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在第8個字的詩句
寒在第八個字的詩句
- 晨興雪滿壑,衣濕寒木燎。 -- 出自明·高啟·答衍師見贈
- 燈照竹林雪,寢齋寒更空。 -- 出自明·高啟·雪夜懷周著作
- 游子曉初發,居人寒未耕。 -- 出自明·高啟·江上早發
- 茅屋夜燈青,竹庭寒雪白。 -- 出自明·高啟·寒夜與家人坐語憶客中時
- 人家未起耕,近水寒扉掩。 -- 出自明·高啟·舟中早行
- 下呼我友何營營,寒饑暑渴亦已更,胡不同我此長生。 -- 出自宋·晁說之·比日風雨甚異山下人云此六月龍會時也中頂有
- 曲江煙月新春夢,寒食人家故國風。 -- 出自宋·晁說之·感舊寄上蕓叟侍郎
- 亦嘗秦對明光殿,寒饑徒步荊棘里。 -- 出自宋·晁說之·實紀二十韻
- 上元燈火胡塵里,寒食田園野草生。 -- 出自宋·晁說之·夜風雨聲甚惡
- 即今時節總堪悲,寒食仍多雨意垂。 -- 出自宋·晁說之·依韻和張姑夫主簿
- 唯有終南寂無事,寒光不入帝鄉塵。 -- 出自唐·高蟾·長安旅懷
- 營司不許分明哭,寒月家家照淚痕。 -- 出自宋·劉克莊·戌婦詞三首
- 世間尤物難調護,寒怕開遲暖怕飛。 -- 出自宋·劉克莊·梅花五首
- 君復清風一身止,寒翁□□□□□。 -- 出自宋·劉克莊·□□□
- 象罔得來還失了,寒齋拾去閟藏之。 -- 出自宋·劉克莊·奉題付珠二首
- 即之疑槁木,面目寒巉巖。 -- 出自宋·劉克莊·辰山道人
- 下洞初俯入,蘚室寒颼颼。 -- 出自宋·劉克莊·辰山
- 春光已過三分二,寒食都無數日間。 -- 出自宋·劉克莊·送鄭甥主龍溪學
- 盎然春風和,解此寒色凜。 -- 出自宋·劉克莊·重餞趙信州分韻得寢字
- 鄉信寫成無便寄,寒衣著綻倩人縫。 -- 出自宋·劉克莊·烏石山
- 美人清晝汲寒泉,寒泉欲上銀瓶落。 -- 出自唐·李涉·六嘆
- 良夕忽會過,明月寒鋪銀。 -- 出自宋·徐璣·水仙花篇
- 身為高帝孫,面作寒士氣。 -- 出自宋·曾幾·贈趙判官壽卿二首
- 牛羊深澗下,鳧雁寒塘里。 -- 出自宋·文同·村居
- 山月滿地流金波,寒蜩向秋鳴更多。 -- 出自宋·文同·寒蜩
- 高鳶餓獨叫,遠燕寒雙入。 -- 出自宋·文同·山雨
- 朱華盛發穿疏竹,寒枿齊枯遍野磯。 -- 出自宋·文同·提刑司勛示及瞑禽圖作詩詠之
- 霞光射巖壁,中有寒泉飛。 -- 出自宋·文同·飛泉山寺
- 卻愛夜來月,滿窗寒影多。 -- 出自宋·文同·李堅甫凈居雜題一十三首·秋軒
- 坐隨明月轉,吟伴寒蛩響。 -- 出自宋·文同·宿山寺
- 一行書信千行淚,寒到君邊衣到無? -- 出自唐·陳玉蘭·寄夫
- 涼風率已厲,游子寒無衣。 -- 出自漢·漢無名氏·古詩十九首
- 廢園起垡鳴竊脂,寒食如應通祭掃。 -- 出自宋·謝翱·城西廢園
- 東風會勸十分酒,寒食初開百玉花。 -- 出自宋·蔡確·春日
- 君言蜀赤子,風雨寒颼飗。 -- 出自宋·洪咨夔·又次程嘉定三首
- 昨夜金仙失瓔珞,寒光滿地不曾收。 -- 出自宋·洪咨夔·萬杉寺散珠亭酌觀音泉
- 晚桂薦花熏鼎古,寒松墮子茗甌斑。 -- 出自宋·洪咨夔·用韻答游司直見寄
- 月暗云迷竹外枝,寒香未動便能奇。 -- 出自宋·洪咨夔·和黃幾叔墨梅二絕
- 遙知畫舫艤江隈,寒勒梅花未得開。 -- 出自宋·蔡襄·韓玉汝山堂會別梅花已盛至蘇州示諭水鄉天寒
- 溪館初寒似早春,寒花相倚醉於人。 -- 出自宋·蔡襄·耕園驛佛桑花
- 吾友多稱君,思見寒附火。 -- 出自宋·蔡襄·永叔示及圣俞酬答因奉和寄圣俞
- 扁般欲去更回首,寒樹蒼蒼夕照東。 -- 出自宋·蔡襄·經錢塘故宮
- 山禽飛去,榕葉生寒。 -- 出自宋·趙鼎·行香子·草色芊綿
- 潤沾破屐春泥滑,寒入征衫曉雨晴。 -- 出自宋·高翥·清明日延平道上
- 鄉亭春水綠,昌閣寒光暮。 -- 出自唐·儲光羲·陸著作挽歌
- 遠路東西欲問誰,寒來無處寄寒衣。 -- 出自唐·方干·君不來
- 暝雪細聲積,晨鐘寒韻疏。 -- 出自唐·方干·滁上懷周賀
- 晝漏丁當相續滴,寒蟬計會一時鳴。 -- 出自唐·方干·李戶曹小妓天得善擊越器以成曲章
- 遠壑流來多石脈,寒空撲碎作凌澌。 -- 出自唐·方干·題仙巖瀑布呈陳明府
- 心地不移變,徒云寒暑侵。 -- 出自唐·方干·贈詩僧懷靜(一作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