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在第6個字的詩句
寒在第六個字的詩句
- 落日澹秋色,寒溝度枯杠。 -- 出自宋·方回·秋晚雜書三十首
- 人生敬聞道,寒饑勝王侯。 -- 出自宋·方回·次韻汪以南閒居漫吟十首
- 篆士見之笑,寒苦啼秋蟲。 -- 出自宋·方回·以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為韻賦十首
- 故教客子知寒食,時有梨花一樹明。 -- 出自宋·方回·舟行青溪道中入歙十二首
- 老謝人間事,寒添雨后秋。 -- 出自宋·方回·丙申重九前后得今日都無病一句成十首
- 不須苦怨春寒惡。 -- 出自宋·方回·六十五春寒吟七首
- 三朝前谷雨,寒甚過時謀。 -- 出自宋·方回·怪夢十首
- 倚遍闌干夜,寒砧處處聲。 -- 出自宋·方回·晚晴
- 江山如舊幾寒暑,天地無情多是非。 -- 出自宋·方回·七十翁吟七言十首
- 與子俱逢掖,寒瓢共碧流。 -- 出自宋·方回·次韻謝夏自然見寄四首
- 晴霜開曠野,寒日曬荒山。 -- 出自宋·方回·同曹清父西郊紀事五首
- 盛名從昔起寒微,逆旅蕭條未必非。 -- 出自宋·方回·次韻賓旸令郎見示二首
- 起步秋月影,寒發何毿毿。 -- 出自宋·方回·八月二十日曉起
- 晴屋懸新麥,寒田蒔晚身。 -- 出自宋·方回·大北早行
- 荒山過雨薄寒新,洗盡西風扇底塵。 -- 出自宋·方回·九日有感再書
- 千林盡赭當寒月,萬室俱枵更儉年。 -- 出自宋·方回·聞舟人既畏寒復畏盜
- 數星猶自耿寒空,海氣彌天曉日紅。 -- 出自宋·方回·早風未順喜晴
- 險路紆羸馬,寒飚穴敝袍。 -- 出自宋·方回·燥溪曉行
- 興衰頻返掌,寒燠互循環。 -- 出自宋·方回·過句容縣
- 斧碪斫將相,寒士亦不忙。 -- 出自宋·方回·寒士吟
- 萬古正如此,寒燠頃刻換。 -- 出自宋·方回·寒燠
- 炎蒸雖慚迫,寒冷尚宜防。 -- 出自宋·方回·日長三十韻寄趙賓旸
- 病已捐蒲酒,寒猶擁絮衣。 -- 出自宋·方回·入五月病二七日
- 寓此百余日,寒迫暑已還。 -- 出自宋·方回·是日天明復書
- 九天風雨歲寒頻,十八公邊夜邊身。 -- 出自宋·方回·題范陽祖澤士榮松齋
- 古廟叢枯木,寒宵吠訓狐。 -- 出自宋·方回·夜聞訓狐
- 柵門雞犬鎖寒林,僮馬盤山暮煙紫。 -- 出自宋·方回·次韻受益再題荊浩山水圖當是洪谷子自寫所居
- 雪霜何太甚,寒意極今年。 -- 出自宋·方回·晴過常州
- 朝發句容縣,寒空晴色初。 -- 出自宋·方回·歲除夜過白土市不宿夜幾失道田家地臥四十韻
- 典粥貲財罄,寒饑幼稚多。 -- 出自宋·方回·再讀存心書
- 病體皮膚皺,寒庖糗餌空。 -- 出自宋·方回·詩思
- 貴人遺世患,寒士扼時危。 -- 出自宋·方回·送仇仁近持山村圖求屋貲
- 十分元得孤寒力,一點無關坱圠功。 -- 出自宋·方蒙仲·和劉后村梅花百詠
- 一襦不著中寒去,莫是陳三輩行人。 -- 出自宋·方蒙仲·和劉后村梅花百詠
- 枯梅依古壁,寒鳥度高岑。 -- 出自明·方氏·晨晦
- 壯士腸夜回,寒衾潑秋水。 -- 出自宋·方武子·南中題壁
- 云根流出瀉寒聲,冷沁禪關竹樹清。 -- 出自宋·房芝蘭·題梵天寺泉
- 莫將華發嗟寒素,會見青云道路開。 -- 出自宋·馮浩·送程給事知越州
- 霜明玉節映寒流,馬渡蘆溝向上頭。 -- 出自宋·傅諴·使金
- 隔窗聽鳴機,寒光曙猶織。 -- 出自宋·高吉·秋窗雜興
- 陰陰榕葉覆寒梅,山徑無蹤盡綠苔。 -- 出自宋·高邁·寒梅野雀圖
- 昔經屈原坂,寒湍下悲鳴。 -- 出自宋·高斯得·次韻劉友鶴端午三首
- 我欲引自近,寒盟應重燖。 -- 出自宋·高斯得·次韻王秉純投贈三十韻
- 雨余久不眺寒城,平楚遙知一望清。 -- 出自宋·高斯得·次韻養源雙溪閣野眺
- 爐煙虛匝上寒屏,窗紙吟風帶雨聽。 -- 出自宋·葛紹體·新齋即事
- 高館清無夢,寒燈坐賦題。 -- 出自宋·耿南仲·和鄧慎思秋日同文館詩三首
- 未必真能庇寒士,不如留此貯清風。 -- 出自宋·龔茂良·詩一首
- 暖風唇破玉,寒雨淚凝珠。 -- 出自宋·鞏豐·海棠
- 荒蕪憐夜色,寒溜引秋聲。 -- 出自宋·古成之·五仟觀二首
- 霜林晴滴雨,寒井晚云生。 -- 出自宋·顧逢·石湖山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