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在第6個(gè)字的詩句
寒在第六個(gè)字的詩句
- 對(duì)汝還成嘆,寒更坐轉(zhuǎn)深。 -- 出自明·謝榛·除夕示兒元炳兼憶元煇諸兒
- 老鶴同幽意,寒蒐伴苦吟。 -- 出自明·謝榛·伏枕
- 羅衣初試薄寒生,豆蔻花開感別情。 -- 出自明·謝榛·春詞二首
- 蠅母識(shí)殘腥,寒唇聚秋草。 -- 出自明·徐渭·丙辰八月十七日與肖甫侍師季長(zhǎng)沙公閱龕山戰(zhàn)
- 落日愁山鬼,寒泉鎖殯宮。 -- 出自明·徐渭·春日過宋諸陵二首
- 時(shí)平戚戚恐寒饑,況乃厄運(yùn)愁不免。 -- 出自明·楊基·春風(fēng)行
- 雞前趨闕去,寒樹曉蘢蔥。 -- 出自明·楊基·宿高季迪京館
- 減衣時(shí)節(jié)尚寒天,暫倚東風(fēng)泊畫船。 -- 出自明·楊基·客中寒食有感
- 皇明眷私照,寒谷回陽春。 -- 出自明·楊基·出臺(tái)復(fù)還洪都
- 秋色都連水,寒云忽變霞。 -- 出自明·楊基·句曲秋日郊居雜興(十首)
- 杜陵巴國苦寒行,李白梁園昨夜情。 -- 出自明·楊慎·寄用貞弟
- 病嫌添夜漏,寒覺愛朝暉。 -- 出自明·楊慎·九日微冷
- 不知十月江寒重,陡覺三更布被輕。 -- 出自清·查慎行·寒夜次潘岷原韻
- 敗葉存秋氣,寒鐘過雨聲。 -- 出自清·蔣士銓·湖上晚歸
- 濕錨樓臺(tái),釀寒城闕,不見春紅吹到。 -- 出自清·厲鶚·齊天樂 吳山望隔江霽雪
- 清和天氣曉寒余,客夢(mèng)江干賦索居,風(fēng)動(dòng)瑣□綠滿除。 -- 出自清·尤侗·北仙呂·一半兒
- 繁林已墜葉,寒菊仍舒榮。 -- 出自唐·李適·九月十八賜百僚追賞因書所懷
- 軍持無水注寒碧,蘭若有花開晚紅。 -- 出自唐·徐氏·和題丹景山至德寺
- 陽林花已紅,寒澗苔未綠。 -- 出自唐·薛稷·早春魚亭山
- 不知馬骨傷寒水,唯見龍城起暮云。 -- 出自唐·王涯·塞下曲二首
- 舊井改人世,寒泉久不通。 -- 出自唐·鄭世翼·過嚴(yán)君平古井
- 晚檜清蟬咽,寒江白鳥飛。 -- 出自唐·齊己·酬微上人
- 遠(yuǎn)憶滄洲岸,寒連暮角城。 -- 出自唐·齊己·禪庭蘆竹十二韻呈鄭谷郎中
- 晚覺莎煙觸,寒聞竹籟吹。 -- 出自唐·齊己·假山
- 玉泉神運(yùn)寺,寒磬徹琴堂。 -- 出自唐·齊己·寄當(dāng)陽張明府
- 赤水珠何覓,寒山偈莫吟。 -- 出自唐·齊己·渚宮莫問詩一十五首
- 遠(yuǎn)燒來籬下,寒蔬簇石根。 -- 出自唐·齊己·過陳陶處士舊居
- 天際云根破,寒山列翠回。 -- 出自唐·齊己·遠(yuǎn)山
- 倚杖聊攄望,寒原遠(yuǎn)近分。 -- 出自唐·齊己·原上晚望
- 高鳥隨云起,寒星向地流。 -- 出自唐·齊己·送劉秀才南游
- 向老凋疏盡,寒天不出房。 -- 出自唐·齊己·剃發(fā)
- 新墳青嶂疊,寒食白云垂。 -- 出自唐·齊己·哭鄭谷郎中
- 翠濕僧窗里,寒堆鳥道邊。 -- 出自唐·齊己·東林雨后望香爐峰
- 靜巢孤島月,寒夢(mèng)九皋云。 -- 出自唐·齊己·水鶴
- 清洛碧嵩根,寒流白照門。 -- 出自唐·齊己·酬元員外
- 暮氣藏鄰寺,寒濤聒近村。 -- 出自唐·齊己·瀟湘二十韻
- 太尉遺孤井,寒澄七百年。 -- 出自唐·齊己·湘西道林寺陶太尉井
- 菖花多艷姿,寒竹有貞葉。 -- 出自唐·喬知之·雜曲歌辭·定情篇
- 日落桑榆下,寒生松柏中。 -- 出自唐·崔融·韋長(zhǎng)史挽詞
- 春分自淮北,寒食渡江南。 -- 出自唐·崔融·和宋之問寒食題黃梅臨江驛
- 異國久為客,寒宵頻夢(mèng)歸。 -- 出自唐·于武陵·客中
- 都門此日是寒食,人去看多身獨(dú)來。 -- 出自唐·薛能·寒食日曲江
- 孤影臨冰鏡,寒光對(duì)玉顏。 -- 出自唐·劉昚虛·積雪為小山
- 暖去棲蓬蒿,寒歸傍籬落。 -- 出自唐·僧齊己·相和歌辭·野田黃雀行
- 墜履忘情后,寒灰更濕時(shí)。 -- 出自唐·劉言史·江陵客舍留別樊尚書
- 遠(yuǎn)火熒熒聚寒鬼,綠焰欲銷還復(fù)起。 -- 出自唐·劉言史·夜入簡(jiǎn)子古城
- 春至條偏弱,寒馀葉未成。 -- 出自唐·楊凌·小苑春望宮池柳色
- 綠葉迎春綠,寒枝歷歲寒。 -- 出自唐·武平一·奉和正旦賜宰臣柏葉應(yīng)制
- 夕照低烽火,寒笳咽戍樓。 -- 出自唐·王貞白·塞上曲
- 朔風(fēng)剪塞草,寒露日夜結(jié)。 -- 出自唐·獨(dú)孤及·海上寄蕭立