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在第6個字的詩句
寒在第六個字的詩句
- 暖金輕鑄骨,寒玉細凝膚。 -- 出自唐·吳融·即席十韻
- 明發先晨鳥,寒棲入暝猿。 -- 出自唐·吳融·送廣利大師東歸
- 宿鳥連僧定,寒猿應客吟。 -- 出自唐·吳融·題越州法華寺
- 清香無以敵寒梅,可愛他鄉獨看來。 -- 出自唐·吳融·旅館梅花
- 小園晴日見寒梅,一寸鄉心萬里回。 -- 出自唐·吳融·靈池縣見早梅(時太尉中書令京兆公奉詔討蜀
- 春風料峭馀寒重,猶索金函覽奏書。 -- 出自宋·王珪·宮詞
- 十年一住廣寒宮,云戀歌聲慣繞空。 -- 出自宋·王珪·宮詞
- 秋柏已成實,寒花誰為妍。 -- 出自宋·王珪·挽貢南漪三首
- 惟有庭前歲寒竹,時時雙鳳下飛來。 -- 出自宋·王珪·依韻和犯景仁翰留題子履草堂二首
- 索索西風刷寒羽,蕭蕭殘日伴疏叢。 -- 出自宋·王珪·和三司蔡君謨內翰麞猿蘆雁屏二首
- 莎階切切思寒螀,爽籟泠然露氣涼。 -- 出自宋·王珪·月夜有寄
- 大漠夜猶白,寒山春不青。 -- 出自宋·王珪·發會同館
- 滿城風雨逢寒食,更聽春巖第一雷。 -- 出自宋·王珪·依韻和吳相公聞南宮放喜即事
- 凍柳含風落,寒梅照日鮮。 -- 出自唐·劉孝孫·冬日宴于庶子宅各賦一字得鮮
- 秋深桂初發,寒窗菊馀菲。 -- 出自唐·許敬宗·奉和秋暮言志應制
- 遠岫凝氛重,寒叢對影疏。 -- 出自唐·楊思玄·奉和圣制過溫湯
- 陰云暮下雪,寒日晝無晶。 -- 出自唐·喬備·出塞
- 遠水沉西日,寒沙聚夜鷗。 -- 出自唐·張均·和尹懋秋夜游灉湖二首
- 端守宮闈地,寒煙朝暮平。 -- 出自唐·韋嗣立·酬崔光祿冬日述懷贈答
- 臘月聞山鳥,寒崖見蟄熊。 -- 出自唐·盧象·竹里館
- 眾芳春競發,寒菊露偏滋。 -- 出自唐·劉灣·即席賦露中菊
- 色湛青苔里,寒凝紫綆邊。 -- 出自唐·孫欣·奉試冷井詩
- 故關逢落葉,寒日逐徂征。 -- 出自唐·李嘉祐·送從侄端之東都
- 斜漢初過斗,寒云正護霜。 -- 出自唐·李嘉祐·冬夜饒州使堂餞相公五叔赴歙州
- 早霜蘆葉變,寒雨石榴新。 -- 出自唐·李嘉祐·送盧員外往饒州
- 高柳風難定,寒泉月助明。 -- 出自唐·皇甫曾·酬鄭侍御秋夜見寄
- 返照城中盡,寒砧雨外聞。 -- 出自唐·皇甫曾·秋興
- 野渡冰生岸,寒川燒隔林。 -- 出自唐·皇甫曾·晚至華陰
- 晚翠深云竇,寒臺凈石梁。 -- 出自唐·皇甫曾·玉山嶺上作
- 深竹風開合,寒潭月動搖。 -- 出自唐·皇甫曾·贈鑒上人(一作贈別筌公)
- 晚帆低荻葉,寒日下楓林。 -- 出自唐·蔣渙·途次維揚望京口寄白下諸公
- 墜栗添新味,寒花帶老顏。 -- 出自唐·秦系·晚秋拾遺朱放訪山居
- 遙知到日逢寒食,彩筆長裾會晉祠。 -- 出自唐·嚴維·送房元直赴北京
- 野燒明山郭,寒更出縣樓。 -- 出自唐·嚴維·荊溪館呈丘義興
- 孤棹所思久,寒林相見初。 -- 出自唐·嚴維·自云陽歸晚泊陸澧宅
- 征夫應待信,寒女不勝愁。 -- 出自唐·竇叔向·秋砧送邑大夫
- 亂聲千葉下,寒影一巢孤。 -- 出自唐·姚倫·感秋
- 鳴騶馳道上,寒日直廬中。 -- 出自唐·章八元·寄都官劉員外
- 景淡花初落,寒生海上潮。 -- 出自宋·陳堯佐·潮陽作
- 怪影漫溪側,寒根纏石回。 -- 出自宋·石延年·松二首
- 石渠飛溜漱寒玉,晝夜竽瑟鳴堦墀。 -- 出自宋·王拱辰·耆英會詩
- 脩竹當環堵,寒流日潺潺。 -- 出自宋·韓絳·答寄堯夫先生
- 望紫塞古壘,寒云衰草。 -- 出自宋·蔡挺·喜遷鶯·霜天清曉
- 庭前粉艷有寒梅。 -- 出自宋·王益柔·喜長新
- 孤館深沈,曉寒天氣。 -- 出自宋·蘇氏·踏莎行·孤館深沈
- 一世如大瘧,寒暑還相催。 -- 出自宋·鄭獬·菊
- 寶釘萬數擁寒枝,寂寞幽香蝶亦稀。 -- 出自宋·鄭獬·菊
- 北風有意待寒臘,只放飛花一半開。 -- 出自宋·鄭獬·雨雪雜下
- 卻隨宿雁留寒渚,深羨飛云韂碧虛。 -- 出自宋·鄭獬·次韻元肅兄汴口阻風
- 巨關隔元氣,寒暑南北殊。 -- 出自宋·鄭獬·奉使過居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