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在第6個字的詩句
寒在第六個字的詩句
- 清霜鸚鵡月,寒食牡丹風。 -- 出自元·程文海·臨江仙 餞拜都御史
- 猛勢資新雁,寒聲伴暮潮。 -- 出自元·王沂·送鐘員外(賦風)
- 憑危闌極目,寒江斜注。 -- 出自元·朱唏顏·念奴嬌·倦懷無據
- 梅花香外歲寒松。 -- 出自元·王旭·木蘭花慢 壽陳公望
- 正秋風渭波寒早。 -- 出自元·張野·水龍吟 送侍御安公陜西行臺,用馬西麓韻
- 盼得春來,春寒春困,陡頓無聊。 -- 出自元·張雨·早春怨 擬白石
- 冷煙千頃釀寒威。 -- 出自元·薛昂夫·太常引 題朝宗亭督孟博早歸 以上三首見元草
- 翠深俱在嶺,寒極不生煙。 -- 出自明·曹學佺·永慶寺竹園看雪
- 芳洲雖可涉,寒月竟誰過。 -- 出自明·曹學佺·再送宣仲
- 夕露無聲墜,寒猿有淚呼。 -- 出自明·曹學佺·泊舟大湘
- 秋堂對茗圍寒雨,遺世魂依犢鼻裈。 -- 出自近代·陳三立·半淞園坐雨伯夔重伯壽臣及兒子方恪同游
- 久同窮鳥依寒木,休問群魔塞要津。 -- 出自近代·陳三立·次和倦知丙寅元旦作
- 屋山壓雪對寒氈,旗影笳聲酒醆前。 -- 出自近代·陳三立·除夕作
- 徑黑夜歸吠寒犬,掉頭有宅系云根。 -- 出自近代·陳三立·雨中自丁家山康廬還飲蒼虬湖居被酒夜歸同閑
- 雪擁蘆芽短,寒禁柳眼緘。 -- 出自明·張以寧·八月至直沽
- 凍雪迷山屐,寒風襲毳袍。 -- 出自明·汪廣洋·雪夜子敬置酒有作
- 柳花吹斷晚寒輕,草色拖裙罨岸青。 -- 出自宋·何應龍·行人
- 都把萬間庇寒士,又分余蔭憩征夫。 -- 出自宋·趙希逢·和巧松
- 舊菊重陽日,寒蘆兩岸秋。 -- 出自宋·趙希逢·和浦城買舟
- 舊菊重陽日,寒蘆兩岸秋。 -- 出自宋·趙希逢·九日舟中
- 擬回暖律到寒襟,落價休論直幾緡。 -- 出自宋·趙希逢·和紙帳
- 覆手檐如瀉,寒心霤莫承。 -- 出自宋·趙希逢·書堂遇雨
- 人生能有幾寒食,回首東風夢一場。 -- 出自宋·趙希逢·和題溪莊
- 奇峰六六插寒江,作賦何人語悖常。 -- 出自宋·趙希逢·和巫山
- 暮岳留同眺,寒房與借居。 -- 出自宋·張弋·逢王元任
- 秋風城郭凈,寒色樹林高。 -- 出自宋·張弋·游蔣山
- 孤城三面水,寒日五湖霜。 -- 出自明·沈明臣·過高郵作
- 橫笛吹新恨,寒砧搗舊愁。 -- 出自明·李開先·村游晚歸感懷
- 萬郊怒綠斗寒潮,檢點新泥筑舊巢。 -- 出自近代·瞿秋白·江南第一燕
- 狐貉輕短褐,寒士為固奇。 -- 出自明·袁凱·新得谿上茅屋
- 煙生野聚汀寒外,云滿山城水氣中。 -- 出自明·鐘惺·忠州霧泊
- 得問虞山樹,寒紅三月如。 -- 出自明·鐘惺·沈雨若自常熟過訪(時喜得受之書)
- 浪說黃金賜寒士,爭言白璧謁侯家。 -- 出自明·徐禎卿·贈王淵之
- 廢草煙中綠,寒云塞上黃。 -- 出自明·徐禎卿·秋氣篇
- 祇憐軍士猶寒色,臘盡轅門不御裘。 -- 出自明·唐順之·塞下曲贈翁東厓侍郎總制十首
- 遠岫雪中綠,寒流冰下行。 -- 出自明·唐順之·丹陽別王道思
- 丹林尚可數,寒條紛無托。 -- 出自明·李流芳·過皋亭龍居灣宿永慶禪院同一濂澄心恒可諸上
- 氣和空宇澄,寒魄如春露。 -- 出自明·李流芳·過皋亭龍居灣宿永慶禪院同一濂澄心恒可諸上
- 每不能合于寒暑變相移。 -- 出自近代·汪精衛·挫骨揚灰辭
- 刀頭獵色人寒膽,虎口談兵鬼聳肩。 -- 出自·聶紺弩·聞某詩人他調
- 暗泉聞雨響,寒日覺冬深。 -- 出自宋·陳藻·冬日南谷讀書
- 心隨飛鳥過寒沙,兩崖沿江曲又斜。 -- 出自宋·陳藻·偶游白渡懷劉九
- 正圖奔走救寒饑,喘嗽那堪力已疲。 -- 出自宋·陳藻·貧病
- 冬日何曾短,寒更有許長。 -- 出自宋·陳藻·冬日
- 怪我自生兒,寒窗仍未睹。 -- 出自宋·陳藻·叔嘉叔平既斬衰祝之以詩
- 凈長苔痕綠,寒催木葉紅。 -- 出自宋·張詠·秋霖
- 風動沙昏晝,寒多雪折松。 -- 出自宋·張詠·新秦遣懷
- 半空山遠近,寒日水東西。 -- 出自宋·釋保暹·書派河徐希秀才別業
- 高樹下殘照,寒潮平遠山。 -- 出自宋·釋保暹·重登文兆師水閣
- 鄉園書久斷,寒夜起歸心。 -- 出自宋·釋保暹·寄徐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