在第8個字的詩句
寒在第八個字的詩句
- 一枝漏泄處,踏雪寒曾諳。 -- 出自宋·陳起·蕓隱提管詩來依韻奉答
- 剡梅莫訝山陰棹,寒色欺人是灞橋。 -- 出自宋·陳起·雪中簡趙德行
- 盡日留連興未闌,寒鴉背負(fù)夕陽還。 -- 出自宋·羅與之·山行
- 雁聲叫斷一天秋,寒氣憑陵季子裘。 -- 出自宋·吳錫疇·秋懷
- 獻(xiàn)歲歡聲沸,清晨寒氣侵。 -- 出自宋·許月卿·戲歲
- 奈何清平調(diào),變?nèi)?span id="pfjjbty" class="hong">寒笳吹。 -- 出自宋·羅公升·題鄒安齋詩卷
- 洪鈞轉(zhuǎn)二氣,暑極寒必返。 -- 出自宋·羅公升·洪扇饋松野叔
- 風(fēng)泉隔西屋,獨夜寒自生。 -- 出自宋·詹本·宿天臺
- 縱逃千斧侵,寧逸寒暑襲。 -- 出自宋·連文鳳·寄生樹
- 坐談會公幽懷開,寒梅吹香當(dāng)酒杯。 -- 出自宋·方鳳·懷古題雪十首·李伋郊雪
- 獬冠他日立朝端,寒士聲名滿邦國。 -- 出自宋·方鳳·懷古題雪十首·孫康書雪
- 我欲酬詩追雅調(diào),寒山鳥跡少于飛。 -- 出自宋·方鳳·對仙華雪懷
- 不受水土力,不隨寒暑遷。 -- 出自宋·王镃·長生草為葉峭峰賦
- 夜月蕉花秦世夢,寒煙草子宋時墳。 -- 出自宋·王镃·山中述懷柬詳議梅磵四弟
- 圓或為璧方為珪,寒光晃漾不可拾。 -- 出自宋·林景熙·荷珠
- 嗟余老作汗漫游,寒光飛動六月秋。 -- 出自宋·林景熙·毗陵太平院壁間畫山水熟視之有飛動勢殆仙筆
- 水霞晚猶鮮,山日寒更杲。 -- 出自宋·林景熙·秋日榴花
- 秋靜石枰空暈蘚,寒生泉縫忽懸冰。 -- 出自宋·林景熙·游九鎖山·棲真洞
- 翠碣已書身后謚,寒泉猶照死時心。 -- 出自宋·林景熙·太學(xué)同舍徐應(yīng)穮誓沈井后十年眾為營墓立碑私
- 移燈具雞黍,濁酒寒不醉。 -- 出自明·張羽·由竹溪至梅蹊書贈莫云樵
- 只愁凡骨成仙去,寒卻當(dāng)年泉石盟。 -- 出自宋·□子發(fā)·錦石巖
- 地下修文應(yīng)未惡,寒蛩虛館雨蕭蕭。 -- 出自宋·艾性夫·哭環(huán)州先生
- 蕭蕭三五花,影落寒溪淺。 -- 出自宋·艾性夫·追和晦庵先生十梅韻
- 歸鳥沖煙方陸續(xù),寒花經(jīng)雨尚黃香。 -- 出自宋·艾性夫·人名詩戲效王半山
- 留與素翁修菊譜,寒花吹入墨云香。 -- 出自宋·艾性夫·酬鄰僧惠古杭蘆管兔毫
- 山影飄搖落雁風(fēng),寒歌斷續(xù)釣魚翁。 -- 出自宋·艾性夫·寒山
- 虛幌濕朝露,枯琴寒夜泉。 -- 出自宋·艾性夫·秋堂
- 舊址相傳五世昌,寒蕪忍墮十年荒。 -- 出自宋·艾性夫·舊廬毀於亂十年矣吾老他寓每不能再葺戊子
- 嗚呼二歌兮歌聲寒,林木颯颯風(fēng)漫漫。 -- 出自清·余懷·效杜甫七歌在長洲縣作
- 書寄他僧去,路因寒月長。 -- 出自清·邢昉·送九水還廬山
- 泥縈馬足行初躓,寒犯貂裘力正濃。 -- 出自宋·孔武仲·十一月十六日入館
- 漏刻閑愈永,衣裘寒更輕。 -- 出自宋·孔武仲·送吳叔揚(yáng)通判代州
- 翠色拖云開疊嶂,寒聲隔竹隱晴溪。 -- 出自明·王守仁·宿萍鄉(xiāng)武云觀
- 僅有殘僧相對晚,寒潭清嘯少人知。 -- 出自清·吳雯清·晚入藥谷
- 細(xì)雨清晨,透戶風(fēng)寒,汗出如漿。 -- 出自當(dāng)代·啟功·病
- 莫向雨花臺北望,寒云黯淡是鐘陵。 -- 出自清·錢秉鐙·金陵即事
- 杜鵑啼處孤燈夢,寒食樽前一病身。 -- 出自清·陸宇燝·寒食題宋先生草堂
- 駛波欲逗南歸客,寒雁猶憐北去人。 -- 出自明·袁中道·舟次宿遷聞遼左信送眷屬南歸示兒子祈年二首
- 我有相思寄流水,寒潮唯到白沙溪。 -- 出自明·王恭·送陳自立游古田
- 想是石橋西畔去,寒林空葬舊僧衣。 -- 出自明·王恭·挽方山闡維那(二首)
- 笑問樓上人,今年寒詎多? -- 出自明·李濂·苦寒行
- 春霜日暮山谷里,寒風(fēng)凜凜吹人衣。 -- 出自宋·蔡沈·送江端伯之隆興
- 瘦似休文寧復(fù)健,寒如東野故應(yīng)貧。 -- 出自宋·蔡樞·自題畫像
- 暮靄先昏瓜步港,寒潮猶打蒜山宮。 -- 出自宋·蔡肇·彭群宜上新開軒
- 三更潮生月西落,寒金萬斛流瓊田。 -- 出自宋·蔡肇·煙江疊障圖
- 絮花如雪草如茵,寒食清明處處春。 -- 出自宋·柴隨亨·錢唐寒食
- 冽冽天北風(fēng),仰視寒云繁。 -- 出自宋·晁公溯·勞劉子儀視作紅花堰
- 冬復(fù)念裘褐,乃與寒暑爭。 -- 出自宋·晁公溯·七月二十日雨中
- 晨光慘慘雜微霄,寒水濺濺更斷橋。 -- 出自宋·晁公溯·離南平
- 高樹蟬聲急,遠(yuǎn)山寒色多。 -- 出自宋·陳必復(fù)·曉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