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在第6個字的詩句
寒在第六個字的詩句
- 一杯嘗豉煎,寒影對崚嶒。 -- 出自宋·陸游·癸丑上元三夕皆大雨雪
- 巴山頻入初寒夢,江月偏供獨夜愁。 -- 出自宋·陸游·龜堂獨酌
- 鄰里共浚之,寒泉稍來集。 -- 出自宋·陸游·古井
- 白頭尚耐清寒在,安得終年伸釣翁。 -- 出自宋·陸游·月下自三橋泛湖歸三山
- 瘦跨秋門馬,寒生夜店衾。 -- 出自宋·陸游·冬日感興十韻
- 沈陰擬薰麝,寒氣激我懷。 -- 出自魏晉·陶淵明·雜詩 其二
- 春蠶既無食,寒衣欲誰待! -- 出自魏晉·陶淵明·擬古 其九
- 躬親未曾替,寒餒常糟糠。 -- 出自魏晉·陶淵明·雜詩 其八
- 儋石不儲,饑寒交至。 -- 出自魏晉·陶淵明·勸農 其五
- 流幻百年中,寒暑日相推。 -- 出自魏晉·陶淵明·還舊居
- 夏日長抱饑,寒夜無被眠。 -- 出自魏晉·陶淵明·怨詩楚調示龐主簿鄧治中
- 塵爵恥虛壘,寒華徒自榮;斂襟獨閑謠,緬焉起深情。 -- 出自魏晉·陶淵明·九日閑居
- 向夕長風起,寒云沒西山。 -- 出自魏晉·陶淵明·歲暮和張常侍
- 云軿載馭去,寒夜看裁衣。 -- 出自唐·杜牧·為人題贈二首
- 返照三聲角,寒香一樹梅。 -- 出自唐·杜牧·早春寄岳州李使君李善棋愛酒情地閑雅
- 聲眠篷底客,寒濕釣來蓑。 -- 出自唐·杜牧·江上雨寄崔碣
- 危幢侵碧霧,寒旆獵紅旓。 -- 出自唐·杜牧·送牛相公出鎮襄州
- 侯門草滿宜寒兔,洛浦沙深下塞鴻。 -- 出自唐·杜牧·洛陽
- 煩君把卷侵寒燭,麗句時傳畫戟門。 -- 出自唐·杜牧·酬許十三秀才兼依來韻
- 凍醪元亮秫,寒鲙季鷹魚。 -- 出自唐·杜牧·許七侍御棄官東歸瀟灑江南頗聞自適高秋企望
- 秋醪雨中熟,寒齋落葉中。 -- 出自唐·杜牧·醉眠
- 水辭谷口山寒少,今日風頭校暖無? -- 出自唐·杜牧·押兵甲發谷口寄諸公
- 古廟陰風地,寒鐘暮雨天。 -- 出自唐·杜牧·暝投云智寺渡溪不得卻取沿江路往
- 天將奇艷與寒梅。 -- 出自宋·柳永·瑞鷓鴣·天將奇艷與寒梅
- 漁市孤煙裊寒碧,水村殘葉舞愁紅。 -- 出自宋·柳永·雪梅香
- 露下旗蒙蒙,寒金鳴夜刻。 -- 出自唐·李賀·塞下曲
- 細露濕團紅,寒香解夜醉。 -- 出自唐·李賀·石城曉
- 蠻娘吟弄滿寒空,九山靜綠淚花紅。 -- 出自唐·李賀·湘妃
- 暮嶺已佳色,寒泉仍好音。 -- 出自宋·王安石·山行
- 采芝天門山,寒露凈毛骨。 -- 出自宋·王安石·古意
- 前山末放曉寒散,猶鎖白云三兩峰。 -- 出自宋·王安石·初晴
- 宿雨洗荒塹,寒蛟沈老湫。 -- 出自宋·王安石·用王微之韻和酬即事書懷
- 始見類欺魄,寒暄粗酬接。 -- 出自宋·王安石·再用前韻寄蔡天啟
- 亭亭孤艷帶寒日,漠漠遠香隨野風。 -- 出自宋·王安石·獨山梅花
- 占星昏曉中,寒暑已不疑。 -- 出自宋·王安石·和圣俞農具詩十五其七田漏
- 忽忽遠枝空,寒蟲欲壞戶。 -- 出自宋·王安石·草端無華滋
- 高亭五月尚寒生,回首塵沙自郁蒸。 -- 出自宋·王安石·次韻吳季野題岳上人澄心亭
- 壯士悲歌出寒頻,中原蕭瑟半無人。 -- 出自宋·王安石·漢武
- 寒云靜如癡,寒日慘如戚。 -- 出自宋·王安石·同沈道源游八功德水
- 塵催輕騎走,寒咽短簫吹。 -- 出自宋·王安石·王村
- 奈何亦作苦寒調,嘆息朝夕無驊騮。 -- 出自宋·王安石·和王勝之雪霽借馬入省
- 云埋月缺暉寒灰,飚發齊如巨象豗。 -- 出自宋·王安石·次韻耿天騭大風
- 忽看淮月臨寒食,想映江春聽伯勞。 -- 出自宋·王安石·李君昆弟訪別長蘆玉淮陰追寄
- 青青石上歲寒枝,一寸巖前手自移。 -- 出自宋·王安石·蔣山手種松
- 暮塢屋荒涼,寒陂水清淺。 -- 出自宋·王安石·上南岡
- 倦鵲猶三尤,寒雞未一鳴。 -- 出自宋·王安石·遲明
- 人間尚有薄寒侵,和氣先薰草樹心。 -- 出自宋·王安石·次韻春日事
- 瑞雪初盈尺,寒宵始半更。 -- 出自唐·孟浩然·寒夜張明府宅宴
- 昏定須溫席,寒多未綬衣。 -- 出自唐·孟浩然·送洗然弟進士舉
- 春雷百卉坼,寒食四鄰清。 -- 出自唐·孟浩然·李氏園(林)臥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